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椎体和附件
椎体为椎骨前部短圆形柱状骨块,系构成脊柱的基础和支持躯体的主要结构。由椎体两侧后方向后延伸呈半圆形的结构为椎弓,与椎体联合构成椎孔。椎体与椎弓连接部分为较细的椎弓根,椎弓的其余部分称椎板。由椎弓向后突起的部分称棘突,向两侧突起的部分称横突。
一、椎体
颈椎椎体(除寰枢椎外)呈椭圆形的柱状体,横径大于矢状径,前部高于后部。椎体上面在横径上凹陷,矢径上凸隆;下面在横径上凸隆,矢状径上凹陷;前圆后扁。椎体上面横径两侧翘起称钩突,下面矢状径两侧呈斜坡状,相邻两椎骨的钩突和斜坡间有钩突关节。椎体上、下面构成鞍状,使相邻椎体更加稳定。
胸椎椎体呈短柱状,横切面呈心脏形,矢径比横径略长,上接颈椎,下连腰椎,上部胸椎椎体近似颈椎,下部胸椎椎体近似腰椎。
腰椎椎体侧面观略呈楔形,上腰椎的椎体后面微凹,腰1~2椎体横断面似横肾形。腰3或腰4过渡为椭圆形,腰5椎体后缘中间比两侧稍隆起呈橄榄形。腰1~2椎体呈前窄后宽,腰3椎体前后宽度近一致,腰4~5椎体前宽后窄,使腰椎体的形态前高由腰1至腰5逐渐增加,后高由腰1至腰5逐渐减小。腰椎椎体的横径均大于矢径,椎体横径由上而下逐渐增大。腰5以前每一个椎体的上、下平面的横断面积均大于中间层面的横断面积,分析与椎体负重自上往下传导,当到达腰5下部时,部分重力经腰5~骶1间的椎间关节传至骶髂关节,故腰5下部承受的重量小于上部,所以其下部横矢径(横断面积)相应较小。
二、椎弓
椎体的后方为椎弓;椎弓由椎弓根、椎板、上下关节突、棘突、横突组成。
椎弓根自椎体中部向后外方伸出,椎弓根长自上而下呈缓慢增加趋势,椎弓根高及厚在距重力线较近的椎骨明显增大。颈椎椎弓根较细,胸椎椎弓根短而细,腰椎椎弓根短而厚。椎弓的后部呈板状称椎弓板。C2~L5椎弓板宽度总体呈现先减后增趋势,椎弓板高度总体呈递增趋势,胸椎和腰椎椎弓板相对较厚,颈椎椎弓板相对较薄。
横突是由椎弓发出呈冠状位向两外侧的突起。颈椎的横突略短而宽,根部有前、后两个结节,与椎弓根及肋横突板围成横突孔,横突孔呈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一般左侧大于右侧;其中通过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椎动脉丛,C7横突孔较小,无血管通过。胸椎横突呈圆柱状,前面有一凹面称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相关节。腰椎横突呈长而薄的扁平状,由肋骨残余遗迹与横突合成,亦称肋样突;横突基底部的背面有小结节称为副突。腰1~3横突逐渐增长,腰3横突最长最宽,可在体表摸到,腰4~5横突逐渐缩短,并且向上倾斜。由于髂腰韧带附于腰5横突和髂骨,故腰5横突较厚而大。腰5横突可一侧或两侧增大并与髂骨形成假关节。
棘突为椎弓发出向后方或后下方的突起。颈椎棘突除颈1外多数均有分叉。颈椎棘突末端两侧常发育不对称,颈椎棘突偏歪者占23.8%,故在判断是否有椎体左右移位时,应以中线为据。颈7的棘突在整个颈椎中最长,末端多不分叉,常突出于皮下呈隆起状,容易辨认,系颈胸椎交界的标志。胸椎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第一胸椎棘突长,呈水平位,有时比第7颈椎棘突还长,故在计数椎体时,应特别慎重。腰椎的棘突宽且呈垂直向后,在棘突尾部棘上韧带附着处较厚;50%以上腰椎棘突有偏歪,棘突下缘常扭曲1°~20°;腰5棘突有时未融合而成隐裂。
关节突位于椎管的后外方,椎间孔的后方。颈椎的关节突呈短柱状,关节面呈卵圆形,上关节面的朝向以后上方者占多数;关节面平滑,覆盖关节软骨,关节突易发生移位,向前滑动,临床上称小关节紊乱或滑膜嵌顿。胸椎上关节突呈平坦薄板状,关节面朝向后外方,下关节突关节面呈卵圆形,略凹陷,朝向前下内方;由于胸椎关节突近似额状位,不易发生脱位。腰椎上关节突宽而厚,每个椎骨的下关节突皆被下一个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抱拢,并与关节囊共同构成椎间关节,在关节的上下端有含脂肪组织的关节隐窝,另由背侧和腹侧关节囊向关节内形成软骨性半月板(腹侧的亦称脂肪襞),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内含椎窦神经纤维;腰1~2相邻两关节突的关节间隙几乎在矢状面上,由上向下逐渐改变,至腰5几乎呈额状位,但在腰骶关节突可有先天异常,一侧为矢状位,另一侧为额状位;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段椎弓称峡部,峡部断裂可导致脊柱失稳,椎体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