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总论
第一节 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理念
Yasargil提出的翼点入路显微手术,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的标准术式之一。但经典的翼点手术入路,从头皮切口、手术骨窗、硬膜切口、侧裂打开范围至手术有效操作空间依次减小(图1-1-1),以现代的标准来看,存在着无效的组织结构暴露和破坏。以往追求大切口、大骨瓣、大暴露,是为了更好地显露深部结构,换取对病灶的尽可能切除。大范围的脑组织暴露有利于在术中按需改变手术入路,增加从不同方向进行手术操作的自由度,也可增加手术区照明观察的亮度。但现代的手术显微镜、神经内镜,以及精巧的手术器械,使手术者已无需再切除脑组织或扩大手术切口、骨窗范围来换取显露范围和操作空间。术前对病灶的精确定位,有助于有效设计微创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下,对深部病灶可进行大范围的轴向操作;电磁锁控制的手术显微镜可对病灶进行不同方向的快捷观察;脑组织的牵开通常局限在2cm范围之内。大切口、大骨瓣、大暴露多已成为无效的暴露、无谓的创伤、多余的操作,使以往大范围脑组织暴露的理由不复存在。
图1-1-1 经典的翼点手术入路
A.手术入路切口及骨窗;B.头皮切口、骨窗及硬膜切口;C.侧裂打开范围及实际操作空间,仅1个2cm以内宽度的脑压板牵开范围,远远小于骨窗下显露范围
翼点入路手术切口已经可以从最初的20cm左右长度,逐步经各种切口改良缩短至约4cm的锁孔手术切口。伴随切口长度的缩短,手术骨窗也日益微小化,其演变体现了现代神经外科的微创化过程。手术入路按“尽量小、足够大”的原则,不断向微创化、简单化、实用化、小型化演变,形成现有的个体化锁孔手术入路。这不仅是手术技术的改进,更是手术理念的进步。
锁孔手术(keyhole surgery)的概念由Wilson于1971年首先提出,认为锁孔可以满足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需求,倡导改进传统的开颅手术方法,限制手术入路大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进一步发挥显微神经外科的优越性。强调“锁孔”不仅仅是指骨窗的面积大小,更是一种切除颅内病变的原则——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结构干扰的最小化。1991年Fukushima首次采用3cm直径的骨窗,经纵裂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999年德国美因兹大学Perneczky有关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概念专著的出版标志着该项技术已走向成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锁孔显微手术的宗旨在于根据个体解剖及病灶特点设计手术入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去除不必要的结构暴露或破坏,凭借精湛的显微手术基本功,以最小的创伤(包括心理损伤和物理损伤)取得最好的手术疗效。
锁孔(keyhole)有两层意思,其一如同通过旧时很小的门锁孔,可窥视室内的景象一般,锁孔手术通常采用尽可能小的颅孔,利用锁孔的放大效应,在显微镜下进行颅内深部各种病变的手术。锁孔骨窗是其形象的概括,而并非完全的解剖定义,锁孔手术理念需体现在手术每一操作的微创过程中,如头位的摆放、手术切口设计与消毒、肌肉的分离和牵开、骨瓣的位置和大小、硬膜切开的范围、颅内空间的拓展、神经-血管间隙的选择、脑牵开方向和力度、病灶的处理、术野的止血、入路结构的复位闭合等。其二是关键孔的意思,通过个体化的设计,选择发挥作用的关键部位,物尽其用,去除不必要的暴露和损伤。要求颅孔对颅内病变定位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精确,个体化设计的手术通道可直抵颅内病变区域,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
锁孔手术一般只需剃除5cm×2cm左右的头发,有的还不需剃发,在眉毛上或发纹中进行切口设计,手术切口4cm左右,颅骨瓣2.0~2.5cm直径。如此小而简单的开颅及关颅过程,使手术时间至少节省1小时,手术者可集中精力处理颅内病灶;微小暴露和对颅内结构的微创,使感染率下降,术后癫痫、血肿等并发症减少,术后反应轻;因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术中基本不需输血,术后无需置管引流。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的开展,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康复的动力;较好的外观结果,可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早期康复可缩短住院期,减轻护理负担;治疗的总体费用节省(住院费用及护理费用低,患者脱离工作时间短),可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锁孔手术并非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而是现代技术进步及条件改善的自然结果。回顾一下常规翼点开颅的情况,就能发现打开侧裂后利用的有效空间仅有2cm左右的范围,操作空间局限在近颅底的小范围之内。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耗时、费力的大范围开颅上呢?同样,多年以来,对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术者多采用小颅孔的方式进行微血管减压,可清晰显露脑神经从脑干端到出颅端的全长,既然有如此好的显露空间,为何不将此术式应用到后颅窝的肿瘤手术中呢?
从锁孔神经外科技术成型至今已近20年,对其看法也已由当初的一片反对,转变为渐趋接受。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Sammi在国际微创神经外科大会上就认为,2cm左右直径的颅孔,加上骨窗缘内板的磨除,可作为颅底手术的标准术式。然而,仍有一些神经外科医生尽管认同锁孔手术的微创性,但认为其难度高,适应证有限,尤其是对术中出血控制、手术视野暴露及操作的局限性存在很大的顾虑,锁孔手术的适应证至今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因手术经验及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地锁孔手术开展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所难免。为树立正确的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理念,提高锁孔微创手术治疗水平,规范其操作及应用,本书对锁孔神经外科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