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胆外科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小儿肝、胆、脾、胰的代谢与生理特点

第一节 小儿肝脏的代谢和生理特点

正常成年人肝脏重量男性约为1.2~1.5kg,女性约为1.1~1.3kg,约占体重的1/40~1/50。 而胎儿和新生儿的肝体积、重量较大,可达体重的1/20。在生长发育阶段,肝脏的绝对重量和体积虽不断增大,但其相对体积和重量却逐渐减少。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主要运输养分的门静脉和运送氧气的肝动脉,可接受其他组织运来的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被利用,有害物质和代谢废物则进行转化和解毒。 肝脏可通过肝动脉获得充足的氧供以保证肝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肝脏还通过胆道系统与肠道沟通,使肝内代谢产物、助消化物质随胆汁分泌排入肠道。肝脏内酶的种类很多,约有数百种以上。 由于肝脏的形态结构及酶学特点,其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合成中起着重要功能,同时还具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等功能。

(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具有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负责运送氧供,门静脉运输养分,并有丰富的血窦;肝细胞膜通透性大,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微粒体及溶酶体等,肝内各种细胞、成分的精细构筑和相互关系的高度协调,保证其能够完成物质代谢的重任。

1.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是调节糖代谢的主要器官。 当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迅速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肝糖原约占肝重的5%)。 过多的糖可通过在肝脏转变为脂肪以及加速磷酸戊糖循环等环节从而降低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加强,生成葡萄糖入血,使血糖浓度不致过低。 因此,严重肝病时由于肝糖原贮存减少以及糖异生作用障碍易出现空腹血糖降低。 胎儿肝糖原的储备主要发生在胎龄的最后4~8 周,而胎儿棕色脂肪(新生儿期主要供能物质)分化是从胎龄26~30 周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后2~3 周。 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储存糖原少,出生后维持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又相对多,极易发生低血糖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远期脑损伤。 即使是足月新生儿,患严重疾病如窒息、严重感染、硬肿症等情况下由于糖代谢率增加、糖原异生不足等原因也易发生低血糖。

肝脏和脂肪组织是人体内糖转变成脂肪的两个主要场所。 肝脏内糖氧化分解主要不是供给肝脏能量,而是由糖转变为脂肪的重要途径。 所合成的脂肪不在肝内贮存,而是与肝细胞内磷脂、胆固醇及蛋白质等形成脂蛋白,并以脂蛋白形式送入血中,送到其他组织中利用或贮存。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可将甘油、乳糖及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 在剧烈运动及饥饿时尤为显著,肝脏还能将果糖及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亦可作为血糖的补充来源。

糖在肝脏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保证肝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 ①通过磷酸戊糖循环生成磷酸戊糖,用于RNA的合成;②加强糖原生成作用,从而减弱糖异生作用,避免氨基酸的过多消耗,保证有足够的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或其他含氮生理活性物质。 此外,肝细胞中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通路,还为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提供所必需的NADPH。 在肝脏中,NADPH还作为生物转化中的重要酶系单加氧酶的供氢体而参与羟化反应,此反应与毒物、药物的解毒、激素和胆盐在肝内的代谢转变密切相关。 NADPH 又是红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辅酶,对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从而保护细胞膜和巯基酶的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

2.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运输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其中脂肪是指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称甘油三酯,其生理功能是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主要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合成。 类脂包括固醇及其酯、磷脂及糖脂等,是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肝脏能分泌胆汁,其中的胆汁酸盐是胆固醇在肝脏的转化产物,能乳化脂类、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是氧化分解脂肪酸的主要场所。 肝脏中活跃的β-氧化(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生成乙酰CoA 进一步生成酮体,同时释放出较多能量以供肝脏自身需要。 酮体不能在肝脏氧化利用,需经血液运输到其他组织(心、肾、骨骼肌等)氧化利用,作为这些组织的供能原料。

