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过程中的思维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主要特征

如前所述,思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与认识活动,思维方法则是思维活动所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作为研究人体生命规律的医学思维方法,既具有一般思维方法的普遍性,又有其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在中华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孕育下成长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不仅具有医学思维的普遍规律性,更具有东方文化思维的特殊性,而且还具有临床应用上的丰富生动性与实践性。
1.中国传统文化与诊疗实践结合的产物
从中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来看,不难看出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思想对医疗实践的直接指导下而产生的。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不会像中医学一样,包容着如此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承着如此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思维方法渗透至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各个方面。中医学中所涉及的阴阳理论、天人合一等,本来就属于中国哲学问题。从中医理论的形成、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甚至药物、方剂、穴位等的命名,无不与宏博精深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传统中医学理论中,还包含诸多哲学、天文、地理、人文、艺术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医学起源、发展于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实践历史之中。中国古代的科技活动十分注重需求,有着明显的实用倾向,解决医学临床实际问题所需技术,多半是诊治实践体验后的感知积累,日久便形成临床经验。这些经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思维方法的,这种经验在一定临床环境下的选择运用,便是临床思维活动的形式。因此,临床医学思维的起源是在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形成的思想活动定式,并不断指导临床医疗行为、不断被反馈修正之后而逐步完善的。
2.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其核心内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能主动地适应自然,维持着内在的平衡与正常的生命活动。整体观念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机体本身的完整性和联系性、机体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关系的和谐性。
在中医对生命规律、疾病的发生、诊查方法、辨证与处方用药治疗等认知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生命机体系统整体性思维,整体观念是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最本质、最核心的指导思想之一。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因此,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事物与分析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又一特色。生命与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机体经常处于生理的动态变化之中,才能维持健康。生命活动的动态特点,决定了只有机体脏腑功能协调正常,气血运行和谐有序,内部时刻保持着阴阳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处于健康的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但若阴阳动态失去平衡,也就导致疾病的发生,即所谓“阴阳乖戾,疾病乃起”。中医学从动态变化角度出发来认识生命与疾病的观念,无疑奠定了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状态、趋势等,反映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因而它比作为表象的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和其他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认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成为能反映疾病当前阶段本质的“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与归宿。通过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指导下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现举临床辨治“阳痿”一案,来体会整体观念的运用价值。
郭某,男,49岁,江苏省涟水县某公司职员,2011年11月2日初诊。
素有腰椎间盘突出史,腿麻,3年来性功能下降明显,阳事不举,体乏易疲,急躁易怒,小溲乏力。苔薄,舌质稍黯,脉弦滑。
诊病:
阳痿(中医)。
辨证:
肾虚肝郁,宗筋不利。
治法:
滋阴益肾壮阳,疏肝活血和络。
处方:
熟地10g,山萸肉10g,炙龟板(先煎)15g,炙全蝎4g,仙灵脾8g,韭菜籽12g,制黄柏12g,炒怀山药12g,炒当归10g,鸡血藤12g,香附10g,郁金10g,龙胆草6g,大白芍10g,九香虫6g,仙茅8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11年11月16日二诊:
诉药后诸症均缓,余无特殊。苔薄,舌质稍黯,脉细弦。
处方:
初诊方,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11年11月22日三诊:
诉一切尚可,腿麻告止,性功能明显好转,能顺利进行房事,体力有增,唯饮水量较少时即感小溲轻痛。苔薄,舌质稍黯,脉细弦。
