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病基层预防控制丛书  寄生虫病监测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寄生虫病监测工作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我国丝虫病监测工作通过纵向监测点的观察,发现当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微丝蚴平均密度降至5条/60μl以下时已无淋巴丝虫病传播的意义。这一传播阈值的发现,为我国消除阶段防治策略的制定以及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的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完善了丝虫病的全国监测系统,最终对我国消除丝虫病的验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我国自1992年起结合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防治项目,分别设立了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直接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阶段的预防控制工作服务,指导该防治项目工作的开展,为中期评估及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了有效信息,并为最终确定评估项目的完成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监测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与进程,并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无论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还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寄生虫病监测工作都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根据监测资料的信息反馈指导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正在流行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行正确评估并指导干预措施有效实施,主要作用体现在监测病例发现、确认与溯源,以及流行病学资料的有效利用与反馈;二是根据监测资料的分析对寄生虫病潜在公共卫生影响作出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针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作出预测预报,主要作用体现在预测预报等应急准备,以及应急响应与处置等方面(图1-1)。而寄生虫病监测工作的延伸作用则为防治工作或项目的评估提供科学数据,并为防治工作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图1-2)。
图1-2 寄生虫病监测预警体系及其工作机制框架图
一、监测病例发现、确认与溯源
病例的发现、确认与溯源(Source tracing)是寄生虫病监测工作的基本功能,通过发现或确认每个病例,为系统收集监测资料奠定基础。由于各种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传播意义均不相同,因此各种寄生虫病监测方案中的监测病例也分别进行了定义。如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监测病例是指有脑膜脑炎临床症状,且近期有食用螺类(主要指淡水螺和陆生螺)或蛞蝓等软体动物史的病例;疟疾的监测病例是有疫区居住史,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周期性发作、贫血及脾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的病例;而血吸虫病的监测病例定义是有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脏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的病例。
对部分重症病例或特殊病例还需进行个案调查,为确认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地带提供有效信息。如血吸虫病监测中,需对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在疟疾监测中,需对输入性特别是国外输入性疟疾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必要时还分别要对急性血吸虫病或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感染地点开展溯源工作,以指导确定的感染区域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预防继发病例或传播扩散的发生。
当病例确认工作与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结合进行时,病例监测的作用更大。一是可对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核实;二是可对疫情报告的漏报率(Missing report rate)、误报率(False positive rate)进行推算,以提供疫情报告数据的利用率;三是可进一步利用疫情报告数据中的群体性现象,及时开展主动监测,以发现更多的病例,预防与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生。
二、流行病学资料利用与反馈
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利用好已有的监测资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不同防治时期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其资料的利用价值也不尽相同。监测资料的价值取决于监测点资料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这也是向当地决策者反馈正确信息的前提与基础。
如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1950-1970年主要以疾病监测为主要手段,开展了以血吸虫病的发生和转归(或死亡)为主要内容的监测性查病、查螺工作,为救治病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这一阶段的疾病监测,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分布特征、规律及钉螺生态学特点,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加速了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进程;同时还提出了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时因地制宜”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当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后,国家及时制定了相应的“传播阻断地区的监测方案”,针对该类地区的潜在流行因素,开展了以螺情监测(当地或输入)、病情监测(人、畜和野生动物)等为主的疾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予以扑灭,为进一步消除残存钉螺、减少输入性传染源、降低传播危险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980-2000年阶段,为配合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实施,国家自1990年起,在全国流行区的8省(市)设立了21个国家级纵向监测点,监测内容除疾病指标外,还包括了流行因素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了解我国血吸虫病的分布和流行现状,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水灾后疫情的动态变化和趋势至关重要,并为制定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各地设立了数量不等的疫情监测点,包括固定(或纵向)监测点和流动(或横向)监测点,形成了一个监测网络,特别是设立了大量流动监测点,为各省每年正确估算病人总数、描述血吸虫病流行变化趋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国各类流行区开展因地制宜的防治工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提升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结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落实与贯彻,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调整,在全国设立了不同的防治试点,在全国重流行区的80个监测点,2014年更是在此基础上,将国家级监测点扩充到覆盖全国各类流行区的458个点,全面开展了全国性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这对及时调整各地疫情分类、根据不同环境实施防治措施的有效组合极为必要。
