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毒与检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毒物和中毒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在不断接受各种环境因素的选择和适应中,人类进化为现在的状态。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把动物毒液和有毒植物的浆汁用于狩猎和捕捞等获取食物过程中。这些毒物也被应用于战争和谋杀等政治斗争中,并持续相当长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对这类天然毒物的了解,并且能够区分有害和安全植物和动物,早在有人类文字记录之前。
除了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毒物的渲染和描述之外,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毒物和中毒的记载。公元前1500年,书写在草纸上的埃伯斯就有关于多种毒物的记载,包括乌头、毒芹、鸦片等。大约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又增加了几种毒物,并且提出了有关药物过量中毒的问题。我国隋朝古籍中就记载了古井和深坑中窒息性气体中毒。宋朝孔平仲描述了在冶炼作业中的砷、刺激性气体和汞中毒现象。15世纪,Agricola和Paracelsus著作中描述了采矿、熔炼和冶金等作业中接触有害物质中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出多种中药毒性,并明确提到铅矿工人铅中毒现象。
进入19世纪,工业革命催生有机化学迅速发展。1825年合成光气和芥子气,作为战争毒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880年,已合成了上万种有机化合物,包括氯仿、四氯化碳、乙醚和碳酸等,石油、煤炭及其副产品也已开始商业交易。现代化学工业发展迅速,数以千万计的化学品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化学的海洋里,塑料、化纤、农药、化肥、医药等都是现代化工产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些化学品,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潜在危险——急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等健康损害。在应对植物、动物以及少数矿物性毒物时,古人可以根据经验和中毒症状对为数不多的可能毒物进行识别,并使用少数原始手段进行检测,最常见的是用银针检测三氧化二砷(砒霜)。面对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传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虽然取得飞跃式的发展,但这些技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在处理各类中毒事件中要寻找中毒原因,离不开现代毒理学对毒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的认识,以及高效准确的分析检测技术手段,同时也需要应用缜密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论证。
主编黄先青主任医师和张艳芳主任技师多年从事化学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在职业中毒和检验等方面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本书编者团队面对化学中毒的实际需求,结合毒理学和分析检验最新进展和技术,编写了《化学中毒与检验》一书。在本书中,作者既对化学中毒理论进行了梳理,又融合实际工作中的积累,编写了常见化学中毒检测方法。十分荣幸能够先读本书的书稿,并受主编邀请为之作序。也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在中毒预防控制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玉新

2015年8月2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