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成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见图3-1)。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主要划分为县办医院、市办医院、省办医院、部门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军队医院、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县级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公立和社会办两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为政府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属地层级的不同,政府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划分为县办、市办、省办及部门办四类;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二、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情况
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卫生系统绩效达标、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不协调之处也逐步显现,集中体现在医疗服务尚未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布局,医疗资源和患者过分集中在城市地区的大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以及人口拥有量等不相匹配现象依然存在。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民营医院增加较快;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表现为诊所(医务室)增加迅猛,村卫生室锐减。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7万个,其中:医院2.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5万个,其他机构0.3万个。与2014年5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804个,其中:医院增加143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1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3140个,见表3-1。
公立医院13326个,民营医院13153个。与2014年5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64个,民营医院增加1487个。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三级医院2002个,二级医院6971个,一级医院7308个,未定级医院10198个。其中一级医院增加明显,较2014年5月增加了639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4.6万个,诊所(医务室)19.2万个。与2014年5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减少。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093个。与2014年5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增加3个。
全国各地区间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趋势:一是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偏向权力中心,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二是地广人稀的西北省份医疗机构覆盖率也相对较高,如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等,见表3-2。
三、医疗卫生机构运营及服务现况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及医院内部自有资金已不能满足医院融资的需求。适度负债不仅能满足医院融资的需要,弥补医疗补偿机制的不足,同时通过合理运用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以有利于医院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影响医院负债规模的主要因素:
(1)从资产规模情况来考虑负债类型负债及其产生的利息都需要用医院的资产来偿还,医院资产的流动性及可变现能力情况直接影响其偿债能力。若总资产中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资产可变现能力较强,可选择短期负债;若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资产可变现能力较差,可考虑选择长期债务。
(2)从衡量负债的资金成本率和投资收益率大小来考虑负债规模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的资金成本率是负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能获取稳定的收益并足以支付负债本息,医院管理层才会考虑通过负债进行融资来扩大经营规模。一般来说,在资产负债率较低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负债能降低资金成本,如何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取得最佳投资收益,是决策者所需要关注的。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偿还债务能力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适宜区间一般为30%~60%。2012年我国各类卫生机构总资产为215490223万元,负债87342644万元,资产负债率40.53%。其中:公立医院为39.73%,非公立医院为50.76%;政府办医疗机构39.49%,社会办医疗机构49.10%,个人办医疗机构44.75%;东部39.14%,中部45.25%,西部38.31%。非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显然要高出许多,财务风险比公立医院相对要高出很多,见表3-3。
2005—2012年,综合医院平均总收入从5575.6万元上升到20566.3万元,平均增幅为33.61%;总支出从5345.7万元上升到19556.0万元,平均增幅33.23%。总收入的增长幅度略高于总支出的增长幅度。
2005—2012年,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财政补助收入从333.3万元上升到1527.7万元,平均增幅44.8%;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5.98%上升到7.43%。8年来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情况分别为46.06%、44.8%、44.97%、45.56%、45.69%、45.21%、43.79%和39.57%,药占比略有下降。医疗业务和药品费支出占总支出的大部分。
收支结余从2005年的229.9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000.3万元,平均增幅41.9%。见表3-4。
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76.5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4.4%,按可比价格上涨3.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182.7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4.6%,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略高于三级公立医院。
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2536.8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4.3%,按可比价格上涨2.9%;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5320.6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3.5%,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2.2%。
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1.1亿人次,同比提高3.0%。其中:医院12.2亿人次,同比提高5.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0亿人次,同比提高1.6%;其他机构10.1亿人次。医院中:公立医院10.8亿人次,同比提高4.9%;民营医院1.3亿人次,同比提高9.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亿人次,同比提高4.7%;乡镇卫生院4.1亿人次,同比提高0.5%;村卫生室诊疗人次8.4亿人次(见表3-5)。
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8363.2万人,同比提高3.4%。其中:医院6392.4万人,同比提高5.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00.8万人,同比降低3.7%;其他机构370.0万人。医院中:公立医院5579.2万人,同比提高4.7%;民营医院813.2万人,同比提高13.2%。
2015年1~5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9%,同比降低3.0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7.3%,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为62.1%,同比降低4.7个百分点。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0.3日,同比缩短0.3日,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7日,同比缩短0.1日(见表3-6)。
