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介入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介入医学历史简介
1964年1月16日,一位83岁的妇女患者,因左脚和脚趾疼痛并坏疽,卧床不起6个月,心脏功能差,患者却拒绝截肢,这就给了Charles Dotter机会,为她施行了第一例血管腔内介入成形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逐渐痊愈,此后她依靠自己双腿毫不费力的行走(图1-3-1),直到3年后因其他疾病去世。1964年,Dotter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论文,把这种手术称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疗法,以便与外科的腔外治疗相区别。
在Dotter的论文发表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us intra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欧洲得到立即响应,他们把这一技术称为“Dottering”,并获得迅速发展,以后逐渐形成了一门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的新学科,这就是介入放射学。这一成就被誉为革命性的改变。从此,在医学史上不仅有无创的内科治疗,有创伤的外科治疗,更有疗效良好、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而并发症少而轻又不破坏组织结构的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R)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CT、B超乃至MRI)的监控指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利用介入独特的器材,经皮或经腔插入针具和(或)引入导丝、导管等器械作抽吸活检,或注入对比剂等方法,以获得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学资料,完成一系列诊断方法;同时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介入放射学器材对各种病变进行一系列的注射、消融、引流、造瘘,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形、灌注或栓塞等既诊断又治疗的一门临床与微创诊疗医学科学。
自从Dotter开创了第1例血管介入手术之后,各种介入器械与手术不断出现,大量放射诊断医师开始从事介入治疗手术,品种繁多,在放射界中有了一批善于从事治疗的医师,他们掌握着新的技术,形成了一支新的队伍。
于是有人把它称作为“Invasive or aggressive Radiology”、“Remedial Radiology”、“Operative Radiology”、“Therapeutic Diagnostic Radiology”,名称繁多。美国放射学家Alexander Margulis在1967年对它作了归纳,把它称为“Interventional Dignostic Radiology”。后来美国放射医师Sidney Wallace建议定名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他说服了很多同仁,欧洲放射学会于1979年由葡萄牙J.A.Veiga-Pires联合M.Martins da Silva和L.Oliva召开了第1次InterventionalRadiology的国际学术大会,并由Sidney Wallace作了“The Evolu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专题报告,他对以上名字进行了逐个分析,并说“Intervention起自于拉丁文Intervenire,这是‘to come between’(中文意思是好干涉的、爱管闲事的人、介入、手术、第三者等)”。又说“公认的事实是:搞诊断的放射医师成了居于外科手术与放射诊断之间的医师了”,据此,最后他认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最合适的名字,他还进一步对介入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此被大家所公认。
1981年我国贺能树、吴恩惠最早把它翻译成“介入放射学”,同年荣独山、孔庆德、林贵等翻译成“手术放射学”或“介入放射学”,李麟荪与老师王钟琪翻译时也把“手术放射学”放在首位。但“手术放射学”一名当时未被接受,后来不少人认为“介入放射学”这一名词缺少公认性,但仍习惯性使用至今。
由于介入治疗的优点,介入放射学发展很快,它的工作性质已由诊断为主转向为治疗为主,它必须要有发展空间,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从事这一工作,但旧式体制的束缚,使它无所作为,它没有像核医学从放射学分出去那样,因此,很多内、外科医师开始从事这一事业,他们也学习并掌握影像知识与介入的技能,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展了介入治疗。为此,笔者以为“介入医学”可能更为合适。
分类的方法比较复杂,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它包含的范围上,介入放射已分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两大范围,它们的发展各有自己的历史与方向。
2.从学科系统上分为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泌尿介入、呼吸系介入、消化道介入、骨关节介入等。
3.有不分系统的肿瘤介入、急症介入及儿童介入等之分。
4.从技术上分为栓塞术、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药物灌注术、药泵植入术、异物取出、引流术、造口术、腔道开通术、椎间盘取出术、椎体成形术等。
5.从消融技术分又再分为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高频超声消融术、无水乙醇等药物注入消融术,最近又有纳米刀电打孔术消融术等。
6.从引导设备又可分为CT介入、超声介入、MR介入等。
7.此外,心脏介入开展了电生理介入等。
二、介入医学发展历程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图1-3-2)发现了一种射线,命名为X线,并制成了第一代X线机,为他的同事Kolliker教授(有人说是伦琴夫人的)拍摄了第一张手部X线片(图1-3-3)。为此,伦琴于1901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没有X线技术,就不可能有介入医学的成就。
