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四辑·姜建国伤寒论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本证,包括阳明实证、阳明热证、阳明中风证、阳明中寒证等。阳明实证中,包括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少阳阳明三证,而正阳阳明又包括大、小及调胃三承气汤证。这是阳明病篇的重点,也是条文最多的内容,因为正阳阳明最能体现阳明的“两阳合明”和气化主燥的特点。
一、阳明病实证
(一)正阳阳明证
1.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8)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 大黃四兩(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249)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207)
【释义】
以上三条论述调胃承气汤证的辨证论治。三条原文综合进行分析,三段条文各自分别讲述了三个症状,这就是蒸蒸发热、腹胀满、心烦。其中,蒸蒸发热是重点。所谓的“蒸蒸发热”,是说阳明热气蒸腾,由内达外,濈然汗出,这是阳明病的特征之一,所以仲师说“属胃也”。胃肠气机阻滞,症见腹胀满。胃热上扰心神,症见心烦。
以上三个症状,有两个是提示燥热极盛的,说明调胃承气汤证的病机偏重于燥热,治疗主要是泻热和胃。
【方解】
凡是承气汤都以大黄为主药,重点就是通便与泻热。但是通便与泻热,调胃与大小三个承气汤分别有所偏重。本方大黄与芒硝,一个苦寒,一个咸寒,共同的功能是通便泻热。但是芒硝与大黄又各有长短,论泻下推荡的力量芒硝不如大黄,论清泻胃热力量大黄不如芒硝。本方的特点是重用芒硝(半升),显然是意在泻热。但是芒硝药性太寒,又恐怕过寒损伤胃气,所以佐以甘草甘缓和中,来保护胃气,这就是方名为什么叫做“调胃”的意思。由此可知,调胃,原因在于甘草;用甘草,原因在于芒硝;用芒硝,原因在于泻热;而泻热的原因,又在于本证的病机是偏于热邪亢盛。
需要提醒的是,根据病情的不同,调胃承气汤的服法有两种:一是29条的“少少温服之”,主要是用于用温性药恢复阳气后导致的胃热谵语,目的是取药力的轻微,来缓缓地清泻胃热;二是207条的“温顿服之”,主要是用于阳明实热证,取药力集中,迅速地清泻胃热。
2.小承气汤证
【原文】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讝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讝語止者,更莫復服。(213)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250)
【释义】
以上两条论述小承气汤证的辨证论治。两条的病因不一样,213条讲的是阳明本身的汗多伤津化燥,250条讲的是汗吐下后的伤津化燥。但两条都在强调大便硬的问题,说明了大便结硬是小承气汤证临床的特点。进一步说明其病机与调胃承气汤证有所差别,本证是偏于燥结。至于微烦,甚至谵语,是胃热上扰心神所导致的。伤寒注家徐灵胎讲得特别好:“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所以用小承气汤行气导滞,通便泻热。
【方解】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三味药组成。大黄仍然是方中的主药,泻热通便;本方的重点是配伍了枳实与厚朴两味气分药,意在行气导滞,荡实通便。
本方与调胃承气汤比较,不用芒硝,自然也不必用甘草,所以清泻胃热的力量小;但是加上了枳实和厚朴,显然行气通便的力量大。
【疑难解析】
和之——相对性分析思维和读书死于句下问题:众所周知,三个承气汤都属于下法的范畴,但是,在仲师看来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本条的“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仲师为了突出和强调大承气汤泻下峻猛的特点,常常在大承气汤的运用中,讲“当下之”或“急下之”等等。而在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运用中,往往说什么“和之”。除了本条外,还有208条的“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209条的“以小承气汤和之”、251条“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等等,在大小承气汤对比辨证的条文中尤其是这样。
同样是承气汤,同样属于泻下法,为什么会有“下”与“和”的区别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这就牵扯到相对性思维的问题了。大承气汤的“下”与小承气汤的“和”肯定是相对而言的,这种相对性论述的用意和目的,不在“和”这个字,而是在“下”这个字。因为“和”字对应的是“小”承气,“下”字对应的是“大”承气。意思非常明显,是在提示大承气汤峻下的特色。这样一来,又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读书死于句下的问题。“下”与“和”的相对性告诉我们,不可执凿于“和”字,将小承气汤看作调“和”剂,因为从治法上说来,小承气汤仍然属于攻下法。
这就说明,对于《伤寒论》很多问题的理解不应该绝对化,一定要前后联系,用相对性的思维去分析认识,要不然的话,一旦把“和”字绝对化地理解为“和法”,而和法又本来是少阳病的治法,这在概念上就乱套了。
读书最忌讳死于句下,这样就势必陷入读死书、死读书,最后陷入读书死的境地。所谓的读书死,是说读了一辈子书,甚至是满腹诗书,但一无用处,读成了书呆子。读经典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小承气汤的“和”字就是例证。即使大承气汤的“攻”字本身,也有一个相对性思维的问题。例如前面29条讲的“反与桂枝欲攻其表”一句,如果你把前后这两个“攻”字联系起来,认为桂枝汤和大承气汤一样,都属于“攻”剂,就又错了。因为仲师在这里讲桂枝汤“攻”字,也是在相对的语言环境中讲的,相对谁呢?相对表兼里虚的“病”。而大承气汤的“攻”,是相对小承气汤这张“方”的。相对病也罢,相对方也罢,就是让你理解仲师写作的相对性,如果死于句下的话,把桂枝汤看作“攻”剂,把小承气汤看作“和”剂,那就太荒唐了。
【原文】
陽明病,讝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爲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214)
【释义】
本条虽然讲的是小承气汤的证治,实际上论述的是大小承气汤之间的辨证,而辨证的重点是脉滑而疾和转气与否。按照阳明病辨证的常规,大便硬而兼见潮热与谵语的话,一般应该属于大承气汤的适应证。问题在于脉滑而疾,滑脉虽然主热主实,但是脉疾提示了正气不足,脉搏越是数急正气就越虚,作为峻下的大承气汤就不太适宜,所以先试用一下小承气汤。观察服用小承气汤的反应,服汤以后假如转矢气的,提示肠中大便已经结实,仲师讲可“更服一升”。假如服汤后不转矢气的,说明肠中大便没有结实,而且多为初硬后溏,这种情况小承气汤“勿更与之”。
仲师最后又讲了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服了小承气汤后,到了次日又不大便,关键的是脉由滑疾变为微涩,脉微为气虚,脉涩为血虚。阳明实证兼气血两虚,即使是用小承气汤“和之”,也不合适,所以仲师讲为“难治”。当然,后世温病学家的诸如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等方,攻补兼施,还是可以的。
【疑难解析】
脉滑而疾——以药试病的辨证思维问题:实事求是地讲,脉滑而疾并不是小承气汤证的主脉。关键在于“疾”,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提示阳极阴竭,元气将脱。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症状属于大承气汤证,脉象又不属于小承气汤证。明明知道即使用小承气汤治疗无非是权宜之计,但是仲师却说“小承气汤主之”,其辨证论治的旨意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提示了以药试病的辨证方法,也就是我们后世说的诊断性治疗的意思。