自2010年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以来,各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有待破除,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有待健全,结构布局有待优化,合理的就医秩序还未形成,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依然较重等,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但与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不高。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慢性病高发等健康问题。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发展和加强康复、老年、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立急慢分治的制度,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是医疗卫生领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12年2月,国家卫生部颁布《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层级、分阶段和双向转诊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目前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院总量不足、康复专业人才不足等情况明显存在。有专家称,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人才缺口达10.09万人。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仅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仅一半开设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康复编制床位52047张,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1.18%。康复专业技术人员3983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0.72%。20%的省部级综合医院、3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56%的市级以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不具备早期康复介入能力,以提供传统康复医疗服务为主。5个因素制约了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高;康复专业人才匮乏;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康复医疗配套政策支持不足。
具有特殊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医护人员都应更多地考虑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年病医院的角色将不仅仅只承担老年病人的医疗服务。虽然目前综合医院50%以上的患者是老年人,然而综合医院并没有形成老年疾病的服务体系,其最基本的硬件设施,都没有过多地为老年人考虑,给老年病人就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老年病医院还应更多地在健康服务上下工夫,集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生活照料、临终关怀于一体,要使老年人在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下,都能享受到老年病医院提供的各种服务。截止到2012年12月城市养老服务机构6464个,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2787个。目前大多数老年病医院是挂靠在其他医院,且以非公立医院为主,转型老年病医院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共同推动。
自1988年上海首创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近十年来,临终关怀医院在许多城市纷纷涌现,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鉴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临终关怀,使濒危老人尽量获得善终的条件,有尊严和安详地告别人生。在发展临终关怀机构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多渠道,又要注意其福利性,更多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发展。但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国力出发,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不能一哄而起,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将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
护理院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将护理院纳入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基本标准。2011年3月15日,卫生部印发了《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明确了护理院的定义,在床位、科室设置、人员、房屋、设备及管理等六个方面作出规定。1988年,上海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家老年护理院。截至2012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的护理院共有75所,床位11471张,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等省市。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护理院总诊疗人次数为55万人次,入院3万人次,床位使用率78.8%。“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使得护理院的发展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人认为长期护理服务不能为医疗机构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更多地关注为患者提供治疗性服务,造成护理院的数量有限。护理院的起步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在功能定位、职责界定、配置标准、服务对象和范围等方面不明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护理院的发展。在现有运营机制下,护理院的运行模式和付费体制尚未成熟。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成为制约护理院发展的客观因素。未来应将护理院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根据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实际人口数量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等要素,对护理院进行规划布局与设置,强调与现有医疗机构的有机衔接,合理调整其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补、紧密合作的医疗服务格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根据其运行现状、服务人口、辐射半径等因素,转型为护理院。根据《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15〕45号)精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开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护理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医疗领域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也可称为医学独立实验室,它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医学检验和服务的医疗机构。第三方与医院建立业务合作,集中收集并检测合作医院采集的标本,检验后将检验结果送至医院,应用于临床。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减少了医疗资源的重复投资,减轻了在检验设备购置及人员配备上的压力。第三方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检验服务有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效率,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在大样本处理、检验项目种类、试剂采购的议价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三方仪器设备先进,有的仪器运行成本基层医院根本无法承担,尤其一些数量少、成本高的检测项目,多交给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普遍重视自身的质量管理,大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检测结果相对可靠,而且有着专业、高效、公正的优势,几乎能做到和公立医院检验结果的互认。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看起病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不用再拘泥于常规检查,不能再推诿病人,可以大胆地借助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用药,也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利于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潜能。
在检测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该抓住机遇,提高自身服务能力。①不断完善检测体系,实现自身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对于检测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找到检测业务的区域分布,实现检测主要业务的界定;以市场调研的结果为依据,切实的强化机械设备投入水平,不断实现自身检测能力的提高,以最大化的满足市场的需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以夯实自身的设备体系,保证服务业务结构的优化和调整。②培养专业化的检测技术人员,形成健全的人力资源基础建立严格的检测人员准入机制,保证控制好人才的聘用和选拔过程,对于检测理论不夯实,检测经验不足的人员应该杜绝其进入企业人事,从而保证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高效的检测技术培训机制,将检测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学内容,积极做好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得其技能水平和素质全面提高,以满足市场检测的需求;将检测结果纳入到个人绩效考核中去,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检测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③建立健全检测业务的制度体系,保证检测工作的切实开展依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业务操作流程的规章制度,保证为各项检测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岗位责任制度来确定检测责任,坚持以“谁检测,谁负责”的原则去明确检测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去处理各种检测纠纷,形成检测机制的权威性;在内部形成检测监督机制,对于整个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以保证检测数据结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