1929年,德国医师Werner Forssmann(图1-3-3)探索心导管检查的安全途径,他在同事的协助下,将一根导管从自己的左肘前静脉插入,并将其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送入了右心房。当导管越往前送,同事们越害怕,而不敢再插入,是Forssmann自己将导管送入到右心房,然后他走过一段楼梯来到放射科,摄下了医学史上第一张心导管胸片(图1-3-3),从此拉开了进行人类心导管检查的序幕。
此后不久Forssmann相继在自己身上做了9次右心导管术,多处外周静脉都试用过。他还将浓缩的碘化钠溶液经导管注入心腔内,摄下了第一张右心室造影片,由此开创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新纪元。1956年,因为在心导管检查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Cournand、Richards和Forssman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Seldinger于1953年创立了在现代介入医学中广泛采用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图1-3-4),从而结束了人类介入操作需要进行血管切开的历史,使这一技术向低创伤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Seldinger还倡导用U形导管作肾动脉插管作选择性造影(图1-3-5),不过这方面的研究当以Bierman(1951)、Tillander(1951)和Rappaport(1952)更早。
导管头端塑形110原理的提出,对精确定型各种导管的头端形状与长度达到非常科学的地步。并出现各种类型的导管(图1-3-6),以适应不同的血管与年龄。如:猪尾导管、Cobra导管、Rosch多脏器导管、Simmons导管、HinckHeadhuntcr导管、Hilal Headhunter导管、Newton导管、Bentson-Hanafee-Wilson导管、Kerber导管、Mani导管、Shepherd Hook导管、肾双弧导管、腹腔导管、多用途导管、Judkins左冠状动脉导管、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Amplatz冠状动脉导管等。
Dotter早在1963年就在捷克斯洛伐克放射学术大会上公开报道(图1-3-7)放射医师的新角色,他说血管造影导管不仅仅是一个诊断工具,它可以成为重要的外科器械,如活检、栓塞血管和作内膜切除术,听众的热情非常高涨。
Dotter很客观地介绍自己的工作,他1964年在自己的论文中来描述PTA技术的作用时:“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率高且很重要,现有治疗方法很值得改进,非手术方法可能有效,能给患者提供一个继续与疾病共存的机会”。从1964年开始作PTA后,到1966年5月他报道治疗了74个患者82处病变,其中包括6处髂动脉狭窄,截至1968年,4年的时间里,他报道了对127个患者、153处病变的217次扩张治疗。同时,他仍在进一步改进同轴扩张导管,减少其直径到8F/12F,提高导管头端逐渐变细的处理技术。
在他1966年的报道中还首次介绍了他对球囊扩张导管的设想,他用玻璃纤维网包裹乳胶球囊,当球囊扩张时,纤维网可以限制它无限的、顺应性的扩张(图1-3-8),但是,由于担心纤维网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所以这一导管并没有使用,但这一论文给了人们一个启示:“研究球囊扩张导管”。
此后Postmann用这一思路做了一个样品给他,他又作了改进,这是采用带纵行狭缝的聚四氟乙烯导管取代纤维网套在乳胶球囊外(图1-3-9),Dotter报道说,在荧光透视下,向球囊注入0.5ml的稀释对比剂后,束缚式球囊段的直径能从3.0mm增加到9.3mm。球囊随后扩张,纵向移动,重复这个过程,产生“分段式扩张”。他用这一导管连续做了48例髂动脉狭窄的扩张术,并于1974年作了报道。1980年他把所有PTA病例作了观察,他认为在合适病例与有经验的医师手下,用球囊或同轴导管开通狭窄的血管,近期效果可以达到80%~90%,20%需要再次扩张或外科手术。
Dotter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在做PTA前,早就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X线机的改进作过研究,1958年报道了用大球囊堵塞主动脉法对冠状动脉做造影,1959年又报道通过诱导心脏暂时停搏而做冠脉造影,1962年报道他研制了软导管用作漂浮导管改良了心导管术,1965年报道用特殊导管经血管对组织作活检。
早在1969年他针对一些已做PTA的血管位置发生血栓、变狭窄或阻塞的并发症,提出了经皮将金属网管移植物插入来解决这个问题(图1-3-10),虽然是非弹性的金属网管,并没有扩张作用,但这是后来研制支架的启蒙。
他又研究出对介入并发症——导管折断段的取出方法,并于1971年作了介绍。1972年与1974年他又分别报道了血管闭塞术与溶栓术,这些都是现代介入技术的主要内容。又于1975年创用异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栓塞动脉,并对盆腔出血与透析肾的肾动脉作了栓塞。1983年他报道了用快速扩张镍钛合金线圈支架(图1-3-11)在犬股动脉中试验的研究。
Dotter晚年时急切地想发明一种去除血块的导管。他把它称作“圣杯”,这是个可扩张的尖漏斗导管。在卧病在床那年,他向北美放射学会会议提交了一篇这个项目方案的论文,图1-3-12是北美放射学会会议安排的Dotter发言时刻表,但最后Dotter未能参会。
Dotter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他是经典的非直线思考者,他的研究思维超越了时代,他的理论与想法往往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加上他表面上很张扬,喜欢到处宣传自己的工作,以致人们称他为疯狂的查理(Crazy Charlie)。他一生也得过很多奖,尽管很多人认为Dotter、Gruntzig和Gianturo应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始终没有实现。尽管如此,正因为他留下了许多发明创造,对后人进一步研究介入工作产生了伟大影响与贡献,人们还是称他为“介入放射学之父”。
