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合理用药与管理(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大众用药教育

药物作为当今人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承载着人类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随着大量新药品、新剂型的涌入,临床用药策略的不断更迭,患者对药品、对自我保健认识的提高,“遵医嘱”已无法满足当今患者的需求,因此,医务工作者应该主动提供用药教育,向社会公众输出直接、负责、与药物应用有关的用药服务,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患者的用药教育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医务人员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职责。如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对于药物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或者对治疗窗窄的药物监测血药浓度不理解,均可能造成患者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引起不良事件发生。
一、用药教育的目标人群
患者用药教育的具体实施,依赖于医师、药师结合不同疾病、药物特点以及不同患者群采取个体化的沟通。用药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场所、患者年龄、教育水平、患病状态进行区别。
用药教育(medication education)主要指教育内容适用于每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理作用、适应证、药物的使用说明、药物的疗程、药品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药物的储存等。在与患者指导时,建议将药物逐一列出,告知患者正确用法,并提供一份纸质用药教育材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适应证、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品储存方式等基本信息。
有些特殊人群在进行用药教育时需要重点关注,比如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儿童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这类人群在生理、心理、生化等功能方面与一般人群比存在差异,会引起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学的变化,掌握这类群体的特征因素,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用药安全。
(一)老年人用药指导
1.老年人用药应考虑的因素
老年人一般指65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机体功能减退,自稳机制差,容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的种类和用药次数复杂,造成药物治疗的多样性,也增加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同时由于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pH增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影响药物口服吸收;药物进入体内,由于老年人水、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可能造成亲脂类药物蓄积,蛋白含量相对减少,药物与蛋白结合率低,造成游离药物增加,均可使药效发挥不稳定。老年人重要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对药物的处置能力和对药物反应上与成年人亦有较大区别,若肝功能不全,可能造成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中游离药物增多,增加药物效应;若肾功能减退,可造成代谢物排泄减慢,经肾排泄的药物消除减慢,在体内蓄积过量增加毒性。
此外,老年人感觉功能减退,听力、视力、记忆能力通常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做用药教育时,老年人无法完全记住自己需要服用的药物、服药时间,造成乱吃药、滥用药、用错药等事件。由于认知功能减退,老年人的判断力无法像成年人一样,他们容易盲目相信广告媒体宣传的一些虚假药物信息。当老年患者患病后,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有人照顾服药、打针、住院等,有的老人担心经济负担或者给子女增添麻烦,往往讳疾忌医,造成治疗延迟,同时对老年人心理也造成一定的精神紧张,导致机体应激反应。
2.老年人用药教育关注点
(1)加强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指导:
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按时服药,用药教育应该反复强调,若看不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的文字,建议采取较大字体的标签注明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应提醒老年患者,不宜自行服药或自行停药,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对老年人进行正规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识别假药、劣药广告,开展药物科普知识讲座,出版相应用药资料,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意识。
(2)加强家属的用药知识教育:
应提醒有老人的家庭、子女对药物进行妥善保存,协助医师、药师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必要时可使用分药盒将每日的口服药物按照服药时间分装到不同的盒子内,保证老年人按时服药,不漏服、多服。家庭常备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监测并记录老年人各项指标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家属多关怀老年人,帮助老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同时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师、药师沟通。
(二)小儿用药指导
1.小儿用药考虑的因素
从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28天至1岁为婴儿,1~3岁为幼儿,3~7岁为学龄前儿童。以上时期,其生理上处于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神经系统、胃肠道、肝肾功能、内分泌系统尚不完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新生儿、婴幼儿时期: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由于新生儿体重大部分是水,体内脂肪含量较少,若使用脂溶性高的药物,需要特别注意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否则可能造成中毒。此外神经系统发育较迟,新生儿对作用中枢的药物较为敏感,如使用吗啡可能更容易造成呼吸抑制,中枢兴奋药物易引起抽搐。在药物代谢方面,血浆蛋白浓度低,结合力较差,因此血中游离药物多,通常出生5个月以后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儿童时期:
发育情况较其他几期成熟,但用药仍然需要高度重视,有些药品可能造成发育迟缓,导致身体残疾等不良反应,应避免使用或注意监测。在药物选择上,应注意使用合适的剂型,比如口服药宜选用对吞咽功能要求较低的液体制剂或糖浆剂;药物剂量因按照儿童体重mg/kg或mg/m 2给药。同时,儿童时期应该更多关注心理特征,如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相对不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语言表达能力低,无法准确表达服药信息,儿童心理活动大多数受到环境影响,比如遇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或者有接受打针、吃药体验不良的患儿,面对医务人员表现出精神紧张、哭闹不安,因此在用药教育过程中很难控制他们的注意力。