肝脏是合成脂肪酸和脂肪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中合成胆固醇最旺盛的器官。 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占全身合成总量的80%以上,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来源。 此外,肝脏还合成并分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促使胆固醇酯化。 当肝脏严重损伤时,不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的降低往往出现更早和更明显。 胆固醇不能彻底氧化,无供能价值,但它既是细胞膜和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和维生素D 的前体,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病尤其是重型肝炎时,血脂水平下降,胆固醇水平随肝功能损害而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进行性降低是肝病恶化的表现,能够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可作为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指标,比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更敏感。

磷脂的合成以肝、肾和肠组织最为活跃。 肝内磷脂的合成与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转运有密切关系。磷脂合成障碍将会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fatty liver)。 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磷脂合成障碍,导致前β-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顺利运出;另一方面是肝内脂肪合成增加。 卵磷脂与脂肪生物合成有密切关系。 卵磷脂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甘油二酯有两条去路:即合成磷脂和合成脂肪,当磷脂合成障碍时,甘油二酯生成甘油三酯明显增多。

3.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内蛋白质的代谢极为活跃,肝蛋白质的半衰期为10 天,而肌肉蛋白质半衰期则为180 天,可见肝内蛋白质的更新速度较快。 肝脏除合成自身所需的结构蛋白质外,还合成分泌蛋白质。 如血浆蛋白中,除γ-珠蛋白外,白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血浆脂蛋白所含的多种载脂蛋白(Apo A、B、C、E)等均在肝脏合成。 肝脏对调节蛋白质和氨基酸流向具有很大的应变能力。 食物中摄入的氨基酸和糖的量变化时,肝脏不仅调节糖异生的速率,还能改变其自身组织蛋白的降解。 与之相反,肝脏中血浆蛋白的合成则相对稳定,不受短期氨基酸供给变化的影响。 血浆蛋白质在量和质上的改变,都可能是肝细胞损伤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为肝脏疾病的严重性提供有用的客观指标。

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很强,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部位。 成人肝脏每日约合成12g 白蛋白,占肝脏合成蛋白质总量的四分之一。 白蛋白在肝内合成与其他分泌蛋白相似,首先以前身物形式合成,即前白蛋白原,经剪切信号肽后转变为白蛋白原。 再进一步修饰加工,成为成熟的白蛋白,分子量69 000,由55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0 天,由于血浆中含量多而分子量小,故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血浆中球蛋白的稳定性和在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肝脏在血浆蛋白质分解代谢中亦起重要作用。蛋白所含氨基酸可在肝脏进行转氨基、脱氨基及脱羧基等反应进一步分解。 肝脏中有关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酶含量丰富,体内大部分氨基酸,除支链氨基酸在肌肉中分解外,其余氨基酸特别是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在肝脏分解。 故严重肝病时,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此外肝细胞表面有特异性受体可识别某些血浆蛋白质(如铜蓝蛋白、α1 抗胰蛋白酶等),经胞饮作用吞入肝细胞,被溶酶体水解酶降解。

在蛋白质代谢中,肝脏还具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即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有毒的氨通过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环的特殊酶系合成尿素解除氨的毒性。 此外,由于尿素合成中消耗了产生呼吸性H+的CO2,故鸟氨酸循环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也是胺类物质解毒的重要器官,肠道细菌作用于氨基酸产生的芳香胺类等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后,主要在肝细胞中进行转化以减少其毒性。当肝功能不全或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时,这些芳香胺可不经处理进入神经组织,进行β-羟化生成苯乙醇胺和β-羟酪胺。 其化学结构类似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属于“假神经递质”,可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4.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维生素的贮存、吸收、运输、改造和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肝脏是体内含维生素较多的器官。 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D、K、B2、PP、B6、B12 等在体内主要贮存于肝脏,其中肝脏中维生素A 的含量占体内总量的95%。 肝脏所分泌的胆汁酸盐可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肝胆系统疾患可伴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 由于维生素K 及A 的吸收、储存与代谢障碍而表现出血倾向及夜盲症。 肝脏直接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转化。 如将β-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将维生素D3 转变为25(OH)D3。 多种维生素在肝脏中参与合成辅酶,例如将烟酰胺(维生素PP)合成NAD+及NADP+;泛酸合成辅酶A;维生素B6 合成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2 合成FAD,以及维生素B1 合成TPP 等,对机体内的物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5.肝脏在凝血中的作用

