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以王长青教授为负责人的项目组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的委托,承担了2016—2017年双年度合作项目《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政策保障研究》。项目组系统分析比较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发展现状,阐述了传统医学与国家卫生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江苏省、甘肃省、湖北省和黑龙江省的现场调查,收集分析大量典型案例,明晰了中医药在中国卫生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出不同地区采用的各种模式和路径所取得的成效,并从政策法规保障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政府将中医药体系纳入卫生系统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分享了中国在法律法规层面的基础保障、政策层面的配套支持、实践与措施层面的具体落实等方面的实践经验。2017年5月相关研究结果经过了专家的中期认证和评估,并于2017年6月和10月向其他国家分享和交流。最终根据世卫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医学发展水平两个不同维度,分别提出了供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的建议,以推广和应用中国的实践经验,完成了既定任务。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中国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历来重视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的明确规定,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方针之一。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简便和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更加突出,国家加大力度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政策措施以推动中医药发展。2016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明确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2.中国建立了系统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
中国的中医药管理机构按照行政层次设置,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地市及以下级别中医行政管理机构,分别隶属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中医药管理部门承担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职责,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药审批与管理、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监督和协调医疗与研究机构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拟定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系统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有利于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强化中医药管理职能,建立协同高效的行政架构,统一领导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确保国家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法规得到落实,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3.中国政府努力构建和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在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方面,中国政府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领域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建设。
(1)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国政府将慢性病的防治纳入中医药服务的范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中医药预防和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并统筹实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同时在儿童不同月龄段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包括中医饮食调养、起居生活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
(2)在医疗服务领域,鼓励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中医科室,并由上级医院帮助下级医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同时注重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在城市,形成以中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以及综合医院中医类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城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农村,形成由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临床科室、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基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3)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药纳入医保目录中,主要采取的促进措施包括: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一般比西医高5%);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4.中医药服务赢得民众认可源于中医独特效果和政策法规的保障
调研发现,86%的中国民众曾经利用过中医药服务,中老年人群接受中医药服务最多,中医传统医疗手法(拔罐、推拿、气功、按摩、养生、食疗)在养生保健以及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得到居民的高度认可。民众愿意使用中医药服务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中医效果好(占40.4%)、副作用小(占35%)。
从法律与政策层面分析中国民众认可中医药的原因发现,中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民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奠定了法制基础。中国构建的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给民众自由选择中医药提供了现实基础,卫生服务体系中各级卫生机构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民众可自由选择中医药卫生保健服务,有利的医保政策促进了民众更多利用中医药服务。
5.中国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借鉴
总结中国发展传统医学的经验,比较中国不同地区发展传统医学的不同做法的特色与成效,中国发展传统医学的主要政策措施分为三类:政府行政推动、医疗保险政策调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传统医学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是当地政府部门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有效实施以上政策措施取得的效果。结合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和传统医学发展状况的差异,世界各国及地区发展传统医学应采取有侧重的差异化发展措施。
(1)可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之处:
在法律上通过立法明确传统医学的合法地位,在卫生行政管理上设置专门的传统医学管理机构,在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上,努力达到各级卫生机构设置传统医学科,广泛地开展和提供传统医学服务。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投入能力以及民众的医疗消费能力等因素,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可以更多地借鉴中国政府在强化中医药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的实践经验。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学科建设等由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支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强化基层卫生机构提供传统医学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借鉴中国政府对于传统医学服务项目和药品报销的比例高于现代医学报销比例的方式,引导民众更多使用传统医学服务。
(2)可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之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以对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的接受和认可为基础,因此可以借鉴中国政府在继承与发扬传统医学的优势与特色方面的经验,运用自身先进科技的优势地位,政府提供专项资金验证传统医学的疗效,经科学验证通过的传统医学服务项目率先纳入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让传统医学逐渐融入卫生服务体系中。政府加强传统医学的研发投入,推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传统医学产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品种纳入本国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以吸引居民选择使用这些药物。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展传统医学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传统医学医疗机构。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系统梳理传统医学的价值与现状,对比分析了成员国的实践
根据本项目第一阶段现场评估和中期论证专家提出的意见,项目组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有关传统医学的内涵、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国家卫生系统的概念及构成以及传统医学与国家卫生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世卫组织其他成员国在传统医学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分析。
2.通过项目中期论证分享了前期研究成果,并对后期研究进行了专家咨询
2017年5月4~5日在南京举行的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政策保障研究中期论证会,对前期研究成果《中医药服务纳入中国卫生系统的实践与经验报告》和《中医药服务纳入中国卫生系统政策保障的分析报告》开展中期论证;对后期《传统医学服务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模式构建》开展专家咨询,明确了补充典型案例分析以及中国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的要求。
3.完成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项目组完成了对江苏省、甘肃省、湖北省和黑龙江省的典型案例调查与收集,并系统分析了典型案例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总结了各地在中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方面的共性模式和个性特点,着重分析了不同地区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宏观政策落实到地方的具体措施上取得了何种效果,为世卫组织成员国的有效借鉴提供基础。
4.项目报告涵盖了传统医学服务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模式和路径
项目组按照第二阶段项目目标,分三部分撰写研究报告,分别阐述了传统医学的价值与现状研究、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研究以及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经验分享,研究报告中既有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有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一般模式和路径,还包括世卫成员国如何借鉴的内容,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邀请了同行专家进行两轮评审并修改,目前已经定稿。
5.完成了传统医学服务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国际国内交流
项目组通过公开发表论文、召开和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以及各种媒体的公开报道等方式宣传与分享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成员参加了2017年6月19~22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五届欧洲中医药合作与发展论坛暨世界中联养生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并于2017年10月12~13日主办了“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向国内外专家分享了中国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