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合理用药与管理(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

非处方药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师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因此,非处方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须医师诊治即可进行防治,方便及时;防止药物滥用,促进合理用药;促进目前医疗条件尚不发达地区的卫生保健事业,为落实“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医疗制度的改革,为加速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意识,减少医院压力;有利于提高上市药品的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一、非处方药的正确选用
非处方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选择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一般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质量稳定、应用方便、价格合理、易于贮存等优点。同时,标签与说明书颇为详细,且通俗易懂,便于患者阅读。然而,如果有些患者缺乏医药知识,盲目购买使用药品,反而会贻误诊治或加剧病情,在购买使用时要十分谨慎。
(一)判断疾病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提高个人的用药知识,是进行自我药疗的基础,有利于小病的自我判断。患者购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做出明确判断,也可向销售药品的专业人员咨询,以便准确选择药品。对于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查看说明书及标签
非处方药所具有的专有标识是用于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上的专有标识和经营非处方药药品的商业企业在分类销售时作为指南性的标志。正确选用有国家统一标识的非处方药,认真检查所选药品有无批准文号及非处方药“登记证书编号”。仔细阅读说明书,正规药品说明书需具有批准文号、药名、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与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禁忌证等内容。患者应将其与自己的症状相对照,看适用与否。准确用药遵照药品说明书,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掌握用法、用量、次数、疗程。其中用药量特别重要,因药物进入血液后,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方能奏效。若用量不足,非但无效,反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若用量过大,又会增加毒副反应,乃至引起药物中毒。总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得擅自超量、超时使用,有疑问可向医师咨询。
(三)检查期限并索取凭证
在购买使用非处方药品时应注意其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及药品的内外包装是否有破损等。因药品均有有效期或质量负责期(中成药)。在此期限内能保证药品质量,发挥药效达到治病的目的。从生产日期开始到购买药品时的时间差在规定的年限内就可以购买,如果超过年限不能购买和服用,以免影响治疗。应用前再次注意是否在有效期之内,若已过期,即不能使用。否则会降低或失去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反应,危及生命。购药必须到正规医院和有经营证的药店,购买药品后,应要求开具发票,写清药名等内容,理清药品的来源,防止假药进入家庭,并保留好有关购买票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于投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贮藏
购买药品后,因服药时间不长,一般只需密闭、在凉暗处贮存即可,但有些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醋酰钠滴眼剂则需要保存于冰箱内,但应注意只能放在低温室内,千万不能放在冷冻室内,否则会使药物变质影响疗效。按要求贮藏药品,放置于小儿不可触及处。
二、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
(一)用法用量
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有特殊要求,例如空腹、饭前、饭后、睡前等,某些药物用法需咀嚼或吞服,这主要由发挥这些药物特定药理作用和所患疾病性质所决定,如某些驱虫药半空腹服用,中成药中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宜饭前服,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片宜饭前且嚼碎服用,而对胃壁有刺激性药物如某些解热镇痛药宜饭后服,缓控释制剂饭后且整片吞服,中成药安神药如枣仁安神颗粒、中成药润肠药如麻仁润肠丸等宜睡前服用,抗酸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除一般在饭后立即服用外,睡前也需加服一次。药物的用量和疗程宜严格按照说明书,不可减量、超量或长时间服用,因药物进入血液后,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方能奏效,若用量不足起不到治疗作用,若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会增加毒副作用乃至引起药物中毒。
(二)避免重复用药
一种活性成分药物经由不同厂家生产或制成不同的剂型而有不同的商品名,如选择药品时不清楚成分而重复使用,易造成剂量增大,则不良反应增大,同类型药物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并使用,也将增大不良反应。例如,解热镇痛药中活性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可制成片剂、咀嚼片、控释片、口服溶液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也可和不同成分组成不同复方制剂,不同厂家又有不同的商品名,如不清楚成分,很易重复使用而致对乙酰氨基酚的量过大。
(三)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处方药或服用非处方药的同时服用处方药,可能出现不合理用药,如在服用含有铁、镁、铝、钙等无机离子的非处方药的同时服用喹诺酮类消炎药则两者形成难溶性络合物难于吸收,两药作用均减弱。维C银翘片、氨咖黄敏胶囊等中均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而有些止咳化痰药如伤风止咳糖浆、咳特灵胶囊等中也含有相同或同类成分,如同时服用,则使抗过敏药的不良反应增加。马来酸氯苯那敏、异丙嗪等非处方药成分与镇静催眠药等中枢抑制药合用,可出现明显的中枢抑制,引起倦怠、嗜睡等反应。
(四)饮食的影响