肝脏是血浆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叶切除和严重肝脏疾病时,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含量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因子Ⅶ的减低出现最早,然后是因子Ⅱ、Ⅹ的减低,最后因子Ⅸ也受到影响,但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的减少不明显。

肝脏中合成血浆凝血因子依赖于维生素K 的存在。 可能在维生素K 缺乏时,肝脏合成异常的凝血酶原(因子Ⅱ),无法和Ca2+及磷脂结合,不能形成活性凝血酶原,故阻断凝血,导致出血。 维生素K缺乏时,因子Ⅶ、Ⅸ、Ⅹ的合成也受到同样的影响。肝脏疾病时,除凝血因子合成降低外,由于肝细胞损伤而使组织凝血活酶(因子Ⅲ)释放入血,触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使凝血因子的消耗极大增加。 同时肝病时肝脏合成结构异常的纤维蛋白原,后者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缺乏聚合能力。 正常肝脏有清除循环血液中活化凝血因子的能力,严重肝病时此种清除能力降低,也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之一。

6.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许多激素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脏内被分解转化,从而降低或失去其活性。 此过程称激素的灭活(inactivation)。

肝细胞膜有某些水溶性激素(如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 此类激素与受体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同时自身则通过肝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 而游离态的脂溶性激素则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肝细胞。

一些激素(如雌激素、醛固酮)可在肝内与葡糖醛酸或活性硫酸等结合而灭活,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亦可在肝内被水解而灭活。 因此肝病时由于对激素灭活功能降低,使体内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水平升高,则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肝掌、蜘蛛痣及水钠潴留等现象。 许多蛋白质及多肽类激素也主要在肝脏内灭活,如胰岛素和甲状腺素的灭活。 甲状腺素灭活包括脱碘、移去氨基等,其产物与葡糖醛酸结合。 胰岛素灭活时,则包括胰岛素分子二硫键断裂,形成A、B 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 严重肝病时,此激素的灭活减弱,于是血中胰岛素含量增高。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或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肝脏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器官,在肝细胞微粒体、胞液、线粒体等部位均存在有关生物转化的酶类。 其他组织如肾、胃肠道、肺、皮肤及胎盘等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生物转化,但以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最强。 机体的正常活动过程中,许多非营养性物质由体内外进入肝脏。 这些非营养物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①内源性物质:系体内代谢中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及有毒的代谢产物如氨、胆红素等。 ②外源性物质:系由外界进入体内的各种异物,如药品、食品添加剂、色素、许多种类的致癌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等。 这些非营养物质既不能作为构成组织细胞的原料,又不能供应能量,机体只能将它们直接排出体外,或先将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一方面增加其极性或水溶性,使其易随尿或胆汁排出,另一方面也会改变其毒性或药物的作用。

1.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肝脏内的生物转化反应主要可分为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总称为第一相反应)与结合(conjugation)(称为第二相反应)等四种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

1)微粒体氧化酶系:

微粒体氧化酶系在生物转化的氧化反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需细胞色素P450 的氧化酶系,能直接激活分子氧,使一个氧原子加到作用物分子上,故称单加氧酶系(monooxygenase)。 由于在反应中一个氧原子掺入到底物中,而一个氧原子使NADPH 氧化而生成水,即一种氧分子发挥了两种功能,故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 亦可称为羟化酶。 单加氧酶系的特异性较差,可催化多种有机物质进行不同类型的氧化反应。

单加氧酶系由NADPH、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及细胞色素P450 组成。 NADPH-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以FAD 和FMN 为辅基。 二者比例为 1 ∶1。 细胞色素P450 是以铁卟啉原Ⅸ为辅基的b 族细胞色素,含有与氧合作用物结合的部位。

