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哲学背景
中医学的本质是哲学化的医学。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起到了构建框架的关键作用。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指导中医形成,成为包括脏象学说在内的基础理论的立论基础,也自然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地”重土,脾气为本
1.水地说认为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之一
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中水地的“地”在今人语汇中就是水土的“土”。《说文解字·土部》云:“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故“水土”之“土”在汉以前即被认为是地生万物之质。生物或动物的本性由其物质构成决定,而这构成的最基本的分析组分是水和土。这就是《水地》篇的生命观念,在现代化学元素知识产生之前的两千年,是科学的生命观。在哲学史上,这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
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土地中之精华,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管子·内业》云:“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2.精气学说奠定脾气(主运化、统血)的作用
在管子精气理论的影响下,《黄帝内经》引用了其中生命本源即是精气的理论,基于这个理论探讨了人体生命的过程,指出气是构成生命的原动力,是繁衍生殖的物质基础。在脾脏象中脾气是脾功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1)脾主运化有赖于脾气的推动: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明确指出脾气散精、输布津液。
(2)脾主统血有赖于脾气的固摄:
脾气与血液运行有所关联。《黄帝内经》中未见“脾统血”之言,但某些论述已经体现出“脾气”与血液的运行有所关联。唐宋时期医家用温脾益气法治疗出血,如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伤胃吐血证治》中首次将理中汤应用于伤胃吐血之证,这也正是补脾阳、益脾气而治疗出血之例证。“气能摄血”是“脾统血”理论之雏形。金元时期是“脾主统血”理论雏形期。“脾统血”原本并不是说脾脏本身具有统血的功能,而是说脾气虚不能摄血(即气虚不摄血)。“脾统血”的生理基础是脾气充沛。明代薛己的《薛氏医案》中“脾统血”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理法方药较为完备的体系。“薛氏脾统血”的生理基础是脾气充沛,脾不统血的病理基础是脾气亏虚,脾不统血的临床表现是各种出血,脾不统血的治疗大法是健脾益气,主要的方药是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独参汤等。
(3)脾主升清有赖于脾气的升发:
“脾主升清”出自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昌邑黄先生医书八种序》。所言“脾主升清”,源于《黄帝内经》中“阳气升发”和“脾气散精”之说。
二、阴阳五行,哲学之奠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将其运用于人体,借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为《黄帝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脏象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
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哲学基础。
1.脾的阴阳属性 脾为至阴,复分阴阳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公刘》云:“既景乃岗,相其阴阳。”在山岗上观测日影,以确定向阳与背阴,《山海经·南山经》亦言此意。晚于《诗经》的《易经》进一步丰富了阴阳学说的内容,“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通过卦象表述了阴爻、阳爻的对立依存关系。西周末年以后,阴阳学说逐渐成熟,渗透其他学科领域,扁鹊时期进入中医学,《黄帝内经》时期理论成熟,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阐释人体的生命现象。
从脏腑位置角度而言,《黄帝内经》中确立了脾的阴阳属性。“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脾的阴阳属性为阴中之至阴,在这里对五脏的阴阳属性进行了二次分类。首先是按照位置位于背与腹对阴阳进行第一层的分类,位于胸背部之心与肺属阳,而位于腹部的肝脾肾属阴;第二层分类是阴阳中再分阴阳,之所以将脾称为阴中之至阴,是因为分类到第二层次的时候,属阴的脏有3个,没有办法单纯分为阴中之阴与阴中之阳,古人创造出一个阴中之至阴,至在此处应该是“达”“到”的意思,是说脾位于阴中之阴与阴中之阳之间,从阴中之阳到达了阴中之阴,是阴中之至阴。今天看来其依据在于:胸背在上为阳,故居于胸中的心(火)为阳中之阳,肺(金)为阳中之阴;腰腹在下为阴,故位于小腹之中的肾(水)为阴中之阴,肝(木)为阴中之阳;脾(土)位居大腹,相对于胸中,可称阴,但若与肝肾相比较,则又在上,堪称开始进入阴分之脏,故得至阴之名。因此,也可以说,脾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在人体的位置定义的。
从季节而论,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的论述,脾及与脾在功能上有着密切联系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统称为至阴之类。此至阴即阴中之至阴的简称。详该篇所论,前一“阴”字表明脾属脏,而“至阴”之称,则似与其“通于土气”相关。据注家意见,此“通于土气”是说脾应长夏。长夏居于夏秋之间,正是由阳入阴之时,脾称至阴,或源于此。