这种辨证方法,肯定不是临床上的常规。也就是说,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运用,比如本条的脉症不符,又牵扯到大小承气汤的运用就是。本条的以药试病,不但说明了仲师对于大承气汤运用的慎重,同时也说明了仲师注重顾护正气的治疗学思想。
以药试病的辨证思维,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大家必须要明白,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辨证方法。例如西医的乙型肝炎这个病,临床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中医是讲究“司外而揣内”的,大家想一想,没有“外”如何“揣内”?所以对于乙肝的诊治,中医处于“无证可辨”的尴尬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只能根据临床有限的脉症表现,运用以药试病的辨证思维,进行处方用药,然后随证治之。
3.大承气汤证
【原文】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讝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220)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释义】
本条论述二阳并病后大承气汤证的主症及治疗。所谓的并病,是指先发一经的病未罢又并发另一经的病,也就是说,两经病的发病有先有后。本条大承气汤证燥、热、结、实四者俱重,是正阳阳明胃家实的重证,也是阳明病篇论述大承气汤脉症最为完整的一条,主症有:大便难、潮热、谵语、手足 汗出,如果再补充上腹胀满痛、舌苔黄燥、脉象沉实等就更为完善了。
大便难,或者叫做大便硬、不大便,进而可发展到燥屎,是承气汤证的主症;潮热,是蒸蒸发热的进一步发展;谵语,是胃热上扰心神所导致的;热邪蒸腾,迫津外泄,开始是周身汗出,伴随着津液逐渐耗损,燥化越来越严重,就只能在阳明所主的手足 汗出。本证属于胃家实的重证,当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方解】
大承气汤可以看作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合方,方中大黄泻热荡实,而且后入取其气锐泻下迅速;芒硝咸寒泻热,软坚通便;重用厚朴、枳实,行气破滞,以增强大黄、芒硝的泻下力量。四味药合用,显然属于泻下的峻剂。
之所以没有用甘草,是因为病证又急又重,不需要甘草的甘缓。
【原文】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255)
【释义】
本条主要论述大承气汤证腹胀满的特点。阳明实证的腹胀满,是宿食糟粕结于胃肠,气机阻滞所导致的。阻滞得比较轻,仅仅是腹满;阻滞得比较重,常伴有疼痛拒按。阳明实证腹满的特点,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意思是有形实邪结于肠道的腹满一般不会减轻的,即使偶尔有所减轻,程度也是极其地轻微,根本不足以言减。这种实性腹满,一定得用大承气汤峻下实热,荡涤积滞,腹满才会真正的减轻或者治愈的。
本条的腹满,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脾虚腹满,以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病机与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不同,应当加以鉴别。
【原文】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爲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爲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256)
【释义】
本条用脉象结合五行学说辨析推测阳明病病机的顺和逆。阳明病一旦出现按照五行学说反常相克的脉象,就叫做“负”,反过来就叫做“不负”。负,说明是逆向地相克,表示阳明病的转归一般不会太好;不负,是顺向地相克,表示阳明病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像这种辨证的思路,主要是针对阳明与少阳合病的情况。宿食糟粕结于胃肠,津液旁流而呈现下利的状态,可以用脉象来推测疾病的转归,指导治疗和处方。假如脉象是弦的,弦属于肝脉,说明木气横逆,胃肠有宿食应当攻下,可是少阳脉气亢盛,而阳明脉气是负的,又不能攻下,出现了两难的局面,所以仲师说“负者,失也”。假如脉象是滑数的,说明阳明脉气亢盛,脉象与宿食脉症相应,这样一来,病机是顺的,而且也易于治疗,用大承气汤攻下宿食,下利也会自止的。
【原文】
汗出讝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爲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217)
【释义】
本条论述表证未解的同时兼有阳明实证治则。在太阳病篇仲师反复地阐明,表兼里实者,基本治疗原则是先表后里。至于其中的原因,本条仲师用倒装文法作了清楚的说明,这就是“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本条用“汗出”代表了风寒表证,这就是“此为风也”的意思;用“谵语”代表了阳明里证,这就是“以有燥屎在胃中”。明显的是表兼里实证,必须等待六七日一经的时间过去了以后,风寒表证会逐渐消失,同时胃肠的燥屎也已经结实了,用大承气汤泻下就会痊愈的。
【疑难解析】
表虚里实——相对性思维的问题:“表虚里实”,表与里是相对的,虚与实是相对的。其实,这两个相对是不对等的,是有所偏重的,重点在于“表虚”。一个意思是解释为太阳中风证属于表虚,阳明实热证属于里实;第二个意思是认为肌表的邪气,全部陷入于里,表空无邪,所以叫做表虚里实。两种解释虽然不同,但是其意思是一致的,前者强调表里同病,治当先表后里,否则容易导致变证;后者旨在说明,攻下太早产生的病机变化。最终的目的,两者都是在告诫我们,需要等到表证解除了,才可以攻里。
(1)辨燥屎证
燥屎证不同于一般性的大便硬,燥屎是胃肠燥结极其严重,以至于大便结成块状,叠加积聚在肠道。燥屎肯定比大便硬、大便难要严重得多,因此属于大承气汤证。因为它是一种很特殊的胃家实,所以仲师专门列出数条有关燥屎证的辨证,来提示我们对于此证应该引起重视和警惕。
【原文】
陽明病,讝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氣湯下之。(215)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238)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241)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242)
【释义】
以上的215、238、239、241、242条,主要论述的是燥屎的辨证。什么是燥屎呢?首先肯定的是燥屎与一般性的大便硬不同,要不仲师不会说“若能食者,但硬耳”。燥屎,是肠中的糟粕宿便煎熬的时间太长,而结成的坚硬的块状粪便。正因为燥屎是块状的,所以215条说“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燥屎无疑是阳明燥结最为严重的情况,也是运用大承气汤的主要标志。综合以上诸条所论,在胃家实脉症的基础上,出现以下四种症状就是辨证燥屎的指征:一是反不能食。就是恶闻食臭,或者食入即吐。原因是燥屎阻结,腑气不能下通,胃肠的浊热反而上熏胃口;二是绕脐痛或腹满痛。这种腹痛肯定是比较剧烈的,原因是燥屎阻结,腑气完全内闭,不通则痛;三是大便乍难乍易。意思是一会排便困难,一会黏液自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结旁流。原因是燥屎阻结肠道难以排下,逼迫津液从燥屎间的空隙旁流;四是腹痛烦躁发作有时。就是说出现阵发性地腹部攻冲作痛,患者极为痛苦烦躁不安。原因是燥屎内结,胃肠之气积蓄力量,本能地向下传导,而燥屎照样难以推动。
燥屎证现代临床极为少见,因为它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漫长的时间内不可能不进行类似通便的治疗,即使是治疗不太理想,也不会导致燥屎的。只有在中风昏愦久卧病床长期不排便的情况下,胃肠燥热持续地煎熬,才容易逐渐形成燥屎。
【疑难解析】
