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涎腺肿瘤
第1节 腮腺肿瘤
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是人体最大的涎腺。分深叶和浅叶,面神经是区别腮腺深叶和浅叶的标志,与下颌后静脉相邻。影像学检查常常以下颌骨升支后方的下颌后静脉作为腮腺深、浅叶的分界。
腮腺常见的良性病变主要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嗜酸性腺瘤等;恶性病变主要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恶性混合瘤、非特异性腺癌等。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高频超声、CT扫描、MRI检查。CT扫描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颈部肿大淋巴结;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面神经及邻近间隙内的脂肪;超声可鉴别病变的囊实性,并可指导穿刺活检。
多形性腺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腮腺内肿瘤,好发于浅叶,深叶者常累及咽旁间隙,可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呈等或稍高密度,较大者密度不均匀,可见点状钙化。②增强扫描较小者可无强化,较大者不均匀强化(图1A)。③MRI 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较大者为混杂信号(图1B~D)。④如肿物边界不清,有多发结节并不均匀强化者应考虑有恶变倾向(图2)。⑤恶变者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
【相关临床】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是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多见,肿瘤无痛,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可有包膜,可有钙化或骨化,亦可有出血、坏死等。恶变时可迅速增大,有疼痛、固定、皮肤破溃等,未完整切除者术后可多次或延迟复发。
图1 多形性腺瘤
女,45岁,发现左腮腺区肿物4年
A(CT增强扫描横断面):左侧腮腺浅叶肿物,边缘清楚,不均匀强化,内可见低密度区,边缘及分隔可见强化
B(MRI T2WI 脂肪抑制横断面):左侧腮腺浅叶肿物,内信号不均匀,T2WI 脂肪抑制呈混杂高信号
C、D(MRI增强扫描横断面、冠状面):肿物实性部分及分隔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图2 多形性腺瘤恶变
男,24岁,发现左腮腺区肿物2年
A~D(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左侧腮腺肿物,分叶状,边缘欠清楚,主要为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前缘可见明显强化结节
腺淋巴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多位于腮腺浅叶的后部,可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边缘清楚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囊变的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②MRI T1WI为高信号,T2WI可为低、等或高信号,取决于其组织学成分。
【相关临床】
腺淋巴瘤(Warthin’s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s瘤,为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约占良性肿瘤20%。多见于40~70岁,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研究认为本病与免疫功能减退、吸烟及EB病毒感染有关。可有同侧或双侧多个肿物,是最常见的腮腺多发结节或肿物,一般不超过3cm,有薄的包膜。
【小结】
临床上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患者,单侧或双侧腮腺,单发或多发,质地较软的肿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图3 腺淋巴瘤
男,51岁,发现双侧腮腺区结节2年
A~D(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双侧腮腺多发结节,边缘清楚,强化均匀
基底细胞腺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腮腺内肿瘤,可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②MRI 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
【相关临床】
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为涎腺上皮性良性肿瘤,占涎腺肿瘤的2%左右,好发于大涎腺中的腮腺。多见于男性患者,小于40岁者少见,以50~60岁发病最多。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质地较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生长缓慢,术后复发者比较少见。肿瘤体积一般不大。
图4 基底细胞腺瘤
男,45岁,发现左侧腮腺肿物1年
A、B(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左侧腮腺肿物,边界清楚,浅分叶,不均匀明显强化,内可见低密度区
黏液表皮样癌
图5 黏液表皮样癌
男,73岁,发现左侧腮腺肿物2年
A、B(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左侧腮腺区巨大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不均匀强化,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及点状钙化灶,病变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扫描密度较低,强化不明显,高分化者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可有囊性低密度区,偶尔可见钙化,轻度强化;低分化者呈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强化较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②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相关临床】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在涎腺肿瘤中约占30%,约50%发生于腮腺,7%发生于10~19岁,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成人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肿瘤生长缓慢、无痛,内含较多的黏液及浆液成分,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可有囊性低密度区,偶尔可见钙化。肿瘤恶性程度差异很大,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腺样囊性癌
图6 腺样囊性癌
男,74岁,发现右侧腮腺肿物1年
A、B(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右侧腮腺深叶肿物,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楚,不均匀强化,内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区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肿瘤较大时密度不均匀,可有囊变区,囊壁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强化明显。②MRI T1WI为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较大者为高低混杂信号,囊壁薄厚不均,可有明显强化。
【相关临床】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约占腮腺恶性肿瘤的20%~30%,多发生于35~45岁的中年人。病程较长,早期表现为无痛肿块,肿瘤无包膜,呈侵袭性生长,常沿着或围绕神经纤维生长、扩散,晚期疼痛明显。肿瘤浸润性极强,易侵入血管,血行转移率高达40%,转移部位以肺部为最多见。
腺泡细胞癌
【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CT肿瘤边缘规则或不规则,部分可为多发结节,强化明显。②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可有明显强化。
【相关临床】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又称浆液细胞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涎腺肿瘤,占涎腺肿瘤的1%~3%,占涎腺恶性肿瘤的5.1%~12%。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此肿瘤从少年到老年均可发病,但以40~60岁最多见,女性较男性多见。肿瘤可单发或多发,有不完整包膜,多数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腺泡细胞癌生长缓慢,病程长,可有局部浸润,并可有复发和转移。
图7 腺泡细胞癌
女,57岁,发现右侧耳前肿物4年
A、B(CT增强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图像):右侧腮腺浅叶肿物,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楚,强化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