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临床:中医名家内科临证辑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读典拜师临证谈体会

中医对于肺痨的认识,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从《黄帝内经》中与其相似的虚劳的论述,到《十药神书》作为肺痨专书对于肺痨病因病机以及传染性的详尽论述,对于肺痨病因病机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于其传染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同时对于本病的治疗也随着对于疾病的认识而日趋成熟,从原来的仅仅对于症状的描述,例如《黄帝内经》中:“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至后期对于其传染性的预防,以及对于培元固本,杀灭痨虫治则的确立,《丹溪心法·痨瘵》指出:“治之之法,滋阴降火是澄其源也,消痰和血,取积追虫,是节其流也。医者何不补虚为主,两兼去邪矣乎?”《丹溪心法·痨瘵》倡“痨瘵主乎阴虚”。直到现在确立的补虚、杀虫、滋阴、清热等方法,以及清代提出的活血化瘀的方法,使中医对于肺痨的治疗日趋成熟。
临床对于肺痨一证,首先辨别主证要点,对于其六大主证应该详加分析;其次辨病情顺逆,根据主证不同,选用不同方剂。治疗方面以补虚杀虫为主,兼以对于主证的治疗,禁用燥烈、苦寒、升散、克伐之药。对于肺痨一证,由于基本病机相同,所以治疗方面有些医家应用专方专药治疗,另一些则通过辨证分型,因势利导,澄源节流而使病除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