微热——逆向辨证思维的问题:关于大热证而偏偏讲什么“微热”,前面我们讨论麻杏甘石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大陷胸汤证的“无大热”的时候讲过,这是仲师在提示我们,大热证的辨证,应该重视大热内结、外寒内热、真寒假热等特殊的情况。242条的“时有微热”,同样也是这个问题。其实,关于其机理,有的注家已经认识到了,如汪苓友讲“微热者,热伏于内,不得发泄,此比潮热更深矣”。如果是蒸蒸发热或者潮热用大承气汤,大家都会理解的,如果是仅仅是“微热”而用大承气汤,恐怕很多人会怀疑的,甚至是拒绝的,这就是辨证论治思维发生了问题。因为我们太习惯运用常法思维考虑问题了,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就会陷入思维的误区,于是怀疑与争论就由此而起。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一旦这样思考了,就会发现仲师于整个六经病的大热证,反复提及“无大热”或者“微热”,是肯定有其原因的,进而通过综合分析来揭示仲师的真实旨意。其实,作为大承气汤证的微热,尽管身体发热比较轻浅,但是胸腹一定是灼热烫手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2)辨急下证
仲师于阳明病篇设三条急下证,急下证也是大承气汤证。急下证的重点在于一个“急”字,无非是从治法的角度,强调下燥热、保津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以泻为补的特殊治疗思路。
【原文】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2)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3)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4)
【释义】
以上三条都是论述阳明急下证。有一点必须声明,仲师讨论急下证,主要指出的是需要急下的脉症特点,而诸如便硬、潮热、谵语等典型的阳明燥热症基本上省略了。
252条急下的指征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这是从眼睛的角度阐明需要急下的原因。《内经》讲过:“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睛的瞳神,又为少阴肾所主。在胃家实的情况下,如果眼睛看东西不清楚,而且眼珠转动也不灵活的话,这是燥热耗伤五脏六腑的阴液,尤其是肾精即将枯竭不能上荣的表现,所以必须急下之。
253条急下的指征为“发热汗多”。关键在于“汗多”,这是从出汗的角度说明需要急下的原因。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外泄,大汗随拭随出,有不尽不止的趋势,说明了阴液外亡的情况十分地急迫,所以必须急下之。
254条急下的指征为“腹满痛”。这是从肠道干涩燥屎阻滞的角度说明需要急下的原因。腹满痛是腑气内闭的表现,如果疼痛十分地剧烈,提示肠中的燥涩,燥屎的内结,已经发展到了无水舟停的趋势,所以必须急下之。
顾名思义,三条阳明急下证的重点,就在于这个“急”字上。按道理讲,三阳病正气盛,一般是没有死证的,但是阳明病是一个例外。因为阳明燥热亢盛,最容易耗伤津液,最后导致亡阴而死。对于热性病,古人讲过: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所以用大承气汤清泻燥热,急下存阴。也就是说,以急下为手段,以存阴为目的,虽然是以攻为补,却充分地体现了仲师“存津液”的治疗学思想。
【疑难解析】
无表里证——实事求是的问题:252条的“无表里证”,是很令人费解的。伤寒注家挖空心思地进行解释,例如有的认为这属于偏义复词,无表里证,实际上指的是无表证;还有的认为无表里证,是说悍热之气只上走空窍,而非在表里;有的干脆认为无表里证是里字,应当是传写的错误。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解释都是不通的,先说无表证,尽管按照仲师的治疗原则,表兼里实者应该先解表后攻里。但是阳明病到了阴液枯竭需要急下的时候,有没有表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中医本来就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既然是这样,提不提无表证没有任何意义。再说无里证,如果指的是无潮热、谵语、腹满痛等阳明里热症的话,试问:仅仅凭大便难和微热,兼见“目中不了了精不和”的时候,有谁敢用大承气汤急下之?可知,对于252条“无表里证”的问题,应该客观地看待。讲不通就是讲不通,不要因为是仲师说的,因为《伤寒论》是经典,就牵强附会地硬做解释。治学要有破除迷信、敢于质疑的勇气,更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4.承气汤证辨证
承气汤证属于最典型的阳明病,要不仲师不会把它叫做“正阳阳明”。在承气汤证中,大承气汤证又属于最典型的阳明病,尤其是大承气汤,因为其攻逐泻下的力量太过于峻猛,很容易损伤正气,所以仲师对此极为慎重,专门设置数段条文来讨论临床具体辨证应用的问题。
【原文】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209)
【释义】
本条讨论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的辨证运用。在仲师看来,大小承气与调胃承气汤虽然都属于泻下剂,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泻下的力量相对和缓,一般叫做“和”;唯独大承气汤泻下的力量最为峻猛,所以叫做“攻”。本条就是这样。原文可以分四段理解:
第一段从“阳明病”到“不硬者不可与之”,主要讨论的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潮热与大便硬,是大承气汤证的两个重要的主症,在有潮热的情况下,哪怕是大便微硬,也可以考虑应用大承气汤。但是如果大便不硬的,即使是有潮热,也绝对不可贸然应用大承气汤的。
第二段从“若不大便”到“乃可攻之”,讨论的是小承气汤的试探法,属于以药试病的辨证方法。试探的目的是燥屎结没结成,来确定可以不可以用大承气汤。假设不大便六七日,按时间推算胃肠应该结成燥屎了,但是前面燥屎辨证中的几个标志还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知道肠中是否已经形成了燥屎,一时很难做出决断,于是可以先用小承气汤这种以和为攻的试探方法。假如服下小承气汤后腹中转矢气了,就说明肠中燥屎积叠的空间有气体的存在,但小承气汤的药力较小,不足以攻下燥屎的,必须用大承气汤攻下。
第三段从“若不转矢气者”到“与水则哕”,是继续讨论没有形成燥屎以及误服大承气汤后的变证。假如服小承气汤后不转矢气,说明肠中燥屎没有结成。其大便困难,是因为肠中有少许的硬粪在前,挡住了后面的溏便,这叫做初硬后溏,这种情况千万不可攻下。一旦贸然攻下,必然使脾胃的阳气受到损伤,进而发生诸如腹部胀满、不能食,甚至饮水则哕等变证。
第四段从“其后发热者”到“慎不可攻也”,补充说明下后津伤邪热复聚的情况,仍然宜用小承气汤缓下。无论大小承气汤,只要是泻下以后又发热的,一般是下后津液受到损伤,胃肠燥热再次聚合,毕竟是已经下了一次,大便虽硬但是粪量肯定较少,这种情况只能用小承气汤缓下。
最后一句“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是仲师再次强调用大承气汤应该慎重、慎重、再慎重。
【原文】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208)
【释义】
本条继续讨论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的辨证运用。原文当分三段理解:第一段从“阳明病”到“大承气汤主之”,主要讨论大承气汤的证治,辨证的要点是手足濈然汗出。阳明病脉迟,是脉搏沉滞有力,这是燥热壅结,腑气不通,脉道郁滞所导致的。汗出却不恶寒,又是阳明外证的征象。身重,是热邪闭郁,经气受阻;短气腹满而喘,是腑热壅滞,熏蒸上逆。这些脉症仅仅能说明阳明热邪的亢盛,还不能说明阳明燥结已经形成,也就是说,还不足以构成运用大承气汤攻下的条件。必须是身热变成了潮热,才可以考虑攻下。但是潮热也只能说明燥热都归入了胃肠,还不能说明大便已经结硬。只有在潮热的基础上,周身的汗出变为手足濈然汗出,才能充分说明胃肠化燥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大便肯定是结硬了,应该立即用大承气汤攻下。