结合五行来看,除了以上所说,似尚可从五行的阴阳属性加以考虑。虽然按照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五行》支持的说法,木、火属阳,金、水属阴,而于土之阴阳属性则未明言。但根据该篇“五行所以二阳三阴何”这一设问,我们可以知道在五行与阴阳相配属的过程中,思想家曾经有过木、火二者属阳而土、金、水三者属阴的思考。或许,相对于木之升发、火之炎上,金之敛降、水之润下,土的阴阳属性确实不够明显,故《白虎通义》最终将木、火归于阳,金、水归于阴,而唯独不言土之阴阳。可以认为,土为有形之物,具厚德载物之性,还是能够达到阴的标准的,因而将其称为“至阴”。
脾为至阴之说,既可从脾的解剖部位考虑,亦可从脾主长夏的角度,甚至还可以从古人对于五行与阴阳的配属来加以解读。
如果用阴阳理论对脏与腑加以区分,医家的结论是脏为阴而腑为阳。但根据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观念,就五脏来说,又可以再分阴阳。由于阴阳具有无限可再分性,就脾自身而言,也存在着脾阴和脾阳两部分功能划分,脾阴是在脾主运化等功能中负责滋润、制约阳热、防止过亢的,而脾阳是负责温煦、推动的。
2.脾五行配属 从属木到定位属土,运化功能之类比
对于五行的认识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研究,最初专指“五星”运动,后与地上“五材”认识结合,形成五行生克理论。《尚书》最早出现“五行”字样。《尚书·洪范》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火、土、金、水这五者是大众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春秋后开始原始五行学说的运用,比类说明问题,推广到各个学科领域。如《逸周书·周祝》云:“陈彼五行,必有胜。”《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也说:“火胜金,故弗克。”首次在五脏理论中正式引入五行学说的《吕氏春秋》建立了可以包容和涵盖天地万物古今等所有知识和思想的基本框架,综合了各种思想、知识和技术,对后来脏象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黄帝内经》时代,医家把五行学说与五脏理论结合,阐释五脏相互关系、生克制化及诊断治疗规律。
“土”配属何脏,古有不同五行配脏形式,有心属土和脾属土。心属土者,如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月令疏》曰:“古《尚书》曰: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古有脾属木和属土两种说法。《黄帝内经》的认识与早期观点不同,古文《尚书》《吕氏春秋》等均认为肝属金、肺属火、脾属木、心属土、肾属水,依五行配方位原则,脾在东边(左边)、心在中央,这是从五脏解剖位置立论的,与五脏实际位置大体吻合。《黄帝内经》受《易经》重功能、轻实体的象数思维影响,发现这种配应与五脏的生理功能不符,于是改变了五脏的五行配属。脾的五行属性属土。《说文解字·土部》解释土的本义为,“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灵枢·热病》云:“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可见,《黄帝内经》中“土”出现新词义,首见脾的义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基于中医象思维的特点,五行中确立了脾属土的地位之后,脾与人体其他的形体官窍也需要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最终确立脾脏象系统。
“脾属土”是在农耕经济发展下,以土“化”(生)万物功能的类比。《释名·释天》云:“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土原意指生长,引申为化生。因此,可以推测,最初将“脾”取象比类为“土”时,是取其“化”之象。《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脾属土”亦是在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宗法制度神学思想、儒家文化中和思维影响下,以中央“运”(灌四旁)功能的类比。《管子·四时》曰:“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四时之气的生、长、收、藏皆得“土”助益的结果。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曰:“五行莫贵于土。”《素问·玉机真脏论》提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对于这种观点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解析:
第一,文化层面:五行中以土为要。《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医理真传·五行说》曰:“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木无土不植立,金无土不化生,水无土不停蓄。故曰:土为万物之母。”阐明五行中以土为要。
第二,和五脏的关系:五脏受气于脾。《难经·三十难》曰:“经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脾属土,灌溉滋润肝肺心肾四脏。人之奉养,来源于饮食水谷的精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外养皮毛筋骨肉,内养脏腑。清代陈修园《时方妙用·附录慎柔五书》阐释为:“五脏皆受气于脾,故脾为五脏之本。”
第三,在五脏中的地位:脾统四脏。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言:“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