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中医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经络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经》上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郑重地指出了经络的重要性,为医者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和阴阳、五行学说一样,贯串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法、药物等各个方面,并起有重大的作用。
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纲罗全身,错综联系。它的作用是内属脏腑,外络形体,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全身经络,主要的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奇经八脉。其中十二经脉分为六支阳经、六支阴经,逐经相传,循行脏腑、头面、四肢;经别是十二经脉的别出,在阳经和阴经之间构成表里配合,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是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着重于浅部的联系;奇经八脉则为调节十二经脉的。所以经脉是气血运行必由的通路,贯串在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从而将人体各部分包括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九窍等,联系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并由于经络互相衔接,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里走表,从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血流行,循环不息,所谓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
人体生理功能,是以五脏六腑为主,但使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平衡的协调,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则经络起有重要的作用。经络学说,是前人在长时期的临症实践中根据无数病例治疗效果的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故用经络来分析症候,也能作为辨症论治的准则之一。一般外邪的传变,大多通过经络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如以真中风病来说,轻者中络,症见肌肤麻木,口眼 斜;稍重中经,症见左瘫右痪,身重不胜;再重则中腑、中脏,症见口噤、舌强、神昏不醒、便溺或阻或遗。又如自内脏发生的疾病,同样会在所属经络反映出来,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胁,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气留则痛,临症上常可遇到。
在临症治疗上,经络也是重要依据之一。大家熟悉的针刺手上合谷穴,能治龈肿齿痛;刺足三里穴,能治胃病,这些都是通过经络所起的作用。此外,经络与处方用药也有关系,如中药学上将药物的主治功能分属十二经,见那一经病用那一类药。像麻黄入太阳经,葛根入阳明经,柴胡入少阳经。以上三药均能治疗风寒头痛,如痛在后脑及项者,属太阳经,用麻黄;痛在前额及眉棱骨者,属阳明经,用葛根,痛在头之两侧或一侧者,属少阳经,用柴胡。其他尚有一些药常用于某种病症,成为某种病的主药,如辛夷用于鼻塞,荔子核用于疝气,姜黄用于手臂痛,狗脊用于背脊疼痛等,都是从分经上来的。
一般认为经络学说专门指导针灸治疗的理论根据,这是不全面的。中医无论内科、外科以及妇、幼、推拿、正骨各科,从来没有脱离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范畴。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在长期实践中已经证明其实际价值,近来通过中西医密切合作,在实验研究中也初步证实了好些问题。如针刺委中、内庭、足三里等穴后,胃的蠕动、波速、波幅、胃张力及排空时间均有明显变化;针刺合谷、三阴交等穴,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和间隔缩短;针刺膻中、天突、合谷、巨阙等穴,在X线下观察到食管壁蠕动增强,食管腔增大,能缓解吞咽困难的痛苦等。这些不仅说明了针刺对内脏活动的影响,也说明了经络与脏器的关系,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