第二段从“若汗多”到“未可与承气汤”,讨论表证未解,不见潮热的,禁用承气汤攻下。汗出多但是不伴有潮热,同时兼微发热恶寒,这是外面的表证还没有解除,里面燥热也没有完全归入阳明,当然不可用大承气汤。
第三段自“若腹大满不通者”到“勿令至大泄下”,讨论可以用小承气汤替代大承气汤缓下的辨证。假设患者腹满较重,大便不通,好像是大承气汤证,但是不见潮热和手足濈然汗出,就不可用大承气汤峻下。
潮热,是从“热”的角度提示应该峻下;手足濈然汗出,是从“燥”的角度提示应该峻下;而大便硬,又是分别从“热”与“燥”两种角度提示应该峻下,所以这三个症状都属于运用大承气汤的标志。
【疑难解析】
脉迟——脉法的特殊性问题:我在太阳病篇解释第50条的“尺中迟者”的时候就讲过,仲师脉法有其特殊性,《伤寒论》中的迟脉就是一个例证。脉“迟”,不仅仅是“一息三至”脉行缓慢的意思,还有脉行迟滞艰涩而不流利的意思,类似现代的涩脉。这就决定了《伤寒论》的迟脉不只是主阳虚阴寒,还可以见于血虚证、血瘀证,实热证等等。总之,邪气结滞的越重,脉气越是压抑,脉道越是滞涩,就越容易见到迟脉。例如结胸证,当水热邪气还没有结聚的时候,是“数则为虚”的,可是一旦水热互结成为结胸证的时候,就是“动数变迟”了。
关于本条的迟脉,有个别注家认为是“阳明中寒之脉”,这显然是以常赅变,不知道仲师脉法的特殊性,而且把本条讲成阳明中寒,怎么讲也是讲不通的。本条燥热与糟粕在大肠相搏,结为燥屎,从而导致腑气内闭,气血压抑,脉道郁滞,所以脉沉迟滞涩而有力。
【原文】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251)
【释义】
本条继续讨论大小承气汤的辨证。应当分为三段理解:第一段从“得病二三日”到“与承气汤一升”,脉弱是辨证的要点。得病二三日,意在说明病程比较短暂,这时既没有太阳表证,又不见少阳柴胡证。尽管主症是烦躁和心下硬,有了阳明里热的征象,但是病位偏于胃脘的上部,不太适合泻下的治法。病情再迁延四五日,胃肠的燥热可能进一步加重,似乎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然而其人“脉弱”,说明胃肠燥热并没有结实,所以不宜大剂攻下,只须用小承气汤少少与服,慢慢地和胃泻热通腑,使患者稍微得到安全。如果病情拖延到了六日,假设脉象还是“弱”的,照常不能用大承气汤,可以再与小承气汤一升,用量稍微地加大了,是以和胃之方,作攻下之用的意思。之所以如此谨慎地用药,除了因为还没有见到诸如潮热等胃家实重症,更为重要的是“脉弱”。脉弱,说明燥热还没有结实,正气显示出了不足,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能用大承气汤攻的。
第二段从“若不大便六七日”到“攻之必溏”,进一步阐明不宜贸然运用大承气汤的理由。不大便六七日,而且已经不能进食,好像是燥屎形成了,可以运用大承气汤,但是患者小便少,说明津液还能够还入肠中来润燥,所以虽然其人不大便,一般是大便初硬而后溏,自然是不可攻下,误下必然损伤脾胃的阳气而造成大便溏泄的变证。
第三段是最后四句,重复强调运用大承气汤的指标,这就是“小便利,屎定硬”。阳明病胃家实的辨证,应重视辨小便利与不利的问题,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观察小便的多与少,可以推测大便的结硬与否。小便畅利尿多,是津液偏渗膀胱,这样一来,胃肠的津液就自然不足,燥化会迅速地发展,大便必然坚硬,方可与大承气汤下之。
【疑难解析】
脉弱——相对性思维的问题:如果从实处理解的话,本条终究是“烦躁,心下硬”的阳明病,脉象不可能是“弱”的。显然,本条的“脉弱”,不能以《伤寒论》一般性的弱脉概念,或者现代“弱”脉的含义去理解,脉弱具有相对性的意义,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条如果结合“得病二三日”、“至四五日”,以及大小承气汤的辨证,就会知道“脉弱”的“弱”,是相对阳明胃家实的脉迟或脉实有力而言的。意思是说得病仅仅二三日,胃肠的燥热还没有结实,脉搏自然也没有显示出有力的实象来,这就叫做“弱”。只要脉弱,即使症状是实证,也不可运用大承气汤,只能用小承气汤以和为攻。“至四五日”以后,胃肠的邪气已经结实,脉象自然不会“弱”了,这时才可以放心地应用大承气汤。
【原文】
傷寒四五日,脈沈而喘滿,沈爲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爲難,表虛裏實,久則讝語。(218)
【释义】
本条论述里实形成的原因和辨证。伤寒四五日,虽然还没有经过一经的时间,但是脉由浮而转沉,并且出现了喘和腹满等症,这显然是病邪由表入里,已经形成了里实证。因为腹满是热邪壅滞胃肠,喘促是腑热上逆犯肺。假如误认为喘是表邪未解,反而发其汗,津液就会外越,胃家的燥化迅速,于是大便就会转硬了。时间久了阳明的热邪与燥邪再进一步地相结,燥热就会越加地炽盛,扰乱心神还会出现谵语等重症。
【疑难解析】
表虚里实——相对性思维与借宾定主写作体例的问题:就像阳明病提纲证的“胃家实”的“实”,不能理解为“邪气盛则实”一样,本条的表虚的“虚”,也不是“精气夺则虚”的意思。本条的表虚里实,是用表与里的相对、虚与实的相对的形式,而且还用了借宾定主的手法,来强调胃肠燥热结实“大便为难”的“里实”病机。具体说来,表虚的“虚”字,只是提示肤表没有任何邪气,不是肤表正气虚的意思。这里只是借“表虚”之宾,以定“里实”之主。也就是说,关键在于突出“里实”这两个字。
总结一下我们前面所讲的内容,仲师关于“虚”字的运用,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真虚,就是“精气夺则虚”的意思。例如49条的“尺中脉微,此里虚”,60条汗下后的“以内外俱虚故也”;二是邪气无形的意思。例如栀子豉汤证“虚烦”的“虚”字;三是没有邪气的意思,就像本条。很显然,除了第一个“虚”,后面的两个“虚”字,都是相对性的。我们必须了解仲师这种相对性的写作特点,否则很多问题就会曲解的,甚至是南辕北辙。
【原文】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爲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3)
【释义】
本条再次论述根据小便的多少来推测大便硬的程度。阳明病的气化特点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燥”字,本条就是从燥与大小便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进行辨证的。
阳明病本来就汗出,医者又误发其汗,大量地出汗导致津液虚少,进而肠胃干燥大便结硬,所以出现微微心烦的情况。因为本证的大便硬是以汗出津伤为主要的成因,胃肠的热邪并不严重,所以有津液恢复而自愈的可能性。判断津液是否恢复,有一个辨证的方法,这就是注意诊察小便的次数与多少。如果小便本来一日行三到四次,今日才行一到二次,小便的次数在减少,可以得知津液没有偏渗于膀胱,而能够还入胃肠,有了津液的滋润,所以推知其“不久必大便”。
【原文】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240)
【释义】
本条再次强调潮热是阳明病胃家实的重要标志。病人烦热,汗出而解,应该是太阳表证的发热。假若发热如同疟状,如果是兼以恶寒,不管是一日一二度发或者是二三度发,也属于太阳病。现在是日晡所发热,在阳明主事的时辰发热,这就是潮热。而潮热是阳明发热的特点,是运用大承气汤的标志。如果再结合脉实者,那就毫无疑问是阳明实证,治宜大承气汤下之。
假设脉不是实的,而是浮虚的,说明太阳表证还没有完全罢了,即使是潮热,按照仲师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应该先与桂枝汤解表。这与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的精神是一致的。
【疑难解析】
痞满燥实坚——逻辑思维问题:对于三个承气汤证的病机和分类,传统上最为习惯的说法是“痞满燥实坚”,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是这样讲的。其实,这种说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逻辑混乱。“痞满燥实坚”这五个字,是不能连在一起讲的,“痞满”是症状的概念,而“燥实坚”则是病机的概念,将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概念的字词连在一起论述,显然是逻辑混乱。何况按照仲师的本来意思,“痞”属于泻心汤证,也不是阳明病应该有的症状。
