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人类健康需求下的中医药学学科发展趋势与方向
一、中医药学学科建设体系日益成熟
中医分科,由来已久。《周礼》分医为四,后来又有祝由十三科。尽管这种分类很粗糙,很原始,但毕竟表明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的专向与细化。现在按照中医药学的内在体系,可以清晰地进行学科分级。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学术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培养开发学术研究人员的能力,使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效值。王永炎教授曾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医学、中药学召集人,在任期间对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相关问题尤为关注,发表系列文章,现试将其思考及建议归纳如下:
1.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目标要明确
1949年以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中医药学术空前繁荣,中医药教育蓬勃发展,现代中医药学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随着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发布以来,中医药的学科学位授予内容更为丰富。
学科的发展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重大需求,建设目标的定位要与时俱进,应是有限的目标,学科领域不宜过宽,凝集出的科学问题不宜太多。王永炎教授提出“中医学一级学科建设的目标应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优势特色,为全面提高人类健康素质和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与现代难治病服务。中医基础学科要联系临床实践,中医临床学科要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学科建设目标亟需引进现代科学的方法手段,诸如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应用统计学、循证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技术,还要构建证候与方剂研究的物质基础、生物效应与数据评价、利用、挖掘技术平台,还有天文学、气象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学的相关方法。”
2.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需要积累和稳定
学科建设有层次,研究方向是关键环节又是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目标是确定与构建研究方向的指导思想,学术梯队建设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研究方向是学科设置的研究领域,一般说研究方向在二级学科之下设置。王永炎教授对学科研究方向的遴选和培植提出如下建议:
(1)围绕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遴选、确立研究方向,必须有著名教授的支撑。老一代学术带头人,执掌学科的学科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和后备的年轻学科带头人都具有显著的学术成就和一定的知名度,为学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承担国家与省部级各类重大研究计划的课题项目带动学科建设,培植学科新生长点,形成研究方向,体现本学科与本单位的优势与特色。
(3)重视学科起步的前沿构建研究方向,如治未病理念与亚健康干预的研究,循证医学在中医临床试验的方法学研究,还有中医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数理统计学前沿交叉渗透,尤其是信息科学应贯穿学科内外上下的全方位,当作制高点对待。总之学科新生长点应在百米起跑线上通过竞争而涌现出来。
(4)新的研究方向可来自原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原有研究方向的延伸、拓展与分化。允许一位学术带头人牵头两个研究方向,常常是后备学术带头人继续新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地完善与发展。
(5)国家、社会急需的领域构建研究方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以后,中医诊疗技术标准的建设,再如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药品管理法的实施,中药材资源保护与饮片的炮制加工都将成为相关学科需要强化或构建的研究方向。
(6)从高校、院所、医院总体业务建设出发,选择共同的领域如证候学、病毒病、老年病等汇聚基础、临床、中药、针灸多学科参与建设的研究方向,以提高整体水平。学科研究方向要保持稳定性,要连续几代人做下去,在原有方向上可以培育出新的研究方向,一般由学科后备带头人牵头完成。
3.人才梯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现学科发展目标,稳定学科研究方向与构建学科人才梯队是学科建设相互关联的三个要素。王永炎教授非常关心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培养,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途径有三:首先是研究方向,在稳定的基础上有创新发展的学术骨干可接替上一代学科带头人;通过学术引进消化吸收,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构建新的研究方向,成为第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再者是承担重大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对于博士授权的新学科点,在设定学科发展目标之后,应着眼于中医药学学科门类的新领域,在百米起跑线上构建研究方向,如中医预防理念与预防医学、中医循证医学、生命科学原理与中医学、心理学、逻辑学融入中医学的临床基础研究等,按计划选拔人才,送国内外领衔学术机构专门培训,这也是学科带头人培养的途径之一。
4.二级学科发展的建议
王永炎教授既关注一级学科发展的理念、目标及研究方向,也对一些二级学科的建设做了深入的思考。
(1)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学体系,王永炎教授多年对中医证候特征有着深入的研究,2004年,以973项目“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首次将证候概括为“多维界面”与“内实外虚”、“动态时空”的特征,且三者可分而不可离,贯穿于证候始终。为了完善辨证方法体系,适应证候量化诊断与评价的研究,需要从辨证行为的理念与证候因素的提炼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要继承“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的理念与传统方法。提出了遵循“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完善与推广辨证方法体系。证候因素,应证组合,降维升阶,从系统复杂性出发回归到清晰明了的规则;从非线性设计过渡到线性结果;从个案分析研究开始,推广到群体诊疗方案大样本的疗效观察。并对证候进行概念诠释,深化有关证候属性如普遍性、复杂性、动态性、个体性、涌现性,有关证候演变的动力系统,有关证候表述的规范、证候量化诊断的描述、提高证候诊断水平的途径与方法、病证结合的中介—症分布规律、辨证论治临床评价方法等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为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为完善临床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可靠地辨证论治效果奠定基础。
(2)加强中医学派研究:中医学派形成的学术根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派出现较晚。《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王永炎教授认为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和学派研究是利用中医传统方法研究中医的典范。关于学派的选择,可以进行医史学研究。选择学说理论相对完善、临床特色相对鲜明、传承关系相对清晰、医家团队相对强大的中医学派作为研究范本。学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摸清属于这一学派的所属医家与可用的医学文献,将整理总结该学派的独特理论与诊疗方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第二,对同一学派的不同时代医家进行比较研究。掌握学派在传承过程中,什么被继承,什么被舍弃,有了什么样的演变和发展;第三,从时、空两个方面进行学派之外的立体比较,确定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该学派的原创性理论与特色;第四,将学派的创始与传承放到学科与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该学派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展,对当前的中医学有什么影响,对整个中医学科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3)中药创新研究:中药学在高概念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符合国情又必须依据国际规范。按照1985年内罗毕会议精神,药品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同时要降低治疗成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可及性。在我国迫切的任务是逐步解决好九亿农村人口常见疾病的治疗用药问题,显而易见,中药是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优势无可替代,与化药生物制剂具有等同的作用。具体到中药材饮片与中成药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应重视“品质性效用”一体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从效用研究着眼,迫在眉睫的是已上市的中成药大品种做上市后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评价,与此同时运用化学生物学的方法提高药品质量标准。从总体上提高国家用药水平。论及品质研究,中药材的生态环境、道地性与优质相关性、栽培技术等已成为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至于药性研究贯穿基础与临床,体现中医药学自身规律的时代特征,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既要体现中医药特点,又要提高其科学水平。不仅应对单味药进行化学结构成分分析并提取其中有效化学成分,更重要的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筛选有效成分,进行药效学研究,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制作病理模型探讨其治疗机制,再进一步在临床上验证。由此可见,处理好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用药特点,科学地揭示方剂的功能、配伍规律以及组方中的药效变化,有助于阐明理法方药的内涵,也有利于说明多种药物多种成分配合治疗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