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心理危机

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的应激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都有可能导致个体内心的失衡,引发其心理危机。传统上,心理危机被划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及存在性危机。危机不仅意味着危险,还意味着机遇。因此,在心理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如果能及时抓住契机,也许就能使治疗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指当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的应激事件,运用个人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法解决,而出现的解体和混乱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从这个定义来看,心理危机概括起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认为危机是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生活;另一种则强调人们遭遇困难和境遇后的一种“解体状态”,个体在“解体状态”下出现恐惧、害怕和悲伤的感觉,以及因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而自杀的观念、行为。当个体面对危机事件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认知上,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②心理上,于暂时性的震惊状态后,随之而来的是否认、混乱、害怕、恐惧、沮丧、情绪麻木、怀疑、易怒与静不下来。这些反应会搅乱个体的心理平衡状态并在生理上出现一般性应激反应,如心跳与呼吸频率的改变、过度出汗等。
凯普兰(Gerald Caplan,1964)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理论,并认为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的生活困难情境(problematic situation)时,他以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无法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他的能力时,他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卡奈尔(Cristi Kanel)认为不管哪种方式的定义,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危机事件的发生;②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③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这个定义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与实质,因而得到了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二、心理危机的种类

传统上,心理危机被划分为三类,即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及存在性危机。
(一)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可界定为:“一个内在形成的情境,它可能源于生理的或心理的变化,再加上个体发展、生物性转变与角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如受孕、不孕、怀孕、分娩、出生、婴儿时期与儿童早期、青少年时期、性别认同危机、中年危机、退休、老化、死亡等。
(二)境遇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主要指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情境。主要包括:①人类某方面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②可能会遭遇丧失状况的威胁性或危险性;③超越个人能力的挑战。如性危机(强暴、近亲乱伦等)、堕胎、急性或慢性疾病、酗酒与滥用药物、离婚、分居、虐待、家庭危机、意外事件受害者、逃亡、文化冲击、工作方面的升迁、失业、职务调迁、自然灾害等。区别境遇性危机与其他危机的关键在于,境遇性危机是随机发生的、事出突然的、令人震惊的、情绪激动的与变动激烈的。
(三)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则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伴随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所导致的危机。存在性危机可以是基于现实的,如一个40岁的人从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从未离开过父母,从没有独立的生活过,虽然他对现状不满意,但现在却永远丧失了机会;也可以基于一种压倒性的、持续的感觉,如一个60岁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这种空虚永远无法以有意义的东西来填补。因此,中年危机或老化危机若是带着懊悔与不满意,便属于存在性危机。
段鑫星(2006)认为,除了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心理危机还包括障碍性危机。障碍性危机又称病理性心理危机,是个体因为认识的存在性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危机。在这类危机中,病理心理是个体的主要特征。个体的抑郁、焦虑等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心理危机。除此之外,还有品行障碍或违法犯罪等行为失调引发的危机等,有关资料表明,这类危机中有约三分之二是青少年社会或家庭危机的表现。

三、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

凯普兰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从而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引发心理危机状态的原因可以是灾难性事件,如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这类原因往往影响范围很广,刺激强度很大,涉及地区和人数很多;也可以是个人面临的内在或外在的冲突,如失学、失恋、失业等。总的说来,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影响着个体对心理社会刺激物的认知评价,决定了个体应对危机的方式和危机反应的类型和强度。例如,神经质倾向、敏感内向的人格特征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比他人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相对而言,敏感内向性格者倾向于将注意力指向自身,特别是在自己所作出的无效应对反应上,这一方面不容易及时得到和利用社会支持,另一方面便会加剧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应对行为更加无效,放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而且,神经质倾向者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对自身和周围人群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遭遇相同的生活变故时,神经质倾向、敏感内向性格的人可能更易产生持续的、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
2.认知评价
人们对事物的心理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世界的知觉和解释,即认知评价。如果事件本身可能对大多数人具有威胁性,但未被当事人觉察,或被理解为是积极的或没有危险的,那么就不会产生危机反应。相反,如果事件不具有威胁性或者属于积极意义的,由于错误判断为具有威胁性,也会使个体产生危机反应。因此,困扰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生理学家塞里有着相似的看法:“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例如,怀孕是否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应激源,取决于夫妻对小孩的期望和为照料小孩做出的准备程度。
3.躯体状态
对于脑血栓、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躯体疾病患者,由于当事人可能受到疾病病情、进展情况及疾病预后的影响,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格外突出,常会感到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同时,长期的疾病状态也可能会引发患者人际沟通方面的障碍,从而导致医患关系、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各类关系的紧张,最终诱发心理危机的产生。
(二)客观原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无法克服的自然状况的突变,它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干旱、洪水、地震、台风或龙卷风、流行性传染病及其他自然灾害等。自然性灾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生命损失,更会严重影响农业产出,损害工商业的生产能力和其他各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能力的急剧倒退。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会导致危机的产生,如遭遇战争、革命、政变、武装冲突、大规模的政治变革、政府重要政策的变迁、大规模恐怖主义活动、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及其他政治骚乱等政治性危机事件;物价波动、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波动等宏观经济性危机事件;社会不安、社会骚乱、罢工、游行示威、小规模的恐怖主义行动、对相关价值的认同危机等社会性危机事件等。