处方:
初诊方,加车前子(包煎)12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按:
阳痿乃“宗筋瘈瘲”之病,历代医家多以壮阳法疗之。现今社会,工作与生存压力增大,因郁致痿者增多,且肝脉绕阴器,故治疗应注重疏肝解郁。壮阳之品,常与补水之味结合,取其微微生火,厚积而能薄发;或清补兼施,以免滋生湿热。此案患者素有椎间盘突出史,腿麻,肾虚而气血不畅,筋脉失荣之患无疑。初诊方取六味地黄中三补之味,以熟地、山萸肉、炒怀山药滋补肾阴,更增炙龟板滋肾益髓健骨;仙茅、仙灵脾、韭菜子、九香虫、炙全蝎益肾助阳,其中九香虫、炙全蝎尚能通络,兼治腿麻;患者急躁易怒,尚有肝经郁热之象,故合用龙胆草以清泄肝热,香附、郁金疏肝解郁以助肝用,当归、鸡血藤、白芍养血活血以养肝体;下焦阴虚则相火易生,故以制黄柏清降相火。
二诊与三诊时即显好转。本案围绕振奋阳事,治法处方涉及整体观念者,有三个方面:一则集滋肾、温肾、壮阳、疏肝、柔肝、活血通络等法,多法协同,方才奏效,这便是治疗整体观念的运用;二则从肝论治,也是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因当今社会生存压力增大(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三则肝脉绕阴器(脏腑与组织器官的关系),肝失疏泄,因郁致痿,则阳事难以雄起,故治疗应注重疏肝解郁。
3.生动丰富、具体而实用
中医学,起源发展于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实践历史之中,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对医学的渗透与影响之中,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初步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定式,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疗行为、不断反馈修正,如此便形成了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活动与病理规律认识的一系列观念,如生命的系统整体观、生命活动的运动变化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内在和谐的健康观、知常达变的认识观、正邪交争的发病观等,这些观念日久便渐渐演变成指导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原则。
这些临床思维的核心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并渗透到中医诊疗的全过程,包括临床资料的搜集、病证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组方配伍、疗效判定、复诊跟进施治、愈后调养等。在这些临床思维核心原则的指导下,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又细化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生动的、实用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如针对复杂病情的抓主症辨证方法,辨证求机的疾病动态判定方法,治病求本的根治方法,急则治其标的救急方法,法随证立的治法制定方法,方证相应与君臣佐使的组方方法,因势利导、对症论治、复方围攻的治疗方法,相须相使相畏的复方配伍方法,随症加减的及时跟进治疗方法,症情变化的疗效判别方法,辨误纠错的实施方法等。
现举两例,谈谈中医临床思维的丰富性与实用性。
案一
李某,女,30岁,南京巿某厂工人,2006年10月1日初诊。
曾有眩晕症病史,近日发作明显。头昏、眩晕、泛恶,双侧头痛,面色少华,下肢微浮,苔薄,舌质瘀黯,脉细弦。BP:124/88mmHg。
诊病:
眩晕(中医)。
辨证:
肝风夹痰上扰。
治法:
平肝息风化痰。
处方:
天麻10g,炒白术10g,法半夏10g,泽泻15g,炙僵蚕10g,川芎10g,蔓荆子10g,炙远志10g,左牡蛎(先煎)20g,陈皮10g,石菖蒲10g,白芍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6年10月8日二诊:
眩晕已止,余症均缓,但近日鼻中烧灼感,喷嚏时作,苔薄,舌质瘀黯,脉细弦。
处方:
原方,加苍耳草12g,白芷10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6年10月15日三诊:
眩晕未作,鼻部烧灼感、喷嚏等已除,苔薄,舌质黯,脉细弦。
处方:
原方,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注:
本案是“急则治其标”的典型案例。本例眩晕症,病机为肝风夹痰,上扰清空所致。然其痰的产生,当与脾虚有关,观患者面色少华,下肢微浮,脉细等,脾虚之象已显。眩晕症之发病,仍与中医“伏痰学说”相关。治疗仍当遵“急则治其标”之则,以平肝息风化痰为主法进行治疗。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其中天麻、炙僵蚕、白芍等平肝、缓肝以息风;炒白术、法半夏、泽泻、陈皮健脾化痰、降逆泄浊;石菖蒲、炙远志化痰宁神;因患者有头痛,故方中伍用川芎、蔓荆子以止头痛,加强“对症处理”;其中伍用左牡蛎,意在重镇,加强平肝之力。
针对目前病情,“急则治其标”,待眩晕症控制后,仍当遵“缓则治其本”之则,拟方健脾化痰为主,以杜其生痰之源。
案二
吴某,女,63岁,南京高淳县淳溪镇农民,2005年2月27日初诊。
近六七年来左侧面部疼痛,常与刷牙、吹风受凉等有关,痛时拒触,呈突发性抽掣样疼痛,程度剧烈,曾因疼痛难忍而有多次自杀倾向,口苦,口干且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测血压:210/120mmHg,查体左侧面部散在轻压痛。
诊病:
面痛(中医)。
辨证:
风火逆乱,气血瘀滞,经脉引急。
治法:
疏散清泄,通络缓急止痛。
处方:
炙僵蚕10g,炙全蝎5g,制白附子5g,香白芷10g,川芎10g,生石膏25g(先煎),细辛2g,防风10g,蔓荆子10g,制南星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另:
复方降压片2片,口服,2次/日。
2005年3月6日二诊:
左侧面部疼痛缓解,口干欲饮,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滑,测血压:140/95mmHg。
处方:
原方,加天花粉15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5年3月13日三诊:
头痛及侧面疼痛基本告愈,唯左口角偶有轻痛,纳谷量少,不思饮食,苔薄,舌质稍红,脉小弦,测血压:160/95mmHg。
处方:
初诊方,去制南星;加砂仁4g(后下),炙蜈蚣一条,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5年3月27日四诊:
痛平,刷牙遇扳机点仍感短时痛剧,咳嗽,咯痰不多,纳谷量少,余无特殊,苔薄黄腻,舌质稍红,脉濡。
处方:
初诊方,加炙蜈蚣一条,砂仁4g(后下),夏枯草10g,炙麻黄4g,南北沙参(各)10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5年4月10日五诊:
面颊疼痛未见发作,唯偶有短时抽掣感,纳谷偏少,苔脉同前,测血压:150/90mmHg。
处方:
初诊方,加砂仁3g(后下),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005年4月24日六诊:
头面疼痛未作,左侧面颊有时不适感,部位不定,近日口腔溃疡明显,苔薄黄,舌质稍红,脉濡。测血压:140/85mmHg。
处方:
初诊方,加煅人中白5g,白芍10g,夏枯草10g,炙蜈蚣一条,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按:
本案是“对症论治”与“复方围攻治法”的运用实例。患者左侧面部疼痛,呈突发性抽掣样疼痛,程度剧烈,辨证属风火头痛。因病程较长,且血压较高,故辨治尚应考虑血瘀与肝旺。方选芎芷石膏汤为主,合用牵正散以加强通络止痛,并伍用多味治疗头痛要药,如:制白附子、白芷、川芎、细辛、蔓荆子、制南星,意在辨证基础上,加强“对症论治”,制止面痛。因病程较长,恐其入络,故三诊时再伍入炙蜈蚣,意在搜剔络中瘀毒。组方针对面颊疼痛,伍用了祛风止痛、活血止痛、散寒止痛、搜络止痛等,系“复方围攻治法”,冀迅速缓解疼痛,稳定病情。
4.“司外揣内”是重要的思维形式
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与体征;内,指脏腑经络气血等内在病理变化的本质。司外揣内,即通过观察外在的病变现象,进而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则可解释显现于外的临床征象。正如《灵枢·本脏》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体表的外在变化与脏腑的内在功能状态是相应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局部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便可求得对疾病深层机制的认识。从外测内,观察机体表现太过与不及,通过微小的临床表现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不仅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而且贯穿于诊疗的基本过程,包括复诊时病情进退的判断、疗效的评估、处方加减变化的依据、误治的辨识判别、纠错的成败等,均是根据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进而推断病情的变化与病机的变迁,如此方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治疗能紧跟病情,切中病情,直至彻底治愈疾病。
5.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占据重要分量
传统中医药学是以应用中华民族古代哲学与逻辑思维方法为主,在整理积累医学经验、逐步形成理论的基础上,构成的知识逻辑体系。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把获得的感性材料上升到对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进而实施相应的诊疗方案,判定疗效等,均离不开人类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有趣的是:在中医临床的诊疗过程中,非逻辑思维方法中的象思维与直觉思维被大量使用。在诊查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的科学抽象活动过程中,“象思维”的运用表现在重功能性、整体性,而“直觉思维”则表现为重经验性与认识直觉性。
象思维方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医学的哲学指导思想,如阴阳、五行及关于“气”的学说,均是借用《易经》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形成的;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功能,如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元神学说等,也多体现着以象会意的精神。由于象是主观对客观的综合感受,因此,在中医诊疗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也都充满了象的内容。
象思维在中医诊断中多有体现,如脉诊与舌诊中的脉象、舌象,中医搜集临床资料时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外在之“象”,测知体内脏腑气机的运动状态。中医辨证诊断得出的“证”,即是某种整体的、综合的、变化的病态象。在治疗上,中医的各种治法同样充满了象思维成分。如中医治则中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其中寒、热,也都是象术语。在方剂组成原则上,君、臣、佐、使,形象而寓意深刻,借此表明方剂中各组成药物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象思维在中医临床方药配伍运用中的典型范例。因此,中医唯象思维是一种没有明确的概念与逻辑推理,也无法客观化的思维方式,它早已渗入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方方面面,并被广泛运用,是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精华。
直觉思维方法是思维科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它包括直觉的判断、想象和启发,它不受形式逻辑规律的约束,不按通常的演绎和归纳进行逻辑的推理方式,比较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性质与关联。中医临床中的直觉思维,是在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并由此形成的对临床事实的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综合判断。这种判断可以表现为一种对病情或治疗等的直觉闪现,故中医临床中直觉思维的发生,有时也包含着灵感的火花。如某一中年以上患者,因暑日大汗后,出现单侧肢体活动不利等,若遇有经验的大夫诊治,直觉便是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因大汗后失水,血液浓缩黏稠,流动性更差,易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因此,中医临床的直觉思维,不是盲目的推测,而是在相当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在意向驱动下,思绪骤然闪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