二是舍本求末。就阳明气化的特点来讲,“燥实坚”三个字,仅仅一个“燥”字还能反映阳明病的本质。一个不着边际、概念混乱的“痞满燥实坚”,反而把“两阳合明”、阳热最盛的阳明气化特点给掩盖了,给抹杀了,实在是言不及义。关于阳明病的病机,我的意见是“燥热结实”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燥”和“热”两个字,反映阳明为病的气化特点;“结”字,说明宿食糟粕结于肠胃,不攻下就很难以祛除邪气;“实”字,说明是有形的宿食大便导致的实证。
“燥热结实”是正阳阳明胃家实的基本病机,因为胃家实又分为三承气汤证,所以我们还可以用这个病机概念为依据来分类三个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重用芒硝清泄胃热,主症是蒸蒸发热,因此调胃承气汤证病机偏于燥热;小承气汤重用厚朴、枳实行气,主症是大便必硬,因此小承气汤证病机偏于燥结;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全部用,潮热、谵语、便硬、腹胀等症也都有,因此大承气汤证的病机是燥热结实四个方面全部具备,没有偏重,而且是最为严重。这样分类认识三个承气汤证,比较所谓的“痞满燥实坚”,更为清晰明确,而且也符合阳明病的实际。如果联系179条阳明病的分类就会发现一个层层相因的逻辑关系:阳明病——三阳阳明——正阳阳明——大承气汤证。可知,大承气汤证才是阳明病中最典型、最危重,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阳明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阳明病篇中论述大承气汤证的条文最多,也最为详尽。
5.承气汤禁例
承气汤类方,尤其是大承气汤,峻下攻邪的力量很大,极其容易损伤正气。如果是误辨误下,那后果就更加严重。所以仲师设置数条承气汤禁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原文】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204)
【释义】
本条论述伤寒呕多不可攻下。呕多,意思是呕吐比较严重。凡是呕吐,病机都是胃气上逆,病势偏于胃脘以上。这种情况应该和胃降逆止呕,而不可以攻下,即使是兼有阳明病也是如此,说明病机病势偏上的应该禁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呕多常常是少阳病的主症,仲师于96条叫做“喜呕”,其病机为胆热犯胃,其治法是疏达胆胃,和解少阳。对于少阳病,不只是下法,汗法与吐法都是禁止的。治疗少阳病的小柴胡汤,又叫做“三禁汤”(禁汗禁吐禁下),也是这个意思。退一步说,即便是少阳兼阳明病而呕多,也应该先用和法后用下法,或者是和法与下法并用,总之,就是不可以单纯攻下。
【原文】
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205)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邪结病位偏于上部的不可攻下。阳明包括胃与大肠,其实所谓的攻下法,适宜的病位是位于下部的肠腑,因为大便是结在这里的,临床也以腹部的硬满或者绕脐疼痛为特征。而本条是心下硬满,心下属于胃脘,病位偏于上部,自然不宜用攻下法。假如用承气汤误攻的话,脾阳很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下利不止,预后也不会好的。如果下利能够自止的话,说明了脾气还有逐渐回复的转机,那样疾病可以向愈。
【原文】
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206)
【释义】
本条论述表证未罢或者热在气分者不可攻下。面合色赤就是面部发红,有两种情况:一是热在太阳,是表热弛张怫郁在上面;二是热在阳明,是气热循经熏蒸于脸面。在太阳的宜发汗散热,在阳明的宜寒凉清热,所以说“不可攻之”。一旦误用攻下,必然损伤脾气,脾虚水湿运化失常,水湿内郁化热,外面湿热郁蒸而出现发热色黄,下面气化不利而出现小便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病势偏上的、病位在上的、太阳病、少阳病、气分热等情况,都是要禁用承气汤攻下的。
(二)太阳阳明证
【原文】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鞕,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247)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爲度。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阳明证的辨证论治。太阳阳明证,是阳明病中阳热仅次于正阳阳明的证型,又叫做“脾约证”。本条仲师首先通过脉象揭出病机,趺阳脉就是足背动脉,属于阳明胃经,在古代主要是用它来诊察脾胃病的。浮,是脉气有余的阳脉,提示胃气强,所谓的胃气强,就是胃阳亢盛;涩,是脉气不足的阴脉,在这里主脾阴不足,脾阴不足就会导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样一来津液就必然偏渗于膀胱,从而肠道得不到滋润,所以出现小便数、大便硬的表现。浮涩相搏,讲的就是这种胃热盛与脾阴虚交互为病的病机。因为这种大便硬,虽然有胃热亢盛的因素,而主要的病机是涉及脾阴的问题,所以叫做“脾约”。
脾约证因为阳热的程度并不重,所以临床的特点是大便结硬,但一般说来腹部无明显地胀满疼痛,更不可能有诸如潮热谵语等热症,而且饮食也和平常一样,这就像244条所讲的“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类似现在临床的习惯性便秘。太阳阳明证的治疗,虽然也属于下法,但是重点是润肠通便,方药是麻子仁丸。
【方解】
本证虽然不是胃家实,但终究是阳明病,所以麻子仁丸是由小承气汤加麻子仁、杏仁、芍药、蜂蜜而组成的,只是主次关系发生了变化。方名不叫承气,而是以麻子仁命名,仲师的意思非常清楚,麻子仁一定是主药,并且以麻子仁为核心,配伍杏仁、芍药、蜂蜜组成了以“润下”为特点的一组方药。麻子仁润肠滋燥,通利大便;杏仁本身能润肠通便,更有意义的是,杏仁又能肃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下行,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芍药、蜂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另一部分是以大黄为主药,配伍枳实、厚朴,体现“泻下”的治疗特点,因为虽然叫做“太阳阳明”,但终究是阳明病;虽然以燥为重点,但仍然是胃肠有热,所以小承气汤是必须要用的。
麻子仁丸这个方名,除了麻子仁体现了“润”以外,还有一个“丸”字。方后讲“蜜和丸”,丸者缓也,就是取润下缓行的意思。又讲“渐加,以知为度”,是说脾约证的治疗,不在于急下,重点是“润”和“缓”,让药力慢慢地发挥作用,让大便逐渐地得到缓解。
【疑难解析】
脾约——逆向辨证思维的问题:阳明胃肠的病讲脾约,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它不但提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还提示了逆向性的辨证思维。对于脾约的认识,历代医家的见解不一致。伤寒第一注家成无己提出了“脾弱”的说法,多数医家都表示赞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原文中只有脉涩和小便数,并没有其他脾虚证候的描述,所以“脾弱”说法很难成立。仲师讲的是脾“约”,而不是脾“弱”。“约”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约束的意思。讲约束就要有对立面,具体到本证,就是脾与胃的问题。“其脾为约”是指胃热亢盛,反而制约其脾,阻遏了脾为其运输津液,从而导致了胃肠干燥大便结硬。这样看来,所谓的“脾约”,并不是脾弱,而是脾受到了胃的约束。当然,这是从胃为主导的角度认识问题的。对于“约”字,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失约的意思,这是从脾为主导的角度看问题的。因为脾胃之间,胃有为脾输送原料,脾有为胃行其津液这样相互支持的约定,一旦脾阴不足了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可以看作脾对于胃的失约,失约叫做脾约。
其实,叫“脾约”有两个意义:一是提示我们,阳明尽管有“合明”的特点,但有的时候病机的重点并不在于阳热,而在于燥化。二是提示我们,虽然是阳明病,但是辨证的思维却不能仅仅局限于胃肠,因为中医有整体观念,讲阳明胃就必须联系到太阴脾。尽管六经辨证三阴三阳泾渭分明,却不能割裂阴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辨证阳病,却要从太阴考虑问题,这就是逆向性辨证思维的体现。