2.小儿用药教育关注点
(1)加强儿童安全用药的指导:
对于儿童应根据年龄进行逐渐深入的通识用药教育,应反复强调儿童不可随意拿取家里的药品当糖果服用,告知儿童出现疾病状态时,应相信医师,配合医师主动服药,当战胜病魔后,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互相鼓励,消除儿童心理上对药物的恐惧。
(2)加强家长的用药知识教育:
家长应仔细记录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特殊药品保管知识,目前市面上的药物众多,应树立正确的选药策略,首选儿童可使用的剂型,若无儿童剂型,应询问医师、药师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并注意药片的大小,避免儿童吞咽困难,若儿童制剂为缓控释制剂,不可随意掰开或碾磨成粉。
(三)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妊娠期考虑的因素
妊娠期是女性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某些药物可透过胎盘或乳汁,使胎儿和婴幼儿被动接受药物,造成不良危害。
妊娠期用药不当的主要危害之一是导致胎儿畸形,某些药物能透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畸形。通常妊娠前三个月为胎儿形成期,也称畸形临界期,是畸形产生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若使用致畸药物,易造成胎儿器官结构异常和缺陷。许多化学药品,如抗癌药、抗感染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可使染色体断裂,造成畸形。妊娠期后三个月,胎儿体内酶形成及完善期,使用某些药物会造成酶形成不全引起基因突变,致使物质代谢停止于某阶段发生机体功能缺陷。
哺乳期妇女与乳儿联系紧密,主要的危害是造成婴幼儿发育受损。药物从母体血液中扩散进乳汁,经婴儿吞吸后进入体内消化,当药物的分子量小、脂溶性高时,可能造成乳汁中药物浓度增加,有些药物对儿童发育有影响,比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哺乳动物骨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应避免滥用。
此外,由于优生优育愿望强烈,孕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期望特别高,少数人担心孩子出生后留有后遗症,拒绝就医或服用药物,造成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治疗,出现更加严重不良后果。产前、产后生理变化、角色变化,产妇的情感会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若长期处于不稳定状况,还可能出现心理疾病,既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婴儿、家庭。
2.妊娠期、哺乳期用药教育关注点
妊娠适龄妇女在使用FDA妊娠用药分级为D、X级的药物时,医师应询问患者婚姻情况,是否怀孕以及孕期。妊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不可能不患有任何疾病,孕期不能乱服药,但也不能一味地坚持不吃药,在用药教育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妊娠时期进行合理用药,并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其选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潜在的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影响,平衡风险和效益,消除其用药疑虑,将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潜在危害。妊娠期用药教育还应包括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其认识孕期过程中生理病理特点,增加对药物使用的认识,提高孕妇用药依从性。
产后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必须权衡对婴儿可能的潜在药物危害与母体不及时治疗造成的后遗症,作为医务人员,应告知产妇和家属治疗的局限性,在选药时尽量选择减少和避免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但同时应告知药物的毒性以及哺乳可能造成的母体和婴儿影响。最后,应建议产后患者一个适当的用药疗程时限,以及在治疗期间及疾病康复后何时可恢复哺乳,提高产妇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
(四)理解能力受限患者
1.考虑的因素
该类人群不属于传统医学意义上的特殊人群,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点服务此类患者,增加其用药依从性。理解能力受限通常指生理上、心理上有一定缺陷,如听力受损、精神疾病、认知受限,患者无法通过语言沟通,或者信息无法完全接收。与这类人群沟通时往往还可能存在一定障碍,因其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对任何事务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防御心理,表现为排斥病态,不信任医师。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疾病也存在较大情绪上的差异,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容易产生固执、孤僻的情绪,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支配、情绪上极为亢奋。
2.理解能力受限患者用药教育关注点
医务人员应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若患者没有自主行为能力,可叮嘱其家属。必要时反复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对于使用比较复杂的用药方案,应口述的同时书写下来,交给患者及患者家属保存。由于患者理解能力受限,药师在用药教育时更应该耐心,尽力将用药信息传达有效。当面对听力受损的患者,可以使用相关的书面用药材料进行教育;对于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刺激患者,应与家属充分沟通,将用药信息整理后做详细交代。药师应当采用多途径,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手语技巧,鼓励家属正确对待患者,提高家属对患者的支持。
二、用药教育的方法
狭义的用药教育是指医师对患者、家属针对所取的药品进行用药交代,指导正确使用药品,告知其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广义的用药教育则扩展到医务人员对用药全程的指导,也包括了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的合理用药宣传。根据用药教育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用药咨询
包括门诊或住院患者的咨询服务。通过口头讲解,针对患者病情,讲解疾病过程中症状的处置、用药目的、用药方案、用法用量、疗程以及注意事项。针对特殊患者,应提醒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监测药物疗效等。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使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应在一个有利于患者参与学习和接受教育,有利于医师、药师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的环境中进行。对于患者个人、家属以及患者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咨询时,应建立教育目的和目标,确保他们将重点理解并接受。结束教育后可采取让患者复述用药的剂量和给药时间,或者让患者当面操作,评估是否完成教育目标。
(二)书面宣教
针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可采取书面教育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和图片教育。书面教育阅读加深理解,可以弥补语言教育中患者对宣教内容理解不够或易遗忘的不足。提供的文字资料可以是一张或几张纸质的教育材料,也可以是宣传小手册等。图片有助于增强回忆、理解信息和提高依从性,特别适用于药品储存时间、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坚持疗程的重要性等信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和语言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理解程度和依从性。
