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黄帝内经素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 读

《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与《灵枢经》共同组成了《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核心,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一、《素问》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黄帝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书名冠以“黄帝”二字,乃后人托名,以期增强本书的权威性。该书由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多种医学著作汇编而成。其集为一书,最早记载于《七略》(由西汉刘向、李柱国先后编成,后被收录于《汉书·艺文志》),属于“医经”类7家中的第一家,计18卷。

自晋·皇甫谧以来的通行说法是:《黄帝内经》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分为《素问》9卷和《灵枢》9卷。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已经提到了《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名称。“素问”一名中的“问”,是因为该书以问答形式撰成。“素”字含义则有多种后世解释。或认为“素者,本也”,即人体生命的本源;或认为“素”就是平素,该书集平素问答而成,故书名《素问》。

《素问》9卷(81篇)在流传过程中曾有亡佚,隋唐时已缺第7卷,另缺《刺法论》和《本病论》两篇。唐代王冰整理注释时将原9卷改编为24卷。今《素问》构成大致分三部分:①早期基本原文,②“运气七篇”,③“遗篇”。

第一部分属于《素问》成书时的主体内容。其各卷主要内容为:卷1、2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卷3脏象,卷4治法,卷5、6诊法,卷7、8病机,卷9~13疾病,卷14~18腧穴和针道,卷23、24治则与医德。以上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突出地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气血功能,病因病机,疾病治则治法等,是《素问》的精华内容所在。

第二部分“运气七篇”系唐代王冰整理《素问》时,据“先师秘藏”将其补入原有缺文的第7卷中,今本属于卷19~22。主要内容为五运六气学说,也包括若干病机、治则等内容。

第三部分“遗篇”,即《刺法论》和《本病论》2篇,唐·王冰注《素问》时有此2篇之名而缺其文。北宋林亿校正《素问》时已见有补入此2篇的《素问》传本。至宋·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始将此2篇“遗篇”附列书后。

后世对以上3部分的形成时代虽有争议,但今通行的《素问》都将其汇入一书。该书极为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此后历代医家著书立说、临床实践无不以此书为理论依据。

二、《素问》的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素问》所创立的中医理论,是我国古代医家在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贯穿全书的主要理论有如下几方面。

1.阴阳平衡论

阴阳学说本为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内经》的作者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各种问题。

在生理方面,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生气通天论》),认为人体的阴阳双方应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如果阴阳平衡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其病理表现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调经论》)。此为中医的病机总纲。

在诊断方面,“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应象大论》)。即用阴阳分析四诊获取的症状和体征,将阴阳作为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纲领。

在治疗方面的大法是“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至真要大论》)。所谓“平”,即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法,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以期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素问》的阴阳平衡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邪正盛衰论

邪正盛衰理论取法于古代的军事思想。《素问》将这一思想引入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邪、正双方的盛衰。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评热病论》)。必须提高人体内“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刺法论》)。这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至于增强正气的方法,《素问》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上古天真论》)。以上论说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邪正盛衰的辨析,直接关系到判定病证的虚实和预测疾病的转归。“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通评虚实论》)。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虚实表现。《素问》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热病、风病、寒病、咳病、疟病、厥病、痹病、痿病、腹中诸病等各种病证的虚实表现,并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总结出“五实”、“五虚”的基本证候。虚实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三部九候论》)。辨析邪正盛衰的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治疗。后人本此原则创立了诸多相应的方剂,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3.天人相应论

“天人相应”是古人深入细致观测与考察天文、气象、地理环境等得出的一个观点。《素问》吸收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人体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宝命全形论》)。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调经论》)。

《素问》体现“天人相应论”有如下4方面的内容:一是五运六气学说,在《天元纪大论》等七篇大论及《素问遗篇》有详细论述。运气学说认为,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疾病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医生必须注意每年的“气运”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二是探讨了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如果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六淫病邪就会侵犯人体而出现季节多发病,或病邪潜伏体内后时而发。如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阴阳应象大论》)。因此临床必须“因时制宜”辨治疾病。三是探讨了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方域不同则患病各异,治法亦当有所区别。如《异法方宜论》分析了四方不同的疾病和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因地制宜”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是提出了一日之中人体阳气的运行规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生气通天论》)。人体发病也会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例如临床上小儿外感发热多出现这种情况,若患儿上午诊病,医生以为发热已愈而不再用药,常会贻误病情。

除上述理论外,《素问》中对脏象经络、气血营卫、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尚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对中医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读者可通过学习研讨细心体验。

三、如何学习运用《素问》

《素问》作为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临床实践的依据,因此历代医家莫不深研此书。但《素问》成书久远,文字古奥,内容宏富,学习时必须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并在临床中加深体会。

1.善于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由于《素问》的文字经过了篆、隶、行、楷的演变,载体经过了简、帛、纸抄、印刷的变更,错简讹误在所难免。再加上文辞古奥,现代一般读者阅读起来不免会遇到诸多困难。为此,必须借助相关工具书和参考书,掌握某些校勘和注释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全面理解、正确运用。历代注释阐发《素问》之书数百种,近代校注语译本也非常之多。除运用《中医大辞典》、《内经辞典》等工具书解决一般字词的理解问题之外,重点是借用校释专书。目前最实用、易得的是山东中医学院等编撰的《素问校释》,郭霭春主编的《素问校注》,其中包含了历代注释研究的精华,对研读《素问》极有帮助。

2.通读原文,全面理解,重点掌握

《素问》虽分24卷81篇,但各篇内容相互交叉,往往相同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篇中,而不同的内容却合并在一篇之中。所以只有通读原文,才能做到全面理解书中的含义,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真谛,不致断章取义,得出错误的结论。另外,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该书在阐述医学理论时,多采用取象比类、抽象推演的方法,虽然解决了诸多深奥的医学道理,但也有某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结论,更何况该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有些论述相互矛盾。因此,在学习该书时必须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取其精华、重点掌握。对一时难以理解或论述不确之处,可暂时放置,待以后研究体会。

3.结合临床实践,印证《内经》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因此,要印证《内经》的理论是否正确,就必须结合临床治疗。一般而言,凡是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都是正确的理论,也是中医的精华,应反复学习,全面掌握。如前面提到的“阴阳平衡论”、“邪正盛衰论”、“天人相应论”,以及脏象经络、气血营卫、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等,都被历代医家证明是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而且从多方面进行了补充发挥,使之更加完善。因此,今天我们学习《内经》,同样应该结合临床实践印证其理论的科学内涵,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发展,使中医理论更加系统全面,更符合当代中医临床的需求。

田代华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