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流行病学新分支,是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由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精神病学、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同时探讨保障、促进人群心理健康的策略与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从而制定预防、控制精神障碍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精神障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我国目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还有约600万癫痫患者。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负担的20%。此外,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和受灾人群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心理与行为问题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根据WHO的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增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做好精神障碍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概念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章开头所提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定义,把相关的几个概念作进一步说明。

(一)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狭义指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广泛的防治,积极地采取对策,改善他们的处境和待遇,促进其康复,减少复发率;同时为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实行必要的监护,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争取同情和支持,以及培训专业人员,开展有关的社会调查,推动各种社会保健工作。广义的精神卫生概念是使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保持并不断提高精神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狭义和广义的精神卫生是相互联系的,但两者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归属于医学的公共卫生领域,后者则更多地涉及行为科学。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WHO,1981)。

(二)精神障碍

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的总称。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酒依赖、老年性痴呆等。

(三)精神疾病

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和抑郁症。无自知力,且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影响社会功能者。因此精神疾病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小部分。

(四)精神病学

源于希腊语,是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研究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相、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

(五)社会精神病学

研究社会因素在精神障碍的产生、治疗、预防中的作用和利用社会因素促进精神健康。

二、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流行病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其研究内容已经从传染病和急性病扩大到非传染性和慢性病,以及人群的健康问题。而精神病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临床精神障碍患病个体的诊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探讨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本质,就需要将研究范围由患病的个体扩大到患病的群体,并且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精神障碍联系起来。因此,精神病学的研究自然要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这就形成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这一门交叉学科。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端倪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欧洲一些国家为了估计建造精神病院的数量而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人口学调查。至19世纪末,由于多种契机,如一些欧洲国家为社区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进行立法而需要了解精神病人的数量、病情及其需求;一些精神科医生应用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家谱而需要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如今调查方法学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为真实可靠,促使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美国的社会精神病学家Dohrenwend等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期间的研究方法仅是利用病历资料和主要知情人来确诊精神病患者。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此期间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社区样本的全部对象直接交谈来确诊病例。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遗传学、精神药理学、精神生物学,特别是精神病理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方法学的日趋完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一阶段对精神障碍的研究,由于改进了抽样方法,发展了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精神障碍的筛查工具,使用统一的分类和诊断标准,采用标准化的精神现状检查工具等,因而达到了满意的一致性要求,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障碍的分布特点,对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

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虽然在50至70年代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神障碍普查,如林宗义1953年和1973年应用美国的诊断标准在台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但上述一些调查因方法学的局限使所得结果可比性较差,缺乏在国内外的交流。为了与国际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接轨,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障碍的分布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我国于1982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调查方法,组织了第一次全国12个地区协作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样本人群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第二次现况调查,了解了精神障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长期精神卫生规划和进一步探讨精神障碍的病因,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三、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特点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特点,首先是精神病学的特点。本学科的学科基础是精神病学,其任务是采用现代精神病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探讨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精神障碍的病因、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规律。因此,本学科应以精神科临床实践为基础,为临床研究和诊治提供有创新性的方法学。同时,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个体及患病群体,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精神科临床医学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局限,扩大为以人群为基础的社区研究,突出流行病学的宏观研究特点。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应用到精神病学的研究,对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的防治,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四、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描述精神障碍在不同时间、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缺陷等情况;通过比较疾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分布,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探讨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因素和病因;根据人群研究的结果估计某因素使个体罹患某病的危险性;通过对精神障碍自然史的研究评价涉及精神病的易感因素、保护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预后因素和生活事件等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制订针对精神障碍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