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脑脊液显像

脑的室腔及蛛网膜下腔内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即脑脊液。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为140ml。脑脊液主要由各脑室的脉络丛分泌(70%),室管膜和脑实质也能生成脑脊液。正常人脑脊液每6~8小时更新一次,分泌脑脊液的速度为每分钟0.3~0.4ml。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至第四脑室,继而流入小脑延髓池,并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蛛网膜颗粒渗透至上矢状窦内。许多部位可吸收脑脊液。脑脊液不断由脉络丛等产生,又不断经蛛网膜颗粒回流到血液中,形成脑脊液循环。将显像剂引入蛛网膜下腔,可观察脑脊液循环的情况。
一、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脑脊液显像不仅显示脑脊液间隙,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脑脊液循环和吸收的动力学变化,可分为脑池显像(cisternography)和脑室显像(ventriculography)。
(二)方法
常规将显像剂如 99mTc-DTPA注入蛛网膜下腔或侧脑室,在体外用γ相机或SPECT示踪脑脊液的循环路径和吸收过程或显示脑室影像和引流导管是否通畅。脑池显像通常在注药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后分别行前、后和侧位头部显像;脑室显像于注药后即刻采集至1小时。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是否通畅,应在注药后10分钟开始自注入部位由下向上行后位显像。怀疑脑脊液漏者需在注药前在鼻道、耳道及可疑部位放置棉拭子,瘘道一旦显示即可终止显像,取出拭子测量其放射性。
二、正常影像表现
注药后1小时,显像剂达颈段蛛网膜下腔,小脑延髓池显影,3~6小时颅底各基底池、四叠体池、胼胝体池和小脑凸面陆续显影。前、后位影像呈向上“三叉形”,基底为基底池和四叠体池的重叠影像,中央为胼胝体池,两侧为外侧裂池,其间空白区为左右侧脑室。24小时可见大脑凸面有放射性摄取,上矢状窦区放射性浓聚,呈“伞”状,脑室不显影(图5-4-1)。各时相显像左右对称。
正常脑室影像:一侧侧脑室注入显像剂几分钟后,除对侧侧脑室不显影外,全脑室系统均显影,并迅速到达基底池。
图5-4-1 正常脑脊液图像
(横排为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图像;竖排分别为注射后1小时、3小时、6小时和24小时图像)
三、基于病例的实战演练
交通性脑积水
【病例】
(1)病史摘要:
患者,男,37 岁,半年前车祸头部受伤,颅内出血,行手术治疗。近1个月出现步态不稳,记忆力下降,无头痛及呕吐;腰穿示颅压正常。为明确病因行脑脊液显像。
(2)检查方法:
同前。
(3)检查表现:
6小时显像,可见侧脑室显影,前位影像可见“豆芽状”表现。
(4)诊断意见:
交通性脑积水(图 5-4-2)。
图5-4-2 交通性脑积水
(5)随访结果:
行分流手术后患者走路不稳症状明显好转。
(6)诊断要点:
脑脊液影像的典型表现是显像剂可随脑脊液反流进入侧脑室,使侧脑室持续显影,3~6小时前、后位影像为“豆芽状”。同时脑脊液循环障碍或清除缓慢,24~48小时大脑凸面及上矢状窦区放射性分布极少。
CT检查可见脑室明显扩大,脑萎缩不明显。
腰穿测量脑脊液压力通常不高于24 kPa。
(7)鉴别诊断
1)脑萎缩:
两者临床表现较相似,交通性脑积水常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外伤、脑膜炎和脑部手术等病史,症状多在发病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出现,多在1年内。脑萎缩发病年龄较大(多在50岁左右),症状发展缓慢。
2)腔隙性脑梗死或脑出血:
多数无明显病因,多见于高龄及高血压患者。
(8)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记忆力障碍、尿失禁,呈进行性加重,无明显头痛,可伴有尿失禁,也可出现行为改变、癫痫或帕金森症。步态不稳常是首要的症状,智力障碍在每个患者中差异较大,近期记忆丧失是最明显的特点。尿失禁在某些患者表现很急,但多数患者表现为对排尿知觉或尿起动作的感觉减退。

(王荣福 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