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黑便、便血
一、定义
消化道出血后血液由肛门排出,包括肉眼血便及大便潜血阳性。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故形成黑便。
二、病因
1.下消化道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小肠肿瘤、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痔疮等。
2.上消化道疾病
可表现为黑便,如消化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3.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肝脏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大便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者,多为肛门疾病,如痔疮、直肠肿瘤。黑便多为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黏液脓血便为细菌性痢疾。洗肉水样血便,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2.体征
(1)黄疸:
肝、胆、胰疾病。
(2)皮肤、黏膜出血、肝脾大:
多为血液病或传染病。
(3)肝病面容、肝掌、腹水:
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腹部包块:
消化道肿瘤。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DIC。
(三)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
2.消化道钡餐。
3.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检查。
4.腹腔动脉造影 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栓塞术止血治疗。
四、治疗
1.病因治疗 尽早明确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2.止血治疗 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钛夹钳夹止血;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栓塞术;腹腔动脉栓塞等。
3.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
(肖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