实际上Dotter是很随和、谦逊的人,他称自己为“管道工”(图1-3-13),用这诙谐与形象的标志介绍自己的工作,很实在地表明他从不高傲自居的心态。Dotter很能与人合作,他不分国籍把许多国际医师介绍到美国,包括Josef Rosch(捷克斯洛伐克),Wemer Porstmann(东德)和Laszlo Horvath(匈牙利)等。他也与制造商密切合作研制介入器材。Dotter去世后,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成立了Charles Dotter介入研究所,学院提供高级跨学科医学教育,研究设备,患者看护,关注疾病的介入疗法。
1974年,Gruntzig发明了单腔带囊导管并用作血管成形术(图1-3-14),从1974—1977年,Gruentzig先后扩张了狭窄的髂动脉和腘动脉,明显地减少了患者外科手术的痛苦和避免手术引起的死亡率。1976年,他又用此导管作了冠状动脉的动物实验,1977年,他又用此导管成功地为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做了冠状动脉成形术。单腔带囊导管经过Gruntzig无数次的改进,成为双腔带囊导管,双腔带囊导管扩张术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所有血管和其他腔道(包括非血管腔道)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
人们发现,双腔球囊导管扩张术较Dotter的同轴导管扩张术更为优越。此前,医学界始终对Dottering治疗抱有异议,自从双腔带囊导管发明后,使世界医学界,尤其在美国掀起了一阵较长时期的“球囊热”,Dotter开创的介入事业从此被人们广泛接受。
如前所述,Charles Dotter在1969年就因为同轴导管扩张对有的病变治疗效果不理想,就想用金属网管来支撑血管的狭窄段,虽然最初血流通过较好,但金属网管是不能展开的,结果使动脉很快再狭窄,实验效果不好。
直到20世纪80年代,Dotter、Palmaz、Gianturo、Wallsten、Cragg和Amplatz等又开始研究了各种类型支架,为血管介入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1983年,Dotter和Cragg(图1-3-15)分别发表了他们试验性应用镍钛合金螺旋线圈作为血管内支架的文章,由于倒伏现象使这一支架未广泛应用,但对支架的改进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Palmaz于1985年发表了关于支架植入动物实验的第一篇文章,他创用的是球囊扩张式支架(图1-3-16),并于同年进行了首例患者的血管支架植入术,开始了血管支架的临床研究。Palmaz的支架是第一个由FDA批准的用于血管内的支架,他因此成为髂动脉支架植入术实验的带头人。
Gianturco自膨式Z形支架(图1-3-17),采用不锈钢丝折成Z状,膨胀力很强,为了更好地控制支架的直径,在其折角处用单丝线连接,并可以制作多节段支架。Z形支架很容易制作,主要应用于大静脉阻塞、气管与食管的治疗。
Wallstent自膨式网眼支架(图1-3-18)由瑞士工程师Hans Wallsten借鉴导管和电缆内的编织结构制作而成。他用16~20根合金弹簧丝编织成一个管状可弯曲的自膨式支架,可以置于很细的导管内,也容易释放。Wallstent支架问世之后,很快在欧洲流行,广泛应用于血管系统,包括冠状动脉和TIPS以及胆道系统。之后在美国也开始盛行,并很快得到美国FDA认证。
1994年,FDA批准了冠脉内支架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从而开启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同时,外周血管、颈动脉及其他内脏血管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也开始蓬勃发展。目前,多种药物涂层支架已逐渐投入临床应用,有望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本节仅就血管内的介入发展作一简单介绍。
经导管间断或持续注入各种药物,达到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的目的,或止血,或抑制肿瘤的目的。Rosch等于1968年开始动脉灌注肾上腺素治疗胃肠道出血,至1970年报道成功地控制5例患者的出血,他采用动脉灌注肾上腺素1小时,患者的出血基本能够控制。此后,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出血迅速得到认可。经导管作动脉灌注治疗恶性肿瘤则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Wirtanen、Wallace和他的同事,他们对这一技术的改良起了很大作用。
采用外科手术止血材料——吸收性明胶海绵等作为一种栓塞材料。通过导管技术将出血性疾患,如上消化道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胆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外伤及产后等出血血管栓塞,达到良好的止血疗效。
Rosch也是最早提出用自体血块对消化道出血作栓塞治疗的医师,以后就采用外科的吸收性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此后栓塞术得以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肾细胞癌、部分转移性肝癌、肾上腺恶性肿瘤、骨肿瘤等血供丰富肿瘤的治疗。
将因粥样硬化的狭窄的血管开通是介入的最初目标。在Dotter开通股动脉后,很快向髂动脉作了尝试,尤其在球囊导管成形术开展后,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绩,前已叙及,这归功于Gruentzig与Myler。近二十年来冠状动脉内旋切术和支架术也逐步成熟。
Julio Palmaz和Juan Parodi两位阿根廷籍专家宣布联合研究主动脉带膜支架(或称支架移植物)植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并取得成功,以后又应用于胸主动脉,也取得了成功。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了血管外科的观念,进一步又发展为腔外治疗与腔内治疗相结合的有机组合式手术。近年来,复合手术室也相应建立。
三、血管介入的全面发展
