《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相应取穴法

相应取穴法又称“穴法相应”,是针灸临床从单穴治病向腧穴配伍成方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配穴形式。这一源于《内经》学说,至元明时期不断丰富内涵而趋于成熟的配穴法,也是前人治病用穴的宝贵经验。相应取穴有多种形式,现分述如下。

一、穴法相应,用主穴必用应穴

相应取穴法及刺有先后之说,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周痹》:“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说明疾病之有阴阳虚实不同,病位有上下表里之异,针刺取穴应有主次,施术应有先后。《内经》这一具有纲要性的论述,至元明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元代著名针灸医家王国瑞,他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书中单列章节叙述“穴法相应三十七”,创立了相应取穴之法。继其后,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徐凤《针灸大全·八脉交会八法歌》都载录了穴法相应的经验。

按王国瑞在《穴法歌》中的说明,穴法是指用穴的法则,即针刺的深浅,刺灸法的应用,补泻之大小以及配伍规律等。相应者,乃应和之义。《周易·文言》谓“同声相应”,凡对主穴具有协同和增强作用的谓之应穴。王氏发展了《内经》学说,总结主应穴相配三十七法,如风池应合谷、承浆应风府等,而在其《玉龙歌》中又有11则应用主应穴的方法,如乳蛾,针少商应合谷;泄泻,针天枢应脾俞等。李梴在《南丰李氏补泻》论取气法时则详细论述了主应穴先后针刺的总则和具体刺法,谓:“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头,头取手足三阳,胸腹取手足三阴,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如两手蜷挛,则以两足为应,两足蜷挛,则以两手为应,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已行,而后针应针。”李氏在《杂病穴法歌》中还列举了“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等6则主应配穴法。《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在开首即明言“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全歌类此共有十五法。明·徐凤《针灸大全》八脉交会八法,凡治证必先取交会八穴中之一穴为主,“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每一病症所用应穴各有3穴以上,治证209种,后在《针灸大成》一书中,杨继洲补充37种,合计为246种病证,涉及用穴260余穴。而《针灸大成》主客原络相应法亦然,针主穴必针应穴,或以肺经原穴为主,大肠经络穴为应,或以大肠经原穴为主,肺经络穴为应,阴阳表里经之间相配,似乎已形成规律。

从上述所引文献,可见穴法相应在明代已成为针灸临床取穴法的一种基本模式,且从王国瑞的一主一应到徐凤八脉交会八法的一主多应,可以看出针灸处方学的发展轨迹和元明时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已具针灸处方学的规模。

二、8种相应取穴法

从单穴主病到相应取穴,是针灸医学从经验用穴向辨证取穴的规律化、理论化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常用的有8种相应取穴法:

1.阴阳经穴相应

本法宗《内经》“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灵枢·终始》)之说,阴阳经穴间相应而取,使气机得以调节,增强治疗效果。此类配穴在王国瑞《穴法相应三十七法》中有承浆应风府治头项强痛,照海应昆仑治足跟痛等法。

附:王国端《穴法歌》

承浆应风府,风池应合谷,迎香应上星,翳风应合谷,哑门应人中,攒竹应太阳,太阴应合谷、睛明,内迎香应合谷,人中应委中,肾俞应委中,髓骨应风市,足三里应膏肓,肩井应足三里,阳陵泉应支沟,昆仑应行间,申脉应合谷,太冲应昆仑,髋骨应曲池,肩井应支沟,尺泽应曲池,肩髃应髋骨,间使应百劳,关冲应支沟,中渚应人中,少冲应上星,后溪应百劳,神门应后溪,通里应心俞,百劳应肺俞,膏肓应足三里,风门应列缺,照海应昆仑,鸠尾应神门,中极应白环俞,天枢应脾俞。

2.俞募相应

背俞、腹募均是脏腑经脉气血汇集之所:背俞主脏病,腹募主腑病,《难经·六十七难》有“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之说。俞募相应如取心俞为主,应募穴巨阙治心悸怔忡。取膀胱募中极为主,应膀胱俞治小便癃闭。凡脏病以背俞为主,腹募为应,腑病则反之。其余背俞募穴皆仿此。