【医案选录】
脾约证
刘某,女,23岁,工人。1982年6月4日初诊。大便结硬,平时七八天甚至十余天一次,近日加重,腹胀不适,口干饮水多,小便频数,食欲还可以,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细涩,左手反关,特意诊趺阳脉,浮盛有力。属于脾约证,应当治以麻子仁丸:麻子仁30g,厚朴12g,枳实9g,白芍12g,杏仁9g,大黄6g,当归15g,玄参12g,生地18g,麦冬12g,郁李仁30g,甘草3g。3剂,水煎,分早晚服。
6月8日二诊:大便二日一次,成形,排出不太困难,腹不胀,口干也有所减轻,趺阳脉变小。上方大黄改为3g,7剂,隔日一剂。三诊:大便基本正常,因为属于习惯性便秘,停药以后肯定复发,于是遵循仲师原意,改汤为蜜丸,连续服用两个月余以善后。
按:其实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对于便秘的病人,要想让他大便通畅也不困难。难就难在脾约证属于虚实夹杂,必须攻补兼施,用药配伍要求周全;难就难在脾约证类似习惯性便秘,便秘一旦成为习惯性就麻烦了。其实麻子仁丸里本来就包含了小承气汤,应该属于攻下剂的范畴。但是一方面麻子仁丸的重点不是承气汤,而是以麻子仁为核心的养阴润肠药,体现了扶正通便的治疗旨意;另一方面剂型不是汤剂而是丸剂,体现了缓缓求治的治疗旨意。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才能真正领会仲师为什么把一个阳明病的证型叫做脾约证,因为这种叫法的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三)少阳阳明证
【原文】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爲津液內竭,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爲導。(233)
蜜煎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
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释义】
本条论述少阳阳明证的辨证论治。少阳阳明证,是阳明病三种证型中,阳热最少的证型。179条论述少阳阳明证的成因时,就讲过是“发汗、利小便”伤损津液导致胃肠干燥而大便结硬的。本条还是这个成因,阳明病本来汗出津液外泄,再用汗法伤损津液,又加上小便自利,于是造成了津液内竭,以致大便硬涩难解。这种便秘纯属一时性误治导致的津枯燥结,自然阳热很少,所以叫做“少阳”阳明。一者由于阳热极其轻微,二者由于属一时性的大便秘结,因此不须用麻子仁丸润下,更不可用承气汤攻下,只需在病人欲解大便的时候,用蜜煎方导下就可以了。其他的如土瓜根捣汁灌肠,或者用大猪胆汁灌肠等也可以,大约吃一顿饭的时间大便就会排出来了。
【方解】
蜜煎是以蜂蜜为料,其性平味甘,滑润兼备,又入肺与大肠经,最能润滑肠道,导引硬便下行。
灌肠法以猪胆汁或土瓜根榨汁,二者皆味苦性寒,也归肺与大肠经,汁液润滑纳入谷道之中,正好发挥清热润肠而导便下行的功效。
二、阳明病热证
所谓的阳明热证,是指无形的气分热蕴结熏蒸于里,并充斥于表里内外,由于属于里热证,而阳明又主里,所以我们习惯上叫做阳明热证。主要有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
(一)白虎汤证
【原文】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释义】
本条论述三阳合病而以阳明气热亢盛为主的辨证论治。本条有倒装文法,“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一句,应该接在“谵语遗尿”句下。
合病的概念是明确的,三阳合病的意思,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合起来发病。但是根据本条脉症的描述,三阳合病的重点在于阳明。或者开始是三阳合病,现在热邪已经完全入里了。热邪壅盛于阳明,气滞中焦,就会腹满;伤津耗气,热蒸肌肉,就会身重;口是胃的外窍,胃中浊热上熏,就会口中黏腻,食不知味,甚至语言不利,这叫做口不仁;足阳明经脉布于面,热浊之气循经上蒸与颜面,面部如蒙了一层油垢一样。胃热循经上扰心神,就会谵语。热盛神昏,膀胱失去约束,则遗尿。邪热壅滞少阳两胁的经脉,患者自我感觉转侧困难。自汗出,是热邪蒸腾,逼迫津液外泄。既然属于里热证,于是用白虎汤清透里热。
原文还特意提出热在气分的治疗禁忌:虽然叫做三阳合病,但是太阳病的脉症已经不复存在,更何况里热亢盛,所以禁用辛温发汗法。假若误用辛温发汗就会助热,这样一来随着里热的亢盛,谵语也会更加地严重。虽然叫做阳明热证,但是属于无形之热,是不能用承气汤下之的,假若误用下法,或者导致阴竭于下阳无依附,或者直接伤损阳气,从而出现手足逆冷、额上汗出的危象。
【疑难解析】
三阳合病——读书死于句下的问题:其实,本条的三阳合病,如果单纯从合病的角度是讲不通的。所以伤寒注家对于三阳合病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为了迎合三阳合病,就解释为腹满属于阳明,身重遗尿属于太阳,难以转侧属于少阳;有的认为这样的解释太牵强了,本条应该是有三阳合病之名,而无三阳合病之实;也有的认为开始是三阳合病,以后邪气入里化热就成为阳明里证了。《伤寒论》中讲“三阳合病”的条文还有268条的“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从脉症上看也属于里热证,与太阳与少阳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研读《伤寒论》,不能拘泥冠名,不要死于句下,应该具体条文,具体分析,客观地对待。讲不通的就是讲不通,可以存疑待考嘛。即使是质疑张仲景,也是允许的。原因很简单,《伤寒论》终究是汉代的医学著作,即便是经典,也不可能句句是真理。
(二)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22)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70)
【释义】
以上条文阐述了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症及其特征。除了222条,168、169、170三条是在太阳病篇,从坏病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为了统一说明问题,所以就把所有的条文集中在这里分析解释。
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在白虎汤证的基础上,病机和脉症的进一步发展,有两组特点:一组是大渴,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一组是无大热,时时恶风,背微恶寒。前者属于重点,后者属于难点。我们先解释重点问题:大渴,说明口渴的程度很重,进而说明了伤津的程度很重;口干舌燥,是从舌苔的角度说明阳明津枯与热燥的程度;欲饮水数升,是说大量饮水,饮不解渴,只有在阳明热邪过于亢盛,气津灼伤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这样的。这就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人参的根本原因。
再解释一下难点的问题,无大热、时时恶风、背微恶寒,关于其机理,其实,仲师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就是四个字—— “热结在里”。也就是说,这是阳明热邪内结,阳气不能达于外所导致的。白虎汤证一般情况下,是“表里俱热”的,当里热结得严重了,阳气就不能达于表了,于是肤表反而不热了,或者热象不是那么明显了。反映阳盛格阴、真热假寒的特殊病机,具有非常重要临床辨证意义。仲师再次提示我们,像白虎加人参汤证这样的阳明重证,在辨证的时候尤其应当注意辨别寒热的真假。假如医生惑于假象,以恶风恶寒为阳虚,施以干姜、附子等热性药,势必出现抱薪救火的危象。
170条主要阐述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治疗禁忌。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属于清热的重剂,在太阳表邪没有解除的情况下,是不能用的。一旦误用容易寒凉冰伏,这样不但表邪得不到解决,还会产生变证。
