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校史编纂工作极其艰苦,当然成效也非常显著。经过全体同志1年多的笔耕努力,《成都医学院校史》文稿终于顺利完成。如果对此项工作进行一番理性的分析,可见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厘清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上关于成医历史的表述确实比较多,然而不少内容其实是想当然的以讹传讹,甚至包括一些正式出版的史书都将一些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与成医历史硬扯到一起,而且也确实曾因史实不清而致有人对学校的起源与演变表示过怀疑。通过对成医校史的系统整理,特别是以一些力求找到原始出处的确切史料以资尽可能精准求证,终究比较全面地勾勒出了学校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编纂过程中对学校早期诞生的政策依据,以及各个重要历史节点的演变梗概都进行了严谨的追寻考证,从粗线条方面说,达到了以一脉相承还原历史的完整效果。
(2)划分出了学校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虽然说对学校的历史考证达到了一脉相承的完整效果,但客观上存在的整个历史过程却并非真的就那么“一气呵成”,事实上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着迥然有别的时代特征。为了认识问题、讨论问题的需要,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将完整的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如在本次编纂过程中,就将学校70年的历史划分成为:①转战南北、服务战争需要的特殊办学时期(1947—1974年);②扎根天回、全面夯实基础的规范成熟时期(1974—1986年);③服从大局、心系民族腾飞的砥砺发展时期(1986—2004年);④移交地方、跻身国民高教的快速繁荣时期(2004—2017年)。应该说,这样的划分是比较客观实际的。
(3)梳理了学校无愧于历史的重要贡献。从作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移交地方那天起,至少在名分上成都医学院已经是一所大学,但在早期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学校并非真正够得上是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当然,这样的评价并非有意贬低学校早期的历史,也并不意味着学校在社会历史上没有地位,更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为学校在历史上没有贡献。通过成医校史人们不难体会到,尽管早期学校非常弱小,但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学校都始终是表征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脉动标志。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学校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通过以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无条件地服从军队建设大局,进而表现着自己对历史的伟大贡献。
(4)揭示了学校历史所内蕴的不朽精神。如果完全以平实的手法铺叙写实、就事论事地表现学校70年所走过的历程,那么成都医学院的历史活脱脱就是一部“苦难深重”的“叫花子”历史,要真的做成那番效果,则无异于通过追忆“苦难”而哀鸣“不幸”,成医校史的编纂工作也就必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结局。然而欣幸得很,编纂者们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始终把握通过对貌似鸡毛蒜皮、不值一顾的校史资料进行整理,从平凡的史料中发掘深刻的文化内涵,从频繁的挫折中探求不朽的奋斗精神。诚然,不论笔杆子们主观上如何去表现,学校70年所走过的路程铁定就是一部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在那些尘封的史料中所内蕴的,必然是永远不朽的成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