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由于早期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使用的是高能核素,如钴-60、镭-226等,这些核素释放γ射线,防护颇为困难。同时,由于缺乏治疗计划系统和相关定位引导设施,治疗精度、疗效也大打折扣。近20年来,由于新型、低能核素,如碘-125、钯-103相继研制成功,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出现和超声、CT引导定位系统的发展使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技术获得了新的活力。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具有精度高、创伤小和疗效肯定等优势,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景。在美国,早期前列腺癌的放射性粒子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之一,而胰腺癌粒子植入治疗可以与经典根治手术相媲美。另外,在头颈部、肺、脊柱和盆腔复发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也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
2001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并首次召开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其后,相继完成了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转移癌、舌癌、局部晚期胰腺癌,以及经皮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等临床实践。2002年,CT技术被引入放射性粒子治疗领域,其中CT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骨转移癌和复发直肠癌等研究结果已被纳入美国NCCN指南。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张建国教授率先完成3D打印模板技术、儿童软组织肿瘤治疗和腮腺癌单纯放射性粒子治疗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郭金和教授的食管癌放射性碘-125粒子支架研究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柳叶刀》上,彰显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
本书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各医疗单位粒子治疗肿瘤方面的经验,详细论述了各系统粒子治疗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借鉴了大量国外粒子治疗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其他医院的体会,旨在方便相关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希望对我国开展粒子治疗工作有更大的帮助。但是,由于目前我们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工作时间较短,粒子治疗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证实,亟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研究。
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超声或CT引导定位系统的保证使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赋予了新的内涵,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放射性粒子治疗仍有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空间,如前列腺癌的术中治疗计划已经相当成熟,而其他部位肿瘤如何完成术中图像采集、图像传送、实时计划,如何简便快捷完成质量验证等,尚有大量工作要做。衷心希望国内专家、同道继续加强团结,努力协作进取,不断完善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这一微创放疗技术,造福肿瘤患者,提升我国肿瘤综合治疗水平。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国著名放射肿瘤学专家申文江教授、滕皋军教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指导,为推动粒子治疗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谨以此书献给那些默默奋斗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人们。
王俊杰 张福君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