【疑难解析】
(1)无大热——教条、僵化辨治思维的问题:前面讨论麻杏甘石汤证、大陷胸汤证的“无大热”和大承气汤证的“微热”的时候,已经从变法和逆向辨证思维的角度阐述过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还要继续讨论无大热,再次针对后世医家所总结的“白虎四大证”概念作进一步地分析。伤寒注家和现代伤寒学者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的概念性的东西,如六经辨证、三纲鼎立、经证腑证、循经传,也包括白虎四大证等等。有的概念是符合仲师原义的,是基本合理的,是符合临床的,或者是无伤大雅的。而有的则正好是起相反作用的,所谓的白虎四大证就是这样。
提出白虎四大证的本来的意思,是通过对白虎汤证脉症的高度总结,然后便于临床方证相应,照单抓药,以有利于白虎汤的运用。可是,这样一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符合仲师的原义。我们检索《伤寒论》所有的白虎汤证,包括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条文,除了“大渴”(何况白虎汤证并不具备大渴),其他的三大,就是大热、大烦、脉洪大,是不存在的。相反,对于大热,仲师反而讲无大热。再如《金匮要略》的白虎加人参汤证,仲师在讲“太阳中热”暑热病的时候,确实讲过“身热”,但也不是什么大热。可是在讲“消渴”病的时候,只讲“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根本没有提到发热的问题。对《伤寒论》的病脉证治进行归纳总结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须符合仲师的原义。白虎四大证这个概念,显然,离仲师的原义差得很远。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根本没有理解仲师为什么在大热证中反常地强调“无大热”。
第二个是不符合临床实际,把白虎汤证的辨证教条化了。白虎汤的确可以治疗大热,但是也能治疗无大热,更能治疗不发热。这就是说,不能用“大热”来限定白虎汤的辨证和运用。如果临床上真的用“四大证”来进行方证相应的话,结果只能是白虎汤无用武之地了。
之所以反复提出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人不断地为“白虎四大证”找根据,还引经据典,煞费苦心地论证“无大热”的“无”字是发语词。换句话说,无大热就是大热的意思。不可否认,《伤寒论》的有些字词含义深邃,需要仔细地分析琢磨。就算是“无”字在古代的确有发语词的意思,但是一个放置在条文中间的无大热的“无”字,发语词这样的论证能成立吗?仲师在有些大热证中还讲“微热”,难道“微”这个字也是发语词?话又说回来,你就是把无大热论证成大热,除了教条、僵化外,还有什么意义?
(2)恶风与背微恶寒——惯性辨证思维的问题:对于“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机理,习惯上地解释,认为是汗出肌疏,卫失温煦,或者不耐邪扰。如果是孤立地看待本条,这种说法似乎还有些道理。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这种解释就成为一种惯性的东西,很少有人去质疑其合理性。其实,这种解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合乎医理。阳明病发热汗出的特点是热不为汗衰,也就是说,里热持续地外蒸,肤表汗出不断,而发热始终不退。仲师把这种发热汗出专门用了一个名词描述—— “濈濈”。试问:在热汗濈濈的情况下,哪来的汗出肌疏?
二是没有会通全书。如果前面联系第11条寒热真假的辨证,后面联系350条白虎汤证的“脉滑而厥”,你就会知道,恶风与背恶寒的机理,应该是热邪内结,阳不外达,也就是真寒假热证。凡是大热证,最怕的就是大热郁结在里,因为热邪一旦内陷内结,一方面会直接地加重阳热,很容易导致劫阴、动风、扰神,从而出现阴竭、抽搐以及神昏等危重的证候;另一方面会导致阳气不能达于外,容易出现恶风恶寒,甚至厥逆等假寒症,这样增加了临床辨证的难度,进而产生误辨误治的严重后果。所以,仲师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大热证中反复地提示无大热、恶风寒。可惜仲师的这番良苦用心,我们却始终没有领会到,常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或者不切实际的注解给掩盖了。
三、阳明中风证
仲师在阳明病篇还有阳明中风证与阳明中寒证的分类,风为阳邪,所以阳明中风证是阳明病向阳热转化的一种证候类型;寒为阴邪,所以阳明中寒证是阳明病向阴寒转化的一种类型。
【原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190)
【释义】
本条以能食、不能食作为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的辨证指标。阳热是消化水谷的动力,否则就谈不到“腐熟”的功能,更不能体现“合明”的特点。所以阳明发病,外面可以从能食与不能食,也就是食欲的好坏,来探测胃阳的盛衰,胃气的强弱。假如能够进食,说明胃阳是强盛的,风为阳邪,所以用阳明中风命名;假如不能食,说明胃阳是不足的,直接用阳明中寒命名。
中风能食,中寒不能食,这是讲一般的规律性,也就是常法。前面的215条讲过“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说明胃阳亢盛到了极点,一旦结成了燥屎是不能进食的;后面的厥阴病篇还讲过中寒过盛、胃气衰败而反能食的除中证,这就是能食与不能食的变法。前后的条文方证联系起来,提示了知常达变的辨证思维。
【疑难解析】
中风与中寒——顾名思义与会通全书的问题:太阳病的中风证与伤寒证大家没有异议,因为就是取风性疏泄和寒性凝敛的意思,很好理解。而对于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注家们意见就很不一致,原因很简单,因为风寒与太阳病关系密切,阳明病讲风讲寒就不那么合适了。例如方有执认为:“大意推原风寒传太阳而来,其辨验有如此者,非谓阳明自中而然也。”显然,方氏还是从太阳论风寒,可问题是,能食、不能食与感受风寒有什么关系?黄元御认为:“若能食者,名为中风,是风中于表也,不能食者,名为中寒,是寒生于里也。”黄氏的解释更让人莫名其妙,“风中于表也”,与能食有什么关系?万全认为:“此言阳明本经自受风寒之证也。”可问题在于,阳明本经自受风寒,为什么受了风就能食?受了寒就不能食?可见,如果单纯地从风与寒顾名思义来进行注解的话,怎样讲也是解释不通的,所以有的时候是不能想当然地顾名思义。
李克绍先生在《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伤寒论》中的“中风”与“中寒”(伤寒),除了具有风性疏泄与寒性凝敛分类太阳病证型以外,还有一种意思是分类整个六经病。这就是风为阳邪与寒为阴邪相对,凡是病证向阳热方面转化的,或者突出的,就叫做“中风”;凡是病证向阴寒方面转化的,或者突出的,就叫做“中寒”(伤寒)。例如大青龙汤证,38条身痛无汗而烦躁的,有阳热的征象,名为中风;身不痛但重不烦躁的,对比之下没有见到热象,就名为伤寒。
同样的道理,阳明病阳热证与阴寒证,也是以风和寒分类的。唯一区别的是,因为阳明病是胃肠的病,胃肠的病是里病,所以不叫做“伤寒”而叫做“中寒”。李克绍先生的解释显然是在会通全书的基础上作出的,甚至还会通到《金匮要略》,他讲,《金匮要略》中的“五脏风寒积聚病”篇,讨论了五脏的阳证与阴证,但是,仲师不是用阴与阳冠名的,而是叫做风与寒。这就证明了古代医家习惯用风与寒来分类阳与阴,仲师只是延续了这种分类方法而已。
【原文】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189)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风的主要脉症及其治疗禁忌。阳明中风有的时候是指病证向阳热转化的一种趋势。例如本条就是伤寒表证向阳明里证发展,逐渐化热化燥过程中,尚未定型于阳明热证或实证的症状表现。口苦咽干,说明邪气在逐渐化热化燥;腹满微喘,是阳明里实逐渐形成。只是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说明了表邪还有些残留。之所以叫做“阳明中风”,是说已经明显看到了阳明化热化燥的征象,表证不久就会消失。
太阳表证不能下之,阳明里证没有成实,也不能下之。如果用承气汤误下的话,肤表热邪和阳明气热都不会消退的,腹满也不会消除,而且还会重伤津液,导致小便困难。