四、心理危机的特征

(一)危险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如杀人、自杀等。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如果当事人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则可实现个体的成长。因此,危机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个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二)复杂的症状
危机的症状就像一张网,个体、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交融在一起,不是单纯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危机的复杂性决定着处理危机的难度,对于复杂性较高的危机可能需要相关人员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因此,大多数心理危机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
危机是普遍的,因为个体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各种意外和失衡,没有人能够幸免。危机又是特殊的,因为即使面对同样的危机事件,由于个体的人格、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也会引发不同的危机反应,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五、心理危机的历程

一般来说,心理危机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时期。
1.前危机期
个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应激事件。但个体可能会遭遇到应激强度很大的事件,此时个体运用解决问题的常规技术就不足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开始产生不安感。例如,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他内心原有的平衡就容易被打破,常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体验到紧张。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他可能会尝试用自己习惯采取的策略做出反应。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往往不会向他人求助,有时还会拒绝别人对自己处理策略的建议。
2.冲击期
高强度生活事件刚刚发生的前几个小时,人们常会表现为不合理思维、焦虑、惊恐,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在这个时期,个体会将情境视为一种威胁,也可能视为一种丧失或者是挑战。如果问题在冲击期无法得到解决,紧张感还会继续加重。
3.危机期
冲击期的表现持续下来,人们常会表现为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退缩、否认问题的存在、合理化或形成不适当的投射。危机期的个体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其紧张和焦虑可能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处于一种渴求解脱的状态。个体可能会进行一些努力和尝试,如果发现自己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未能奏效,焦虑程度会进一步增加。需要指出的是,高度的情绪紧张会不同程度地妨碍当事人冷静思考,也会影响其行动的有效性。处于危机期的个体可能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和具体的求助行为,也可能不慎重考虑时间、场合和对象就发出求助信号,此时,个体最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和影响。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能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宣泄紧张的情绪,比如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漫无目的的游荡等,这些行为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增加个体的紧张程度和挫折感,并降低当事人的自我评价,甚至对个人的生命意义产生怀疑和动摇。
4.适应期
个体用积极的办法接受现实,成功地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处于适应期的个体在自身或者外界的帮助下采取了一些方式来应对危机,并取得了一定的干预效果,个体能逐渐地适应社会生活。
5.后危机期
危机后期,有些人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的积极应对技巧;有些人则出现人格改变,常表现出敌意、抑郁、滥用酒精与药物、神经症、精神病或慢性躯体不适等,甚至可能自杀。

六、危机转移状态

(一)危机转移状态的定义
心理危机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持续6~8周,在心理危机的最后阶段,主观不适的感觉会减轻。危机事件后立即发生的事情决定了危机是否会变成一种疾病倾向,是否会转化为慢性状态。此时,虽然一开始的危机事件已被压制在意识之外,且个体相信危机已经结束,但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将个体带回心理危机状态。这种情绪的“过山车”可能会在从数月到数年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这就是 危机转移状态(transfer state of crisis)。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压抑的防御机制。从治疗上看,危机转移状态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技术进行处理。
(二)危机转移状态的关键特征
1.危机反复出现
不管是否因心理创伤、人格特质、物质滥用、精神疾病或长期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危机总是不能彻底消失,而是反复出现,且总是维持在一定的程度。虽然处于危机转移状态的个体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功能水平,但他们仍始终处于危机之中。
2.微小刺激易陷于危机
单一的、小的、额外的刺激都可以打破平衡,使当事人陷于危机状况中。因此,进行危机评估时,重点不仅要放在当事人的临床状态和诊断上,而且也要考虑问题发作的周期性和导致本次危机的历史根源。
认识到当事人正处于危机转移状态,能够为危机干预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干预者知道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干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需要干预到什么程度。同时,处于危机转移状态的当事人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看问题的新视角,摒弃原有的消极观念,心理失衡状态得以平衡,并获得有利于自身心理成长的发展。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中,调动当事人思维观念中的判断功能是干预成功的关键。
(三)转危机点
危机转移状态的一个常见部分是在治疗性干预过程中出现的 转危机点(transcrisis points),它常以当事人发展到新的阶段或出现问题的其他维度为标志。其主要特征为:①转危机点是无规则的、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方式发生;②转危机点是进行积极治疗的标志。因而,人们在寻求帮助、冒险和开始采取向前发展的行动步骤中往往会出现趋避行为。当出现转危机点时,危机干预治疗者要及时抓住契机使治疗得以迈向一个新的阶段。要使当事人不回到导致危机的病理状态,危机干预工作者不仅要将危机的开始状态作为关键点,而且要与以后的每一个转危机点作斗争。不要把转危机点与典型的适应性问题混淆,转危机点的出现通常是突然的、戏剧性的和极为强烈的。从这一角度看,心理余震对人的损害可以和初始的创伤一样严重,需要干预者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使当事人重新获得控制能力。

【本章小结】

危机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或遭遇,具有突发性、危害性、聚焦性、紧迫性以及双重性。危机从其生成到消亡,一般会经历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和解决期四个发展阶段。心理危机作为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的应激事件后而出现的解体和混乱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具有危险与机遇并存、复杂的症状、普遍性与特殊性三个特征。心理危机一般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及存在性危机三类。引发心理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心理危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心理危机的不同阶段,个体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此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及时觉察并果断处理当事人的危机转移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转危机点。
(王艳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