食物对药物的吸收有影响,食物夺取胃肠道内液体,影响药物的崩解与溶解,食物也可妨碍药物向胃肠壁的扩散,减少或延缓其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糖能减慢胃内容物的排泄速度,延缓药物的吸收。食物中的成分也可与药物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影响,如奶制品中含较多的钙离子,钙离子可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磷酸盐,硫酸盐沉淀,影响疗效,某些强化食品与维生素、矿物质类药物有相同的成分,如长期服用,则相同成分蓄积,如食用钙强化食品,同时服用钙尔奇等补钙药物,易造成高血钙。果汁、汽水等饮料中多含有有机酸,pH较低,可酸化尿液,增加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在肾脏的重吸收,可与胃舒平等弱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使其疗效减低或消失。茶中多有大量鞣质、茶碱、咖啡因等成分,鞣质可与盐酸小檗碱片、矿物质类药物、维生素B 1片、某些中成药中成分生成沉淀,使之吸收减少、疗效降低,鞣酸还可与酶制剂发生结合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酒中含有乙醇,乙醇是药酶诱导剂,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使某些药物疗效降低,乙醇可增加中枢抑制药、部分抗组织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的镇静作用,加深中枢抑制而抑制呼吸和心跳,造成意外事故,饮酒时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能增加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引起胃出血。
(五)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都有毒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非处方药物较为安全,是相对而言的。如果病因不明,病情不清,则以不用非处方药为好。若用药后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有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去医院诊治。
三、使用非处方药的常见误区
虽然非处方药可不需医师指导自行服用,为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对用药中出现的常见误区有必要加以讨论。常见的有:①“老毛病”现象: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是“老毛病”,便不假思索地选用过去曾用的某药。如此这样反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利因素;②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有些患者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忘服、漏服、乱服现象时有发生;③自诊不明,模仿他人用药:有的患者自诊不明确,感到某种疾病症状与他人相似,就模仿他人用药,却忽视了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④多药并用: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采取多药并用,认为可达到防治兼顾,事实上无指征的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时会产生并发症,使病情加重,有时会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机会;⑤家庭药品久备不常用现象等。
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提倡建立自我保健用药记录卡,详细记录健康状况、所生疾病发展过程、所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等内容,作为自身保健档案资料,通过这样不断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提高健康素质将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非处方药的风险管理
非处方药尽管是经过长期使用且具有较好安全性的药品,但也并非绝对安全。如何尽可能地减少非处方药的风险,实现对其风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包括政府与技术评价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以及药师、消费者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风险管理是采取合理措施以尽可能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或将风险降至最低,以期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非处方药。
(一)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制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确定可以转换为非处方药后,由国家拟定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非处方药说明书对指导消费者安全有效用药、规避风险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国家公布了《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对非处方药说明书的格式和内容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例如,中药首次增加“药物相互作用”项目;对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应注明本品含某种成分,并列出成分中化学药品的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提出处方中含兴奋剂的品种应注明“运动员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等。细则的出台,为拟定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提供了依据。
(二)加强自我药疗知识的宣传与培训
大众对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了解不够。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应用多种途径普及自我药疗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品,减少应用中的风险。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网络等多种媒介,或组织基层培训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宣传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基础知识;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消费者有关自我药疗知识的需求,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与教育,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