三、预测预报与应急准备
随着预警技术的发展,监测工作的预警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当地寄生虫病发生与发展趋势提供预测预报(Prediction and forecast)信息,同时还可直接指导应急技术的储备与应急资源的准备工作。
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全国疫源地调查前,为了正确选择抽样点,利用各省已开展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资料,建立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预测模型,预测了其潜在疫源地的分布,为正确开展疫源地调查,收集更准确的监测数据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制定高危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应急预案提供了基础资料。
此外,我国研究人员根据血吸虫病的生物学驱动模型,预测了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江苏省北部至山东省南部地区在今后50年内成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为此在这些区域内建立了潜在血吸虫病监测机制,在相应的高危水系区域内建立了监测点进行系统监测,为发现新流行区的应急处置提前做好了技术准备。又如根据疟疾历史分布区域,研究者在气候变暖情景下预测我国南部边境、中部黄淮平原以及东北部边境地区为今后一段时期3个主要疟疾高危区域,从而指导了这三大区域的监测与输入性疟疾传染源防控工作。
四、应急响应与处置
监测工作是指导有效开展寄生虫病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的基础,也是评估应急处置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应急响应启动时,首先要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与涉及范围,而通过积累的病例监测资料分析结果即可掌握这一信息,从而指导应急响应的开展。只有通过比较应急处置前后所监测到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才能获得应急处置是否有效以及有效性多大等信息。
如为了及时有效地发现传染源和疫源地,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分别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一起,利用监测点资料和专项调查资料,分别对江苏省长江段、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疫源地开展了实时监测工作,并及时对高危地区发出了预警信息,指导了当地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了防治措施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又如2005年夏季,安徽省西北部疟疾病例异常增多,通过疫情上报资料和监测点资料发现,这一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已显著超过前3年的平均水平,且以村为单位一个月内的累积病例已显著超过原卫生部于2003年颁布的《疟疾暴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规定的标准,暴发疫情村庄呈区域聚集性。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及时向安徽省卫生行政部门发出了突发疫情通告,及时派出专家组赴安徽及河南两省交界处调查与核实疫情,分别为两省制定了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并实施了以传染源管理为主的防治措施。经过连续两个流行季节的有效干预,安徽省的疟疾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并未出现向周边地区继续蔓延扩散的疫情。这一案例表明,监测工作为预警的及时性、干预措施的正确性、整个突发事件处置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信息,促进了安徽省疟疾防控工作的开展。
五、防控措施实施
监测工作的另一个支撑作用是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进而促进防治目标的实现,降低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图1-2)。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离不开反复查治疾病,以减轻流行区居民的疾病负担。每年在完成查治病工作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查病和治病数据,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利用为监测工作打下了基础。因此,监测与防治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积累的数据可互为利用,既可用于监测病例的发现,又可用于防治工作的评估。
如我国包虫病的防治试点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分别在10个省(自治区)实施。由于包虫病防治工作在我国起步晚,因此防治试点工作的第一个防治内容就是进行查病调查,摸清流行范围与程度。这一工作所积累的数据为我国包虫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全国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同样,在我国丝虫病监测工作中,以确定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流行范围为重点的监测工作,为制定我国丝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监测系统,包括纵向监测、横向监测点和流行人口监测等3大内容,为我国各地的丝虫病防治成效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掌握丝虫病的传播规律、传播阈值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丝虫病监测工作推动了我国丝虫病的消除进程,为我国率先实现消除丝虫病作出了贡献。
六、防控效果评估
连续不断、系统的监测工作,可为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或防控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估提供支撑,一方面历史积累的监测资料可作为实施效果评估(Assessment)的基线资料,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期间获得的监测资料可直接用于效果评估。防治效果的各项评价指标中,评价的直接指标常为疾病发病率等指标,而间接指标常为影响因素指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指标均离不开疾病监测中所积累的数据的支撑。
如在中国实施的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防治项目(1992-2001年)期间,分别开展了项目中期和终期评估。在评估中,直接指标为人、畜血吸虫病发病率,钉螺面积与钉螺感染密度;间接指标为居民正确认知率、行为率、项目投资净效益等。通过收集项目实施前、实施期间及实施后的监测数据,分别对这些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所有指标均达到了项目开始前所设定的目标。但根据中期评估结果,我们转变了部分策略,在原来单一的化疗措施基础上,增加了高危区域的环境改造内容,使部分防治目标能按期达标。因此,在防治评估中,及时将监测数据应用于评估并反馈给决策者,可直接影响规划的实施与预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