随着球囊与支架的发展与介入方法的多样化,使血管腔内治疗的优点日益彰显,微创、安全、高效、简便、可重复性、不破坏原器官、不影响其他治疗(如内、外科)的继续,因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以往血管外科医师在血管腔外治疗血管病变,随着介入性腔内技术的成功运用为治疗血管病变开拓了新的治疗领域,这个领域包括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血管内假体植入术及其他技术,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切除术、腔静脉滤过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溶栓治疗、经导管栓塞止血等其他许多腔内治疗方式。目前,这些技术已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所获得的信息,增进了人们对心血管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和生理机制的认识。因此,也为Kolossov、Favaloro和Green及其同事于60年代晚期成功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做出贡献。1977年5月,Gruentzig、Myler和Hanna于美国旧金山首次为一开胸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1977年Gruentzig对一位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的患者作球囊扩张获得成功,1个月后造影显示该血管仍保持通畅,从此,确立了血管腔内治疗的地位。随着器械的不断更新,又开展了右冠状动脉扩张术,从1977年9月15日到1985年10月25日,Gruentzig共做冠状动脉成形术2623例,成功率90.1%。到1980年这一技术也在美国迅速推广。
1984年Simpson做了定向冠脉旋切的大量研究。1986年,Samborg等报道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激光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同年,Puel和Sigwar将第一个冠脉支架植入了人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手术至今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阻塞的主要手段。
有关心脏瓣膜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与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及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治疗的发展本处从略。
Barney Brooks在1924年最早进行了股动脉造影。1927年,葡萄牙医师Egaz Moniz最早报道了人类颈动脉造影。1929年,葡萄牙医师Reynaldo dosSantoa最早提出了逆行主动脉造影。类似介入手术则是1930年,B.Brooks在手术时用肌肉栓塞颈动脉的远端,以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以及Moore在1864年使用冷线最早进行了主动脉瘤内布线术(图1-3-19),1879年Corradi提出通过线内导入电流来加速血栓形成,改良了手术技术,但均不满意。
1890年McEwen提出经由穿刺针瘤内注射纤维蛋白以促进血栓形成的手术方式并获得了满意效果。而Juan Parodi提出的血管内介入搭桥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治疗方法,血管外科医师接受并亲自操作介入治疗方法。
第一位试图从血管内取出血栓的是Murphy,他通过切开血管用器械挖出血栓,但并不很成功。1963年Fogarty提倡用球囊导管去套取血栓。1969年Greenfield发表论文,他把一真空帽附在标准球囊导管上,将狗的肺动脉大块血栓抽出,并取得成功。
早在1976年Parodi就设计了血管内介入搭桥的模型,并做过许多动物实验,但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1988年,Parodi向Palmaz讲述了自己研究主动脉支架的动物实验结论,并希望与Palmaz联合研究这个题目,他们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并获得Johnson&Johnson的许可,并将此器械投入生产。1990年9月Parodi与Palmaz用这一带膜支架共同完成了第1例主动脉血管内介入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图1-3-20),患者术后2小时进食,第2天下地行走,存活了9年,最后死于胰腺癌。1991年,Parodi发表了5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的论文,这篇文献改变了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向,在医学史上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
从腹主动脉带膜支架到主动脉弓降段支架,并发展到主动脉弓段,又开拓了介入与手术有机组合成一体的组合手术,乃至在先进医院配有组合手术室,更是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血管腔内技术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取代了以往常规外科治疗模式,并将继续发展。目前建立的组合手术室就是将介入医师与血管外科医师捆绑在一起,以各自的优势将手术有机地组合,造福于人类。
关于Hybrid一词,已有多种翻译,笔者以为译成“杂交”二字,太粗俗;“混合”二字有混而不清之意;“复合”也不妥,有重复叠加之多余;而以“组合”为好。组合是有机的组织结合之意,言简意赅,故“组合手术”则显示雅而确,交非乱,合不繁。合作永远是最佳的选择。
四、我国介入医学早期历史回顾
我国的介入医学是在心血管造影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始,一些医疗设备较好的医院陆续开展了心血管造影术,至1960时,已有数篇文献报道。20世纪70年代始,国内少数医院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原上海第一医院中山医院的林贵教授对原发性肝癌和其他实体瘤进行了选择性动脉造影研究,于1979年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表了“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提出选择性动脉插管除了造影诊断外,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并于1981年发展了“实验性肝肾动脉栓塞及其临床应用”,标志着选择性动脉插管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阶段。刘子江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介入医学工作的专家之一,他于1978年起致力于介入工作,不仅亲自操作,多次发表论文,而且受卫生部委托,于1982年起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举办了卫生部介入放射学学习班,为我国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介入放射学工作者。