(三)用药讲座
针对一些特定的群体或特定的主题可以采用定期公开讲座的方式进行用药知识普及。比如针对妊娠期和哺乳期合理用药、老年患者慢性病用药指导、传染病防治等。由于受众群体人数众多,在讲座时应设有相应主题,教育内容可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特点、常见疾病防治等进行教育,内容应遵循科学,不可传递虚假信息。
(四)电子信息化教育
信息时代发展迅速,互联网、微信、微博、短信、录像、视频等形式已经深入千家万户。网络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患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教育内容了解疾病与药物的基础知识、保健知识,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与医师、药师进行交谈,寻求在线咨询服务。
(五)实物演示教育
最早是在美国药学教育实践中推崇的一种方法,即对照实物进行说明。临床药师针对一些特殊剂型,例如缓控释制剂、喷雾剂以及口服液等,可以对照具体实物向患者演示正确的使用及贮存方法,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常使用的气雾剂装置,通过临床药师演示如何装药、服药、清洁等步骤,加深患者印象。
三、用药教育的效果评估
(一)效应评价
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近中期效果评价。针对健康教育或用药教育效应评价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标准化效应指数、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等。
1.标准化效应指数
标准化效应指数是一种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操作方法为:研究对象在分组前接受问卷调查,统计出基线,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一定期限内接受讲座、访谈、视频观看、个体化用药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对照组保持同等时间不接受任何用药教育,时间节点到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打分,并将统计结果进行计算。
该指数在综合考虑干预前后得分增长值及标准差的前提下,对干预效果进行量化,能直接反映干预效果的大小,以指数达到一定的数值来评价干预效果的等级(较小、中等、较大),能显示干预效果达到的程度,而且不同研究间的结果可以直接进行比较,计算简便,可比性好。标准化效应指数在应用中也存在局限性,首先在设计上必须采用试验设计,设立对照组,并进行干预前后两次问卷;其次在分析上,采用计量资料的分析,以计算知识-态度-行为(KAP)得分为基础,不能显示具体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2.FMEA
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常作为临床实践前,将可能导致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规避实践过程中的风险点。操作方法为:建立特定的FMEA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绘制用药教育从入院、出院整个环节的流程图,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如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属配合程度、受教育时间、地点、医务人员表达等,根据每一个失效模式风险点进行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可察觉度(D)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1~10分,1分表示不可能发生,10分表示极可能发生,计算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可察觉度(D),若RPN分值>125分,认定该教育模式应改进。FMEA是一种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程序管理模型。FMEA将过程中的每一步细化,有助于识别具体在哪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找出原因、进行分析,为改进程序提出建议、制订措施。FMEA侧重于在故障出现之前预防失效风险。通过FMEA模型分析将潜在失效模式消除或降低,使患者用药教育程序更加完善。
(二)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起始于用药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依据评价主体划分,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分为患者自评、家属评价、医务人员评价三类。患者自评即患者根据自己接受用药教育后的内容、接受态度、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家属评价即通过日常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服药依从性的评价;医务人员评价即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服药依从性评价、患者配合度评价等。该评价应该贯穿于用药计划执行的全过程,是一直动态评价,既可以在每个部分模块中实施,也可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完成评价程序。评价过程应有相应的记录,对于不同的病种内容和特殊患者群体,可以选用不同的用药教育方法。
(三)结局评价
用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对药品的认识、依从,从而提高健康状况。结局评价正是着眼于教育项目实施后所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一项教育计划实施后,较早出现变化的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态度转变,然后是行为改变,而最终疾病转归、健康状况的变化才是远期效应。
1.近期、中期结局评价
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转变的评价,因此近期效果评价可设定的指标有:药品知识知晓率、药品知识合格率、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药品知识知晓率=知晓某项用药教育问卷调查回答正确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药品知识合格率=相关测试考核达标的人数/被考核人数×100%;
健康信念/行为形成率=形成某种信念(行为)的人数/被调查者人数×100%;
行为改变率=某特定时期发生的定向改变人数/同时期有该行为的人数×100%(如哺乳期妇女接受用药教育后,同意用药行为的比例)。
2.远期结果评价
当用药教育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评价,包括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变,以及疾病相关指标,该项指标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评估,并且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精心设计评价项目,排除或控制影响因素,才能客观反映。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有生理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心理指标包括:人格测量指标、智力测验指标;疾病相关指标: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等。
【案例】
患者,男性,61岁,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患者出院时,临床药师为其提供了纸质用药教育材料:
患者用药教育
(邱 峰)
(感谢曾钰在本章节编写中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