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症影像诊断(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脑膜

脑表面覆盖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它们由结缔组织构成,对脑起着保护、支持和营养等多种作用(图1-2-1)。
图1-2-1 脑膜
1.颅骨 2.硬脑膜 3.蛛网膜 4.蛛网膜下腔 5.软脑膜 6.脑
一、硬脑膜
硬脑膜为厚实而坚韧的结缔组织。分内外两层,外层即颅骨的内膜,它与颅骨内表面的关系各处不一,在颅盖部粘连较松,易于剥离,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时常因硬脑膜剥离,血肿扩大迅速,引起急性颅内压升高;在颅底部粘连紧密,在颅缝处及颅底的骨嵴处则粘连更加牢固,颅骨骨折时很难剥离形成硬膜外血肿,但易因颅底骨折发生脑脊液漏;内层与蛛网膜相贴,其间的腔隙称硬脑膜下腔。硬脑膜的两层之间是一层薄网状组织,有血管、神经通过。在不同的部位硬脑膜向内折叠形成突起,呈板状插于脑裂隙内,某些部位突起的两层硬脑膜相互分开形成管道,其内充满血液称静脉窦。其中:①大脑镰:为一宽阔的纤维膜,呈镰刀状插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纵裂内,前部附着于鸡冠,后至枕内隆突并与小脑幕相结合,其上缘分开呈三角形间隙形成上矢状窦;②小脑幕:为幕状突起,顶部连接大脑镰,前为游离缘,附着于前床突上,后缘附着于枕骨横窦沟的两缘和岩骨嵴游离缘与鞍背围成小脑幕裂孔,其中有脑干通过,小脑幕将颅腔分为两部分,幕上部分较大,容有大脑半球;幕下部分较小,容有小脑和脑干;③小脑镰:为附着于内嵴上的一狭条突起,上起自小脑幕之下,表面下行至枕骨大孔,将后颅窝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④鞍膈:硬脑膜在鞍上形成的突起覆盖在蝶鞍垂体窝上,中心部分有孔,有垂体柄通过。
硬脑膜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动脉的上颌内动脉分支的脑膜中动脉供应,经棘孔入颅,此动脉最初多始行于硬脑膜同名的骨沟内,继则穿入硬脑膜的两层之间,在翼点处分前后两支。其次有筛前动脉、咽上升动脉分出的脑膜前动脉和脑膜后动脉,分别供应额前部和颅后窝的硬脑膜,其余部分均由脑膜中动脉供血。此外,椎动脉的脑膜支和枕动脉乳突支也分布于后颅窝部分硬脑膜上。脑膜的动脉及静脉伴行,通常由两条静脉与脑膜中动脉伴行,其余均由一条动脉及一条静脉伴行。硬脑膜的神经来自三叉神经、迷走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后者分布于颅后窝硬脑膜上。
二、蛛网膜
蛛网膜位于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不伸入脑沟而伸入脑裂内,薄而透明,无血管及神经支配。它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脑膜下腔;与脑组织之间有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脊液。脑蛛网膜除在大脑纵裂和大脑横裂处以外,均跨越脑的沟裂而不深入沟内,故蛛网膜下腔的大小不一,此腔隙在某些部位扩大成蛛网膜下池。在小脑与延髓之间有小脑延髓池,在视交叉前方有视交叉池,两侧大脑脚之间有脚间池,脑桥腹侧有桥池,胼胝体压部下方与小脑上面前上方和中脑背面之间有四叠体上池,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
在静脉窦附近,由蛛网膜向硬脑膜方向发出乳头状突出,称为蛛网膜颗粒,并集合成簇,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带蒂,不含血管,有的突入窦腔内,有的穿过硬脑膜入板障,并与板障静脉相邻,具有吸收脑脊液的作用。多位于上矢状窦两侧。
三、软脑膜
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盖于脑的表面并伸入沟裂内。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在某些部位,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软脑膜为贴在脑表面上的并沿着脑的沟回随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与脑组织不易分离。
四、脑膜与颅内压的关系
(一)颅内压增高时脑膜的变化
生理情况下,因脑膜弹性差,且外为坚固的颅骨,所以在颅内压增高时,脑膜本身无明显改变。以下几种情况时可以改变:
1.在婴幼儿时期,因颅缝未闭合,长期颅内高压可引起脑膜腔扩大,形成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当颅骨缺损时,如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升高时其脑膜膨出,缓解颅内压力。
2.颅缝闭合后,在开颅术中,可见颅内压增高时硬脑膜张力增高。
3.因脑膜在颅骨平片上无法直接显影,在慢性颅内压增高时,可见颅骨的蛛网膜颗粒压迹增大。
(二)脑膜的改变与颅内压的关系
1.各种原因导致脑膜体积增大,如脑膜肿瘤、脑膜血管破裂出血等,均能使颅内压升高。
2.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膜破裂后出现的脑脊液漏,如脑脊液鼻漏、耳漏均能使颅内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