在血管介入方面,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早期的报道较集中于肾动脉狭窄的PTA治疗。1982年,黄宗俊、李世华在《心肺血管医疗研究报导》上发表了“经皮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四例报告”。1986年,贺能树等和戴汝平等分别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表了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的论文。
1986年由夏宝枢在潍坊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介入性放射学学术大会”,会上有关血管介入方面已有多篇论文,除冠状动脉、肺动脉瓣狭窄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外,包括:朱纪吾的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肾出血、林贵的下肢动静脉瘘的栓塞疗法、赵廷常的经皮四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夏宝枢的经皮血管腔内治疗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武愈生与陈丽英军分别报道了的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顾正明与李麟荪等分别报道了腔内成形术治疗腹主动脉狭窄、黄风瑞的腔内技术髂动脉取栓塞和戴汝平的下肢动脉成形术等报道,这些都充分显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血管病变的介入放射学已全面展开。
1989年,彭勃发表了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论文。1991年,王执民等发表了PTA治疗髂动脉长段闭塞的论文,并附2例报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一批留学海外的介入放射学学者学成回国,血管介入技术在国内开始蓬勃发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克于1993年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著,在第5期上于国内首先报道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做的8例中,7例为急性大呕血,1例为反复大呕血,经TIPS治疗均获成功;并在第10期上发表了应用自制无接痕血管内支架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这是国内第一篇应用血管腔内支架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报道。1994年,蒋世良等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报道了10例动脉内溶栓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开通率达100%;同年,蒋世良等还报道了27例经皮腔内成形术治疗肢体动脉狭窄性病变,早期成功率为97%,6个月血管开通率为91%。随后,戴汝平等报道了4例髂-股动脉狭窄,用球囊扩张式支架获得满意疗效的结果。1995年,王茂强等报道了6例上腔静脉狭窄及阻塞的介入治疗结果,在PTA后实施支架植入术,6例均立即解除了上腔静脉回流障碍。翟仁友等对3例下肢DVT和(或)溶栓治疗无效的病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Greenfield下腔静脉滤器,认为其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1998年,单鸿等报道了7例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的结果,在1~30个月的随访观察中,无再发脑梗死病例。进入21世纪后,腔内成形术几乎涉及全身各部位血管。
有关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国产器材的研制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徐克等于1991年8月开始进行自制无接痕血管内支架的研制和临床应用研究。王茂强等于1993年发表了有关网状自展式支架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血管造影,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重点观察了支架植入后的病理改变。1995年,王茂强等还发文报告了28例国产镍钛合金支架在TIPS中的应用情况。同年,张岩等报告了血管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初步结果,实验使用球囊膨胀型(球囊扩张式)支架,该支架系国产316L超低碳不锈钢丝编织而成。1997年,张小明等用自制的自展式不锈钢Z形支架植入14条犬的下腔静脉,实验表明:支架植入后2周即可被新生内膜完全覆盖。进入21世纪后,介入国产器材的研制明显加快了步伐,徐克的团队对不同材质和不同构型静脉内支架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还进行了国产腔静脉滤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观察,最初的24例患者的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2例于滤器植入后第7天和第9天顺利取出。邹英华的团队则对动脉滤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动脉滤器对约1mm大小的较大栓子有令人满意的捕获能力,能有效防止严重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