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进与突破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骨折治疗从以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固定发展成为以切开手术内固定为主,同时牵引床作为一种闭合复位的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张英泽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前进,终于看到了曙光,实现了质的飞跃—将会阴部的软组织作为反牵引力改为由髂前上棘的骨质作为反牵引,从而解决了困扰十余年的研究瓶颈。这样一来,不但牵引力符合下肢的机械轴线,而且力量较从前提高了几十倍。经反复实践,张英泽教授发现新的顺势双反牵引器具有以下特性:①符合长骨的机械轴线,同时也符合软组织的运行轨迹和软组织记忆;②对软组织的激惹减少;③符合机体的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双反牵引复位器”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同时“顺势复位理论”也应运而生。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历时十年,陆续研发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双反牵引复位器。
第二代牵引复位器特点:这一代牵引复位器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采用一个木制弯曲杆连接近端与远端,近端采用了一个叉状钢板有髂前上棘的骨质相连,解决了曾经的会阴部受压问题。木质弯曲杆不影响术中透视效果,材质轻盈便于安装(图4-1)
图4-1 第二代双反牵引复位器
第三代牵引架特点:将木质或金属连接杆改为碳纤维连接杆,在不影响透视的前提下为手术消毒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环形侧方顶压复位杆,可在术中纠正侧方移位(图4-2)。
图4-2 第三代双反牵引复位器
第四代牵引复位器特点:近端牵引连接头改为双关节万向连接头,可以与近端的叉状钢板以任意角度连接,提高了双反牵引的稳定性。同时牵引复位支架采用高度可调设计,方便在不同体型患者中应用(图4-3)。
图4-3 第四代双反牵引复位器
第五代双反牵引复位器特点:连接杆为双杆式设计,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一些需要观察投照骨折端细节的病例中,可避免连接杆与骨折端透视重叠影,适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和股骨髁间髁上等关节内骨折(图4-4)。
图4-4 第五代双反牵引复位器
与衡水增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试制双反牵引复位器(图4-5~图4-7)
图4-5 衡水增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图4-6 研发人员正在试制双反牵引复位器
图4-7 正在设计图纸的工程师和设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