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一
姓名:侯某 性别:男 年龄:43岁
初诊:2013年7月15日
主诉:头晕20天。
现病史:患者20天前因头晕住院治疗,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住院期间发现血压高,最高:170/110mmHg。现:时有头晕,后脑部位不适,纳可,眠可,大便不干,每日2次。舌胖淡,苔薄白,脉沉弦。体质偏胖,抽烟每日30支,饮酒半斤,每周5次。
既往史:高脂血症。2013年6月21日CT: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心电图:下壁ST-T改变。B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稍厚,毛糙伴斑块形成。
中医诊断:湿浊瘀热内盛
治法:涤浊法
处方:清半夏10g 陈皮10g 土茯苓30g 冬瓜子30g 生薏仁30g 泽泻15g 连翘12g 赤小豆30g 滑石30g(包煎)桃仁10g 赤芍15g 炒神曲10g 炒苍术10g 生甘草3g
15付,日1付,水煎服
二诊:2013年10月21日
服上方30付,效可。头晕较前已明显好转,现:曾查头颅CT,枕大池蛛网膜有囊肿,经服药后囊肿消失,欲继续调理,自觉无特殊不适,偶有头晕,纳可,眠较差,入睡慢,每晚1~2点方睡,二便调。舌质淡,苔黄白厚腻,脉沉滞。
处方:杏仁10g 白蔻10g(后下)清半夏10g 竹叶10g 滑石30g(包煎)通草6g 冬瓜子30g 茯苓30g 菊花15g(后下)枳椇子15g 炒白扁豆15g 生薏仁30g 生甘草6g 党参15g
15付,日1付,水煎服
按:《素问·玉机真脏论》有云:“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本例患者主诉为眩晕,但细询病史及生活习惯,日抽烟一包有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正值中年却已形肥体虚,大腹便便。故此眩晕虽病在头,实乃因痰湿瘀浊中焦为患。故选用涤浊法,多用甘淡苦辛之疏利之品,荡涤中焦,并入连翘、赤小豆、滑石引邪由下而出,收效甚佳。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较以往有明显改善,饮食供应丰富,过食肥甘厚味,运动又少,易湿浊内生,阻滞三焦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形成痰湿瘀互结,黏腻而又缠绵难解之“浊”邪,浊者,不清也,在头面部有头重昏蒙、沉沉欲睡、视物不清、眩晕郁冒等表现;在肺有咳喘气促、胸闷饱胀、痰多或黏稠胶结难出、苔腻厚而暗等表现;在中有体胖困倦、纳呆痞满、呕恶不食等表现;若再加思虑过度,或情绪久久郁结难解,则又易影响肝气的疏泄,久久郁而化热,而致肝热脾湿,浊邪积着,症见胁肋不适或疼痛、腹胀、小便黄、大便溏结不调、肝脾肿大等;而浊邪在下,久而不去,常出现小便黄赤或白浊、小腹不适、会阴肿胀、男子阴囊潮湿、结痛疝瘕等表现;女子带下、阴痒、肌瘤囊肿等妇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