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主编简介
丁学屏,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浙江余姚人。少年失恃,青年又遭父丧,触目惊心,感受不知医之苦,矢志学医。
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得程门雪、张耀卿、刘树农启迪教化。1962年首届毕业,就职于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从事中医肾病研究,由陈道隆老师指引,用大剂量党参、黄芪、鹿角霜、阿胶等,对肾病型肾炎之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别有建树。1972年,由上海第二医学院、仁济医院指派,赴上海小三线古田医院内科工作,从《外台秘要》引许仁则“急黄病与天行病最重候无甚区别”得到启示,师叶天士《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准则,用神犀丹、犀角地黄汤等方剂,获取良效。1982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统一部署下,调入第九人民医院内科,参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病毒性心肌炎专科门诊,总结了自拟方“珠玉紫薇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资料,发表论著于《浙江中医杂志》,以及《心律失常辨治八法——附60例疗效分析》一文发表于《浙江中医杂志》,享誉同行。
自1992年至今,致力于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研究,从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着眼,提出了“湿热内蕴”证型,得到全国同行的公认。经历数十年临床捉摸发现:糖尿病患者由阴虚热盛型或湿热内蕴型开端,渐次向耗气伤津、耗精伤血两条途径转化;前者出现呕吐不食(胃轻瘫)、泄泻或便秘、淋癃、雀盲、暴盲、眩晕耳鸣、心悸怔忡、众痹、偏枯卒中等疑难重疾。师程门雪复方多法之则,排忧解难。
近十数年来,肥胖病患者与日俱增,此类患者多为富裕阶层苦心志、享口福的群体,积年长夜,罹患成体虚病实局面,不胜辛燥雄烈、耗气伤津方药克伐,用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两大经方为主帅,养心血而宁心神,补中气而缓肝急,配以辛芳鬯气的菖蒲郁金汤、芳香化浊的六花绛覆汤、激浊扬清的加味二陈汤、芳香辟秽的集成金粟丹、分清化浊的萆薢分清饮,因病机证候不同,或合用、或分用,方因病转,活泼泼地。临证治病,问祖居籍贯、工作情况、志趣爱好,授以有张有弛,学会忙里偷闲,饮食荤蔬咸宜,改变烹饪习惯,以蒸煮为主,晚11时撇尘事就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多患者闻讯而来,满意而归,善解人意是其取信于人的诀窍。
先后担任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上海市中医糖尿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糖尿病特色专病带头人、卫生部中医临床糖尿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项目30余项。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