3.手足同名经相应

本法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三刺》中有:“手太阴下接手阳明,手阳明下接足阳明,足阳明下接足太阴,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阴阳明之上有病,宜疗足太阴阳明,故曰下取之。”后人据此以手足同名经相应取穴而治疗四肢关节病变,如治肩周炎,上取手阳明肩髃、合谷,下取条口等法即属此法,据临床经验,肩周炎可按经分型,手足同名经相应取穴,要旨如下:

(1)阳明型:

肩部疼痛大多在巨骨、肩髃、臂臑穴等处,尤以肩髃穴处有压痛点,上肢外展上举活动时疼痛明显或加剧。

取穴:主穴:合谷、条口透承山;配穴:肩髃透极泉、巨骨、臂臑、曲池。

(2)少阳型:

肩部外侧痛,压痛点在肩髎、臑会穴处,上臂旋转和向前提伸时疼痛明显,严重者呈功能障碍。

取穴:主穴:外关透内关、阳陵泉;配穴:肩髎、天髎、臑会。

(3)太阳型:

肩关节后侧痛,常牵引至肩胛部,在肩贞、臑俞、天宗、秉风等穴位处有压痛点1~2处,上肢抬高和向对侧腋下伸展困难。

取穴:主穴:养老透内关或后溪透劳宫、飞扬或申脉,配穴:秉风、臑俞、肩贞、天宗。

(4)太阴型:

肩前及臂内侧疼痛,在肩内陵、天府穴处有压痛或可以摸到细索条状之“筋结”,上肢不能向后伸旋。

取穴:主穴:列缺透太渊、地机;配穴:肩内陵(经外奇穴,又名肩前)、天府、尺泽。

(5)厥阴型:

肩峰前疼痛,且有压痛,上肢向外上方抬举时疼痛明显。

取穴:主穴:内关、太冲;配穴:肩根(经外奇穴,位于肩部,腋前皱襞直上1寸,再外开1寸处)、天泉。

除以上五型外,有些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压痛点较广泛,甚至肩关节周围弥漫作痛。虽然属弥漫型或混合型,但是应尽量找出其主要痛点,辨证分型施治。也有一些患者,其疼痛部位和压痛点常转移不定,如初诊时痛点在肩髃处,应属阳明型,但经过几次针治以后,原来部位的疼痛已减轻或消失而在肩贞、臑会等穴处出现痛点,则须按少阳型针治。总之,在一般情况下避免多经同时针刺。

4.八法相应

《针经指南》首载八穴交会八脉相应。本法包含了两种相应形式:一为八穴间的相应,如公孙应内关治心胸胃诸疾,后溪应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肩、膊、小肠、膀胱诸病,临泣应外关治目锐眦、耳后、颊、颈、肩诸疾,列缺应照海治肺系、咽喉、胸膈诸疾;二为以八法中之一穴为主,次取治证要穴为应,如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大陵、中脘、隐白治九种心疼,一切冷气。类此八法相应治疗病证多达209种。

5.原络穴主客相应

《针灸大成》载述了十二原穴络穴间的主客相应取穴法,以十二经脉的五输穴中之原穴与相表里经中的络穴相配,如肺经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络穴偏历为客,二穴相应治心胸气胀、喘咳咽肿等症。大肠经原穴合谷为主,肺经络穴列缺为应,治齿痛、颊肿、鼻衄、喉痹等症。凡十二法,取穴虽仅限于原络穴,但治证范围也较广泛。

6.部位相应

本法亦含二法:一为宗《内经》巨刺、缪刺之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左右相应,治风痱偏枯;二为上下相应,即手部有病取足部穴,足部有病取手部穴,后世更发展为按手足部位的病灶所在而对应取穴,如膝关节痛取曲池,肘关节痛取膝阳关。四肢局部病痛,大凡肩与髋、肘与膝、腕与踝,根据痛点所在,以意度量而选相应之穴。

以上六法中第四、六两法各包含两法,故合为八法。其他如五腑五体相应,皮、毛、筋、髓、脉、气、血等各有会穴,先取会穴为主,随症另选应穴以配。还有子午流注针法,取穴必先取开穴为主,后再取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