单加氧酶系的生理意义是参与药物和毒物的转化。 经羟化作用后可加强药物或毒物的水溶性有利于排泄。 如甲苯为常用化工原料,在肝脏经加氧羟化生成对甲酸,极性增强,易于排出体外。 另外,维生素D3 羟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25,(OH)D3。 单加氧酶系酶可诱导生成,如苯巴比妥类药物可诱导单加氧酶的合成,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对异戊巴比妥、氨基比林等多种药物的转化及耐受能力亦同时增强。

2)线粒体单胺氧化酶系:

单胺氧化酶属于黄素酶类,存在于线粒体中,可催化组胺、酪胺、尸胺、腐胺等肠道腐败产物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醛类。

3)脱氢酶系:

胞液中含有以NAD+为辅酶的醇脱氢酶与醛脱氢酶,分别催化醇或醛脱氢,氧化生成相应的醛或酸类。

(2)还原反应:

肝微粒体中存在由NADPH 及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 供氢的还原酶,主要有硝基还原酶类和偶氮还原酶类,均为黄素蛋白酶类。 还原的产物为胺类化合物。 如硝基苯在硝基还原酶催化下加氢还原生成苯胺,偶氮苯在偶氮还原酶催化下还原生成苯胺。 此外,催眠药三氯乙醛也可在肝脏被还原生成三氯乙醇而失去催眠作用。

(3)水解反应:

肝细胞中有各种水解酶。 如酯酶、酰胺酶及糖苷酶等,分别水解各种酯键、酰胺键及糖苷键。 分布广泛,人肝脏中水解酶类可催化乙酰苯胺、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及简单的脂肪族酯类的水解。

(4)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是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等功能基的非营养物质,在肝内与某种极性较强的物质结合,增加水溶性、同时也掩盖了作用物上原有的功能基团。如肝脏在许多致癌物质的解毒作用中即通过此种机制进行作用的。 结合反应往往耗能,有保护机体不受异物毒害、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意义。 某些非营养物质可直接进行结合反应,有些则先经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后再进行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可在肝细胞的微粒体、胞液和线粒体内进行。 根据参加反应的结合剂不同可分为多种反应类型:

1)葡糖醛酸结合反应:

葡糖醛酸结合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结合方式,肝、肾、皮肤、肠黏膜组织中均可发生,但以肝脏活性最强。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UDPGA)为葡糖醛酸的活性供体,由糖醛酸循环产生。 肝细胞微粒体中有UDP-葡糖醛酸转移酶,能将葡糖醛酸基转移到底物(毒物或其他活性物质)的羟基、氨基及羧基上,形成葡糖醛酸苷。 结合后其毒性降低,且易排出体外。 如胆红素、类固醇激素、吗啡、苯巴比妥类药物等均可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而进行生物转化,然后经肠道或肾脏排出。 这类结合产物从胆汁中排出时,在肠道中又被肠菌的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部分毒物、药物、代谢物又可被肠道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 临床上,用葡糖醛酸类制剂(如葡醛内酯)治疗肝病,其原理即增强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2)硫酸结合反应:

醇、酚、芳香胺均可与硫酸结合,此时的硫酸供体不是游离的硫酸,而是以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为活性硫酸供体。 在肝细胞胞质中有硫酸转移酶,能催化将PAPS 中的硫酸根转移到类固醇、酚类的羟基上,生成硫酸酯。雌酮也是在肝内与硫酸结合而失活。

3)甘氨酸、牛磺酸和谷胺酰胺结合反应:

某些毒物、药物的羧基与辅酶A 结合形成酰基辅酶A后,在酰基CoA-氨基酸N-酰基转移酶催化下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结合产物。 在肝细胞内胆酸和脱氧胆酸分别可与甘氨酸及牛磺酸结合,形成结合胆汁酸,这对于胆汁的排泄、分泌和功能极为重要。

4)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哺乳动物肝脏中含有大量的谷胱甘肽(GSH),为重要的还原性物质,除了提供H 原子外,尚可以结合反应来参与卤化有机物、环氧化物的解毒。 动物的肝肾组织中含有谷胱甘肽-S 转移酶催化上述的结合反应,对于保护机体,尤其是肝细胞避免毒性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5)乙酰基结合反应:

