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1964年美国一位83岁的老太太下肢痛、不能行走,腿部溃烂,外科医生要替她截肢,让放射科医师做造影拍片。当时遇到一位叫Dotter(多特)的美国医师,他按常规方法将一根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注射造影剂后拍片,发现一根大血管不通。于是Dotter利用水工打通水管的方法,在导管外套一粗导管,顺着血管插进去,将闭塞的血管扩开了。由于血液循环好了,患者立即觉得下肢不痛了,她就拒绝截肢。4个月后,腿伤也长好了,坏死的足趾自动脱落,直到三年后患者因别的疾病去世,这条腿仍是好的。这一事例引起许多医师关注,并参与进一步研究,后来不仅出现球囊导管、支架治疗等一系列介入治疗方法与器械,还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与学说,在放射学界引起了一场技术革命,Dotter也成为了介入医学的前身——介入放射学的奠基人。介入医学在影像医学的引导下,为现代医学诊疗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可谓是另辟蹊径。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更直接有效、更简便微创,从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门融医学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
介入医学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它更是“大显身手”,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见效快。由于其在疾病诊疗方面拥有传统的内科学、外科学不具备的独有特点,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1996年11月,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医药管理局(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临床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
介入医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渴望了解更多的介入医学知识,在自己或亲人、朋友生病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利用介入技术手段来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理解介入临床医护人员所开展的工作,消除对介入医学的陌生感。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介绍介入医学的科普书籍,内容涵盖介入医学的发展史、介入治疗的特点与优点、适应证以及目前开展的主要诊治项目、急诊介入医学、血管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等方面,以便让广大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与优势,以及与内科、外科治疗的比较与差别,为患者及家属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指导。
为了使本书信息更加丰富,便于理解,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我们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使读者能对介入医学这门正在崭露头角并有着无限可能的技术天地有所了解,让本书既适宜于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或家属阅读,也适于介入专科及其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参考。
本书编写虽竭尽全力,仍感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刘小加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