四、阳明中寒证
【原文】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191)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的主症以及固瘕形成的机理。阳明中寒证,中焦阳虚有寒,胃府不能受纳,所以不能进食。胃寒影响到脾脏的运化,津液不能下输导致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又使水湿留滞于肠中,这样就不可能化燥,充其量只能使大便初硬后溏,或者溏硬混杂而成为固瘕。
本条的手足濈然汗出,必须单独提出讨论。前面208条讲得十分清楚,“手足濈然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而本条的手足濈然汗出,只是初硬后溏的固瘕。显然,这是阳明实热证与阳明中寒证在“手足濈然汗出”这一特殊症状的对比鉴别。阳明实热证是胃肠化燥严重,已经没有足够的津液供给全身作汗,仅仅能蒸腾余下的津液在脾胃所主的四肢上作汗。阳明中寒证是胃肠阳虚,没有足够的阳气蒸化津液达于全身作汗,余下的虚阳只能蒸腾津液在脾胃所主的四肢上作汗。可知,前者的病机,关键在于津燥;后者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
【原文】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196)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反无汗的机理和可能出现的症状。按照一般的发病规律,阳明病外证,应该汗自出,所以叫做“法多汗”。现在是“反无汗”,追究其原因,肯定是阳气虚衰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蒸腾津液外出。伴随着无汗,还会出现周身发痒,有如虫行皮中状的现象,这是卫阳不足,开泄腠理、鼓动津液困难而导致的。所以仲师总结其病机为“此以久虚故也”。
【原文】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197)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证寒饮上逆的症状。阳明病反无汗,属于阳明中寒。寒饮内停,应该小便不利,现在小便利,说明中焦的寒饮没有涉及下焦。相反,寒饮全在中上焦冲逆,饮邪犯胃就会呕吐,射肺就会咳嗽,上犯清阳就会头痛。脾胃阳虚不能达于所主的四肢就会手足厥冷。阳明中寒不是少阴病,它有阳气振作的时候,这种时候阳气宣通,就会不呕、不咳、手足不厥,头也不痛了。
【原文】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194)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证禁用下法。前面讲过,阳明病的“不能食”,分别有燥屎内结和阳明中寒两种情况,前者肯定要用攻下法,而后者即使有虚热躁动的情况,也绝对不可攻下。因为胃中虚寒,一旦用承气汤攻之,必然导致中阳衰败而生产哕逆的变证。为了强调这一点,仲师特意亲自讲道理,这就是“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释义】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证的治疗。食谷欲呕,是进食后就泛泛恶心,显然是胃阳虚腐熟水谷的能力不足,由寒而生浊,寒浊上逆而欲呕,所以说“属阳明也”。应该兼有纳谷不香、舌淡苔白、脉象沉弱等。治疗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条文的后半段是说服吴茱萸汤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应,这就是“得汤反剧”,意思是说,服了吴茱萸汤以后,病人的呕吐会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呢?仲师自己作的解释是“属上焦也”。《难经·三十一难》讲过“上焦者……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可知,“属上焦也”,就是“属阳明之上焦也”的简化语。是说如果寒浊壅聚在胃的上口,也就是条文所说的“上焦”,服了吴茱萸汤后,也可能寒浊溃而上行,这样通过呕吐因势利导地把寒浊驱除体外,疾病也会好的。
【方解】
本方具有温、补、降三种功能,主药当然是吴茱萸。吴茱萸辛苦温,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生姜辛温,用量很大(六两),一方面温胃散寒,一方面降逆止呕。两味药配伍,就体现了温和降两种功能。人参甘平,大枣甘温,补益中气,加强运化,调节升降,两味药配伍体现了补的功能。
【疑难解析】
属上焦——尊重古训和以偏概全的问题:按照《内经》三焦学说的习惯分类,胸膈以上属于上焦,胸膈以下脐部以上属于中焦,脐部以下属于下焦。这样一来,大多数注家根据这个分类对于本条的“属上焦”进行注解。例如《医宗金鉴》提出上焦太阳的说法,讲:“得汤反剧,非中焦阳明之胃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程郊倩提出了上焦格阳的说法,认为:得汤反剧者,是上焦寒盛格阳,以致药不能下达中焦之阳明。还有的医家对“得汤”的“汤”提出新的说法,认为“汤”不是指吴茱萸汤,而是一种流质食物。意思是进流质类食物发生呕吐不止,疾病可能是噎膈,包括食管癌、贲门梗阻一类的疾病,因为病位高,所以叫做“上焦”。
李克绍先生在《伤寒解惑论》中提出,古代关于三焦还有一种分类,就是胃肠道本身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焦。不但《难经》有上焦当胃上口,中焦当胃中脘,下焦当胃下口的说法。《金匮要略》讲过“上焦有寒口多涎”,这个上焦指的就是胃上口。《伤寒论》有“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这个下焦指的就是大肠。如果按照三焦的这种分类方法,本条的“得汤反剧”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寒涎聚在胃上口,在没有服药之前的食谷欲呕,是寒涎得热欲散的缘故,服了吴茱萸汤后,此方的辛燥之性,使得寒邪从上溃散,所以反而呕吐加剧,这也是药已中病的好现象。如果寒涎不在上焦胃上口,而在中焦胃中脘,那么服药后寒涎就会温散下降,不至于呕吐,病也会好的。所以属上焦也好,属中焦也好,都没有离开阳明。
由于对上焦概念认识的不同,所以注家们对于此条“得汤反剧”的注解也就大相径庭。说法多了,反而让我们无所适从。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古代医家在生命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本身也是有不同的认知和观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后人在学习和引用中,必须尊重古训,同时还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和理解,避免以偏概全。
【原文】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225)
【释义】
本条进一步论述阳明中寒的证治。脉浮而迟,是用脉浮说明太阳表热,用脉迟说明阳明里寒。更用下利清谷,说明胃阳虚衰,水谷不化,清浊难分。本证虽然为表里同病,但是里证危重,治疗应该先温阳后发汗,用四逆汤主之。
本条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一下:一是下利清谷的问题。一般说来,阳明病很少下利,就算是下利,也是轻度地水泄,下利清谷的情况很少见。一旦见到了说明胃寒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二是四逆汤的问题。一般说来,四逆汤属于治疗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方,阳明中寒证是不必用四逆汤的,有吴茱萸汤和理中汤就足够了,但是本条仲师却反常地提出了下利清谷和四逆汤。我考虑就像太阴病的治疗提出“四逆辈”一样,可以打破四逆汤专治少阴病四逆的框框。并且提示我们,阳明病与太阴病尽管不会亡阳,但是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四逆汤也是可以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