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图谱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骨髓中的柴捆细胞

【案例经过】

患者,女,47岁。主诉:头晕4天,全身多处瘀斑2天。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发热、牙龈肿胀、出血。2天前身上出现瘀斑,每个约2cm×1cm,全身共7~8处,于当地医院住血液科诊疗。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未见化验单),骨髓穿刺提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可能,转来我院,以“白细胞减少症”住院。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0.8×10 9/L,血红蛋白104.0g/L,血小板计数56.0×10 9/L。凝血功能:PT 12.4s,APTT 22.1s,Fg 1.1g/L,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TT 19.0s,D-D 2.8mg/L。骨髓细胞学:增生明显活跃,异常早幼粒细胞占72.4%,且见成束状Auer小体,早幼粒细胞POX阳性率100%,积389分,提示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图15-1~图15-4)。免疫分型原始细胞群表达CD117:78.3%,CD34:13.4%,CD13:98.9%,CD33:97.4%,CD38:89.2%,SSC较大。分子生物学检测:PML-RARA拷贝:2.1×10 5,ABL拷贝:2.3×10 5,PML-RARA(RAW%):92.2%。染色体核型:46,XX,t(15;17)(q22;q2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明确。

【形态学检验图谱】

图15-1 APL(BCR1)早幼粒细胞为典型的多颗粒型,早幼粒细胞中等大小,胞质量丰富,呈淡蓝色,胞质中有粗大紫红色颗粒,可见单个及成束状Auer小体。胞核大,不规则,有折叠,凹陷,核染色体细致,核仁1~3个,清晰可见
图15-2 APL(BCR1)早幼粒细胞为典型的多颗粒型
图15-3 APL(BCR3)早幼粒细胞为微颗粒型
图15-4 APL(BCR3)早幼粒细胞为微颗粒型

【分析与体会】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此类AML是一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AML,多颗粒与微颗粒均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较其他类型白血病多而且严重。骨髓诊断标准:异常早幼粒细胞≥30%(NEC)应注意早幼粒细胞形态,骨髓中所见早幼粒细胞形态正常,即使早幼粒≥30%甚至高达50%左右,且不见Auer小体,仍不能诊断APL,可能为;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因此应注意“异常”二字,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异常,大小不一,外形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胞核略小,常偏于一侧,有的可见双核、核分叶及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疏松且有明显核仁1~3个,胞质丰富,呈蓝色或灰色,含大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紫红色而密集,常常可见双层胞质即“内外浆”,有的胞质含有短而粗的Auer小体,几条或几十条,可呈束状交叉排列,酷似柴捆样,故称之为“柴捆细胞”。异常早幼粒以CD34、HLADR、CD11b低表达或阴性为特征。高表达CD33,异质性表达CD13。大多数表达CD117、CD15和CD65等粒系分化抗原表达较弱或不表达。在基因水平,APL伴有t(15;17)(q22;q12)。PML-RARA融合基因分为BCR1,BCR2,BCR3也称为长型(L)、变异型(V)、短型(S)。BCR1也称为典型的APL,为多颗粒型,BCR2与典型APL无明显区别,BCR3往往为微颗粒型,部分表达CD34和CD2。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都不能真正确诊APL,一定需要PMLRARA和染色体核型t(15;17)(q22;q12)异常,才能够确诊为APL。此病例患者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明显的束状Auer小体,POX呈强阳性。免疫分型CD34,HLADR等早期标记表达减低,CD13异质性表达。染色体t(15;17)(q22;q12),分子生物学PMLRARA阳性,为典型的APL。

(张建富 王蓉,邮箱:zx230889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