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其他辅助装置
目前超滤已成为一种体外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装置。 超滤的应用可达到血液浓缩、 减轻组织器官水肿的作用。 超滤还可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中间介质。
其工作原理是当血流进入超滤器的中空纤维时, 在膜两侧产生跨膜压差(TMP), 在压力的作用下, 膜壁上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 从而到达滤除多余成分, 保留有效成分的目的。
可分为滤过型: 模拟肾小球功能, 利用较高的跨膜压差, 当血液通过滤膜时产生超滤作用, 不用透析液, 所用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合物(PMMA)或聚丙烯腈膜; 透析型: 利用透析膜使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由于渗透压及超滤压差而起作用, 所用材料有醋酸纤维素膜及铜纺膜和吸附型: 利用血液通过吸附剂如活性炭而起作用。
血液回收技术(blood salvage technique,BST)是指应用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术中失血和(或)术后引流血液, 采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收集、 处理后回输患者的技术。 目前临床主要有两种血液回收方法: ①非洗涤式血液回收(no-washed blood salvage), 即将血液回收后经抗凝、 滤过后回输给患者, 目前已很少使用;②洗涤式血液回收(washed blood salvage),即将回收的血液经抗凝、 滤过、 分离、 清洗、净化、 浓缩后再回输给患者。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可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异体血的输入, 从而缓解血源紧张, 减少输血并发症。 血液回收技术尤其适用稀有血型, 如Rh 阴性患者供血难的问题。
血球分离机(Cell Saver)能对体外循环后机器和管道中剩余的血液进行浓缩。 其工作原理为稀释的血液流入封闭旋转的容器内,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使质量大的血细胞悬浮于容器的周边, 中心为液体成分, 然后将中间的液体成分吸走, 再注入生理盐水冲洗, 并将冲洗液吸走, 机器停止转动, 经洗涤的血细胞沉积于容器的底部, 再将其吸引至血袋中储存。 血球分离机排水能力很强, 速度快, 可将稀释的血液浓缩至70%血细胞比容, 经分离的血液清除了肝素和一些毒素, 节约了库血, 避免了因输库血引起的血液传染病的危险。 但这种血液缺乏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
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 微创手术逐渐增多, 切口小, 静脉插管部位的改变及插管口径的缩小, 使得常规静脉血引流量减少, 影响到动脉灌注流量, 一些特殊的手术甚至需要用外周静脉插管, 为了保证足够的静脉引流量及动脉灌注流量, 又适应微创手术小切口的要求, 人们开始用辅助静脉引流的方法增加静脉血引流量, 保证充分的动脉灌注。
根据负压产生的方法不同, 分为三种: 滚压泵法、 离心泵法和负压法。
用滚压泵直接抽吸静脉血增加静脉引流, 但吸引量难以调节, 可能造成静脉插管顶端贴在静脉壁上, 造成负压突然增大, 发生引流不畅和血液破坏, 现已几乎不用。
在静脉引流管路上安装离心泵, 用离心泵抽吸静脉血进行引流(KAVD), 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吸引力柔和, 易于调节。 离心泵转速在1000~1200r/min 时, 静脉端可产生-50~ -80mmHg 的负压。 缺点是一旦静脉内进气, 量大时会使离心泵头内排空, 静脉引流会临时停止或发生障碍, 少量进气时可在泵头内形成小气泡或微气泡, 如果用密闭静脉储血袋和膜肺, 可产生动脉路气栓进入人体。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静脉储血罐是密闭的, 上端一口与负压源连接。罐上安装正、 负压安全阀门, 避免产生过高正、负压, 储血罐内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压, 保证静脉的足量引流, 不发生静脉萎陷吸瘪。 静脉储血罐放在略低于心脏水平之处, 该罐通大气时可用于静脉血的常规重力引流, 静脉罐密闭加负压后可作负压吸引辅助静脉引流。 该方法简便、 安全,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