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对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临床治疗
一、概述
1967年第一届国际绝经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更年期综合征”的定义,1994年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在日内瓦会议中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定义表达不确切,推荐使用绝经期综合征和(或)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状态。绝经分自然与人工两种。自然绝经是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是指双卵巢手术切除或放射线等所致的绝经。绝经期综合征近期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无排卵性功血)、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以及神经精神症状。远期可有泌尿生殖功能异常、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症)。自然绝经的确定多数学者认为是在45~55岁之间(根据上海《大众医学》2013年第9期报道,上海近20年来绝经年龄早了2.02岁,平均为47.41岁),确定方法有两种:①经闭后B超测内膜,如<4mm,则考虑为绝经。②停用激素后1个月测血FSH升高,E 2降低,可确定已进入绝经期。一般FSH>40U/L,E 2<10~20pg/ml可作为诊断卵巢衰竭和进入绝经期的标志。
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是妇科领域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据北京协和医院报道,调查46~57岁的妇女5523名,其中38%有盗汗,39%有潮热,目前我国绝经后妇女约有1亿2千万,其发生率达90%,其中一半以上的女性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发生。有报道,绝经后的妇女心血管发病率与未绝经同年龄段相比高2~6倍。降低血压是预防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病变的关键措施之一,平稳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舒张压降低5~6mmHg,可降低卒中40%,冠心病25%。
二、症状
具体地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
1.心血管
面部潮热汗出,心悸胸闷,头痛头晕,血压偏高。
2.精神情志
情绪波动,烦躁易怒,悲观抑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3.泌尿生殖
月经紊乱,易发阴道炎、尿道炎,性欲减退。
4.肌肉骨骼
骨质疏松,关节酸痛,足跟刺痛,肌肉酸胀乏力。
5.皮肤
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皮肤蚁行感。
6.消化
腹胀腹泻或胃胀胃痛,嗳气泛酸。
7.口腔
牙齿松动,掉牙(实际是缺钙的标志),牙龈萎缩,口腔黏膜病。
三、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中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的记载。
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女性具有月经、孕育、分娩、哺乳等生理特点,易失血伤阴,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故易阴虚阳亢。
阴虚血少易影响五脏之功能。如肾阴不足,肾之阴阳是平衡的,绝经期肾阴先亏损,精血不足,肾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于濡养,使机体阴阳失衡,而引起绝经前后诸证。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与肾相互滋养,同盛同衰,互为影响。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致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肝肾阴虚则有眩晕腰酸,烦热盗汗等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脾统血,肾与脾是先后天之本,两者互补,互为影响。脾虚血少则有月经不调,面目肢肿,头晕失眠等症。心主血脉,心藏神。肾阴虚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则有心烦焦虑,失眠多梦等症。总之,绝经期是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对五脏均有影响,尤其是对肾、肝、心、脾的影响。所以说,绝经期综合征是肾阴先亏损,精血不足,肾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于濡养,使机体阴阳失衡,而引起绝经前后出现的全身性的诸多症状。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可使机体内出现痰浊、郁火等,阻滞气机,并影响气血运行,从而促进瘀血产生,最后会导致体内血瘀。
综上所述,我认为绝经期综合征是肾阴先亏损,精血不足,五脏功能失调,导致体内血瘀而引起绝经前后诸证。肾虚是本,血瘀是标。
对于人工绝经或卵巢早衰年纪轻者,我认为这属于肾精亏损,血海不足,应补肾填精,补血活血。
四、西医观点
绝经期这一段时间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减弱,继则孕激素水平亦下降,FSH、LH代偿性增加,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出现,形成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程度与雌激素减少的速度有关。
