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艺术治疗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精神康复的院内康复模式

住院康复和社区康复是精神疾病的常用康复模式,而家庭康复是对传统医疗康复模式的补充,目前主要的3种康复模式的内涵见表1-14所示。
表1-14 3种不同的精神康复模式
社区康复在院内康复和家庭康复之间能起到良好的纽带作用。因此,完整的精神残疾康复体系应该由院内康复、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三种模式组成,三种模式各有所长,相互联系。
近年又有学者提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系统康复模式,认为精神病学治疗和康复应该是一个无间隙的过程,证实了这种一体化的系统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系统康复模式,是由临床精神科医生与精神专科护士、心理治疗师与社工、社区医生与护士等组成多专业协作的康复服务团队,给予患者系统化康复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药物管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残留症状应对技能、压力管理、职业技能训练、兴趣小组等康复活动,家属在康复中全程参与,参加以情感表达、家庭照护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并在居家环境中督促患者接受康复训练。
住院治疗是康复工作的开始,院内精神康复是指治疗师安排患者在医院内接受药物治疗、电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积极开展院内各种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工作能力的康复训练,促使患者在行为技能上较顺利地从医院环境过渡到社区环境,并且让患者保持与家属接触,保持与社会交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尽早转入社区康复。
一、院内精神康复的干预措施
院内康复首先要改变的是将传统的、毫无生气的、封闭式病区环境改变成活跃的、丰富多彩的开放式病区环境,在住院环境中,工作人员要指导、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有机会面对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使住院环境成为促进恢复社会功能的工具,不能让患者长期过着僵化、禁锢的生活,通过住院来缓解精神衰退,力争使精神残疾得以恢复。
Liberman将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从急性期到维持期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不用阶段性治疗目标,最终使患者融于社会。
(1)急性治疗期的康复措施:
突出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行为紊乱、思维形式障碍等)被控制以后,就应该进行技能训练,包括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提高或恢复人际交往能力等。
(2)巩固治疗期的康复措施:
当急性期症状缓解后,患者进入了巩固治疗期,可以酌情给予独立生活技能训练,如用药自我处置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坚持性,为出院后的康复做准备。
(3)维持治疗期的康复措施:
巩固治疗结束后才进入维持治疗期,此时疾病已处于缓解状态,以后治疗重点是预防新的发作,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社会功能,目的在于使康复者回归社会。当然对于一部分经过急性期和巩固期治疗后仍有残留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者,还需要继续治疗。
二、住院精神康复的实施过程
精神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康复措施及康复训练使患者恢复其社会功能,或为患者重建某种社会功能,使之能完成社会生活的要求。精神康复干预工作的开展及完成,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和步骤进行。
(一)康复程序
如图1-2所示。
图1-2 康复程序
(二)康复步骤
如图1-3所示。
图1-3 康复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