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低温治疗是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治疗方法,说它古老,是因为我国早期就有用冷水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记载,流传至今,民间仍用冷敷降温这种古老的疗法。西方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即提出了复苏时诱导性低体温的保护作用,将出血患者埋于雪中达到治疗的目的。拿破仑在进攻俄罗斯时期,其军医BaronLarrey将受伤的士兵置于雪中比用热毯及热饮治疗使患者生存率提高。进入21世纪,低温疗法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脑疾病,如脑损伤、癫痫持续状态、烧伤、心律失常、脓毒症以及心肌梗死、卒中和心搏骤停等疾病。之后,有人用低温治疗肿瘤以减轻疼痛并延缓肿瘤生长。有趣的是,有些童话或科幻小说家将低温治疗作为延长寿命或长生不老的神奇疗法,通过文学的语言将其发扬光大,使这种古老的疗法有了神秘的色彩。而现实中确有将患有不治之症,如晚期癌症的患者,去世后经特殊低温处理保存,以待假以时日,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再复苏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在心脏手术中,进行诱导性低温以保护脑组织,并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用亚低温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在国际上真正提倡或促成“复苏性低温治疗”的是匹兹堡大学的Safar等教授,他们在致犬室颤性心搏骤停进行轻、中度低温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真正将治疗性诱导性轻度低温治疗心搏骤停复苏昏迷患者是2010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推荐,其依据是2002年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2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结果,而2015年AHA在更新的CPR指南中又谨慎地将心搏骤停低温治疗推荐。由此可见,“低温治疗”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新的方法,其经历坎坷而又漫长的岁月,这可能与低温治疗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有关。例如:如何选择低温治疗适应证,低温治疗的时机,温度多少适宜,持续多长时间,低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与其获益的比例,如此等问题都需要未来基础和临床研究逐一解决,并给予明确的回答,才有望使低温治疗有新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也鉴于国内还没有一本专著可以完整系统地介绍低温治疗,我们心肺复苏研究团队参考国内外资料编写成《低温治疗学》,本书由“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项目编号:XMLX201313)和北京市科委“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项目”资助。由于经验不足,阅读文献消化理解有限,难免存在错误之处,恳请阅读此书的同道和读者不吝赐教。
主编 李春盛
心肺脑复苏北京重点实验室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