五、实验室研究
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β-内啡肽降低,5-羟色胺、IL-2降低,多巴胺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儿茶酚胺增加。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黏度增高,红细胞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使细胞之间桥联作用变化,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容易叠连成“缗钱状”聚集,使血沉加快,红细胞流经微血管时易产生旋转、变形、碰撞,聚集之血液流变的特征,是中医所指“血瘀”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表现,血循环呈现出脉动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因而也是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造成绝经期出现头痛烦躁、胸胁胀痛、失眠不寐、血压不稳定等症状的原因之一。
六、主要症状解释
1.烘热汗出
阴亏阳亢,虚火上越。
2.头晕耳鸣,失眠健忘
肾虚精亏,脑髓失养。
3.情绪异常
阴亏,肝阳上亢,上扰头目。
4.月经失调
肾亏,冲任脉失调。
七、中医治疗
1.滋补天癸汤(经验方)
功用:滋阴补肾,养肝活血。
主治:绝经期综合征,多用于临近或自然绝经者。
常用药味:当归、生地、熟地、首乌、菊花、枸杞子、苁蓉、知母、黄芩、黄柏、淮小麦、川芎、丹参、赤芍。
加减:汗出加龙骨、牡蛎;烘热加青蒿、白薇;口干加麦冬、石斛;心悸怔忡加生铁落、石决明;大便秘结加玄参、麻仁丸;头晕加女贞子、钩藤。
2.增精调经方(经验方)
功用:填精补髓,养血调经。
主治:年纪较轻,人工绝经或其他因素所出现的绝经期综合征。
常用药味:龟板、鹿角胶、紫河车、当归、川芎、鸡血藤、熟地、枸杞子、苁蓉、党参、黄芪、阿胶、白术、白芍、仙灵脾。
加减:带下多加乌贼骨、生茜草;潮热加地骨皮、黄芩;心烦加淮小麦、郁金;夜寐不安加夜交藤、合欢皮。
八、预防调护
1.心情乐观
善于自我调控,心情开朗,不悲伤,常练字,听音乐,陶冶情操,分散注意力,维持心理平衡。
2.环境安静
环境安静,消除不利因素,房间整洁,舒适宜人,会友聊天,思想解放,有充足睡眠。
3.重视寒暖
正确调摄生活,重视气候变化,勿冒雨雨淋,饮食生活有规律,勿饥饱无定,饮食应平衡。勿食辛辣助阳,还注意不过食生冷,以防腹泻,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并保持阴部清洁卫生。多吃些大豆类(又称植物雌激素)、虾皮(补充钙质)。可药粥食疗。
4.适当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可以慢跑,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并劳逸结合。
5.症状较重者,适当药物治疗
如内热目花可服杞菊地黄丸,平时调养可服六味地黄丸,口苦内热可服知柏地黄丸,脾虚腹泻可服参苓白术丸,夜寐欠眠可服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枣仁丸。亦可用针灸治疗,必要时用西药谷维素、安定等,或激素如维尼安、尼尔雌醇、芬吗通等治疗。目前西医研究表明5-羟色胺功能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影响饮食,缓解疼痛,对于忧郁症,情绪低落者应用好。
附:绝经期综合征药粥食疗
1.参苓健脾粥
原料及做法:人参3g(或用党参15g代)、茯苓15g、生姜3g(煎水弃渣,取汁),加粳米60g,加水煮成粥。
功用:健脾扶正。
主治:体弱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虚劳咳嗽,带下增多。
2.海参火腿粥
原料及做法:水发海参10g、火腿10g、糯米100g,加水煮成粥。
功用:补肾气,益精血,抗衰老。
主治:术后体弱,神疲乏力,腰酸带多。
3.龙眼红枣粥
原料及做法:龙眼肉15g、红枣10枚、粳米50g,热水煮成粥。
功用:养心益气,补血安神。
主治:心脾虚弱,头昏体弱,失眠健忘,心悸气短。
4.胡桃芝麻粥
原料及做法:胡桃肉、黑芝麻10g、粳米50g,加水煮成粥。
功能:益脾胃,补肝肾,乌须发,通大便。
主治: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头发早白,腰膝酸软,大便干结。
5.仙人杞子粥
原料及做法:何首乌30g、枸杞子15g、糯米50g,先将首乌煎水弃渣,加枸杞子、糯米煮成粥。
功用:滋补肝肾,延年益寿。
主治: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脱发发白,高血压、高血脂等。
小结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年来随着女性对健康及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发生,因而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绝经期综合征,虽疗效肯定,但是HRT的禁忌证和潜在的致癌危险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目前,尽管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对绝经期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分散研究多,疗效还在进一步证实中,我认为各地专家应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加强交流,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取得丰硕成果,走向世界,为世界广大妇女服务。
(李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