在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由乙酰CoA 作乙酰基供体,与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结合生成相应的乙酰化衍生物。 如磺胺类药物及抗结核药异烟肼在肝脏经乙酰化而失去作用。

6)甲基结合反应:

肝细胞质及微粒体中具有多种转甲基酶,含有羟基、巯基或氨基的化合物可进行甲基化反应,甲基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SAM)。在相应酶催化下,可使烟酰胺、组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氨基氮进行N-甲基化,又可使儿茶酚类、吲哚酚化合物的酚羟基进行O-甲基化,也可在S-甲基转移酶催化下使底物巯基上的硫进行S-甲基化。

7)水化反应:

肝脏中第一相反应可生成不稳定的环氧化物,可在环氧化物水化酶作用下形成二醇类化合物。

由上可见,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范围是很广的。很多有毒的物质进入人体后迅速集中在肝脏进行解毒,然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容易在肝脏聚集,如果毒物的量过多,也容易使肝脏本身中毒,因此,对肝病患者,要限制服用主要在肝内解毒的药物,以免中毒。

2.生物转化反应的特点

就机体本身而言,肝脏是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脏器,其功能上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能进行生物转化作用的器官和组织。 由于酶系分布上的特点,生物转化也就成为肝脏的基本功能之一。 一种物质的生物转化往往需要连续进行几种反应,即可以先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反应中的某几种连续进行的酶反应,然后再进行结合反应。反之亦然。 如进入机体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可先行水解去乙酰基形成水杨酸,大部分水杨酸又可羟化形成羟基水杨酸或者均经结合反应形成水杨酰甘氨酸或β-葡糖醛酸苷结合物,故出现多种转化产物。

生物转化反应具有两重性。 一些生物转化反应包括药物、毒物或腐败产物,经转化后毒性或生物活性减弱。 然而有些物质通过生物转化,其活性或毒性反而加强,即不是灭活而是激活,因此,肝脏的生物转化具有两重性。 在药物生物转化上,如苯巴比妥的羟化和氯丙嗪的N-氧化使其药理活性丧失,但偶氮磺胺、去氢皮质醇、水合氯醛、去氧安定等药物经代谢活化呈现药理作用。 镇咳作用强烈的可待因经O-脱甲基反应成为有强烈镇痛效果的吗啡。

许多化学物质可以导致人类肿瘤。 就其化学组分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多环芳烃、芳胺、亚硝胺类、黄曲霉毒素、苏铁苷、二甲氨基偶氮苯类等;就其来源可由人工合成、微生物产生、植物、肠菌作用后产生。致癌物质致癌作用的基本原理均是形成亲电子基如C、N,能与生物大分子DNA、RNA 或蛋白质中亲核部位结合,引起基因调控失常,导致细胞去分化或反分化,最后形成癌细胞。 大部分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可由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而发挥作用。 如苯骈芘(致癌物)是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才形成终致癌物的。

3.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生物转化作用受年龄、性别、肝脏疾病及药物等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新生儿生物转化酶发育不全,对药物及毒物的转化能力不足,易发生药物及毒素中毒等。 老年人因器官退化,对氨基比林、保泰松等药物的转化能力降低,用药后血中相对药物浓度和药效较强,副作用较大。 此外,某些药物或毒物可诱导转化酶的合成,使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增强,称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例如,长期服用苯巴比妥,可诱导肝微粒体单加氧酶系的合成,从而使机体对苯巴比妥类催眠药产生耐药性。 同时,由于单加氧酶特异性较差,可利用诱导作用增强药物代谢和解毒,如用苯巴比妥治疗地高辛中毒。 苯巴比妥还可诱导肝微粒体UDP-葡糖醛酸转移酶的合成,故临床上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 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物质在体内转化代谢常由同一酶系催化,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出现竞争同一酶系而相互抑制其生物转化作用。 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如保泰松可抑制双香豆素的代谢,同时服用时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加强,易发生出血现象。

肝实质性病变时,微粒体中单加氧酶系和UDP-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加上肝血流量的减少,患者对许多药物及毒物的摄取、转化发生障碍,易积蓄中毒,故在肝病患者用药要特别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