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学习目标
掌握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及流程。
熟悉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性质病变的特点。
了解 辅助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判断确认患者的症状、体征是神经系统病变所致或累及神经系统后,神经内科医师应对疾病进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基本相同,但在具体诊断过程中有其独特之处,其精髓是先定位诊断再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是指通过病史与神经系统查体收集症状和体征,应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结合影像学特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初步判断病变所在的部位、范围。定性诊断是指在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病史特点、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出可能的病因。
一、定位诊断
明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的定位诊断的基础是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辅助检查是其有效补充和延展。定位诊断在诊断程序中是第一位的,有助于可治性疾病的检出;即使是无特殊治疗方法的疾病,精确诊断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案。
在进行定位诊断时,应遵循以下的基本思路:
(一)根据病史做出初步判断
病史是判断责任病灶的第一线索,很多时候通过病史就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病因,还可以指导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对每一个症状都应该尽量推测出病变部位,阐明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病因。然后根据神经系统检查进一步验证或推断病变部位。
(二)进一步结合神经系统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精确的定位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做出初步判断后,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查体,结合病史和体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明确定位诊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病变的具体部位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其临床表现均具有一定规律性,临床上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
(1)肌肉病变:
一般只表现为运动障碍,如肌无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一般无感觉障碍、无病理反射、无膀胱功能障碍。
(2)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多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肢体无力,晨轻暮重,常伴眼肌受累、复视等。
(3)周围神经病变:
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病变,脊神经损害多表现为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根受损时可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4)脊髓病变:
脊髓病变时如脊髓压迫症早期表现脊髓半切损害,临床上称作Brown-Séquard综合征;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的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选择性损害脊髓的锥体束和后索,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锥体束征和深感觉障碍等。脊髓病变时,受损节段的定位主要是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
(5)大脑半球病变:
依不同损伤部位表现不同,弥漫性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一侧大脑半球损害则出现对侧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各脑叶病变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基底节损害可表现为肌张力改变、运动异常及不自主运动等。
(6)脑干病变:
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交叉综合征,如中脑Weber综合征、脑桥Millard-Gubler综合征、延髓Wallenberg综合征等。
(7)小脑病变:
蚓部损害主要引起头部和躯干的共济失调;小脑半球损害则引起同侧肢体共济失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症状与体征如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在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均可见到,这时还需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才能判断。
2.明确病变的范围、病灶多少及分布
临床上病变受损的范围大致可分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及系统性四大类。
(1)局灶性病变:
指病变仅累及神经系统某一个局限部位,如面神经炎、桡神经麻痹、脊髓炎等。
(2)多灶性病变:
是指神经系统至少2个或2个以上的部位受损,如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3)弥漫性病变:
通常指病变部位广泛,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如脑炎、各种脑病、肿瘤颅内转移。
(4)系统性病变:
一般指某些神经功能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或锥体外系等)或传导束的神经细胞或纤维变性,如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等。
定位诊断时,对症状与体征的描述与解释应力求准确,这是诊断的基础。如果把头昏当成眩晕,那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有时反复的神经系统检查十分必要,尤其对一些难以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反复查体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如右侧轻偏瘫不伴语言障碍的患者(内囊、脑干或脊髓)与右侧轻偏瘫伴失语的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可能病变部位不同。此外,还应注意患者对症状描述的用词,如患者诉“视物不清”时可能实际代表单侧视野缺损、一过性单眼盲或复视。
二、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是在定位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他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起病急缓和方式、病程经过、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辅助检查结果等推导可能的病因,并进一步确定分子及基因等病因学机制。对病因的推测过程是鉴别诊断的组成部分,有助于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及对进一步采取的治疗措施作出评估。
不同性质的疾病,有其不同的发生及进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更应重视临床上的证据,病史中最有定性价值的是起病形式与病程经过。一般而言,急性发病,多见于外伤或脑卒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发热者,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大;隐匿或慢性发病,呈进行性加重,以肿瘤或变性病最为常见;间歇性反复发作者可见于癫痫、偏头痛、周期性瘫痪等。其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有相同症状和体征的青年和老年卒中患者,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高发;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副肿瘤综合征的首发症状。
根据病因,神经系统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血管性疾病
脑和脊髓的血管性疾病,往往起病急骤,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可在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瘫痪等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以及有饮酒、吸烟、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等危险因素。CT、MRI、CTA、DSA可为病因诊断提供直接证据。
(二)感染性疾病
多数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病例呈暴发性,于数小时至数天或数周内达到高峰。常伴有畏寒、发热、无力等全身症状。辅助检查可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等感染证据。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广泛,以脑实质、脑膜和脊髓损害为特征。血液和脑脊液检查可找到相关病原学证据,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等。
(三)癫痫
常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反复性、刻板性等特点,每一种发作都具有特征性行为改变,如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以意识丧失、双侧骨骼肌强直阵挛为特征;失神发作表现为突发突止的意识丧失;Jackson发作表现为沿皮质功能区移动的异常运动等。一次发作不能诊断,EEG记录到癫痫样放电有确诊意义,CT、MRI、PET、脑磁图等也有助于诊断。
(四)脱髓鞘性疾病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部位、多病灶分布,病程常呈缓解与复发的多相性(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或单相病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血液、脑脊液、MRI、脑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
(五)神经变性疾病
起病隐袭,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常选择性损害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一般不累及全身其他系统,如运动神经元病,只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Alzheimer病主要累及海马、额颞叶皮质等,帕金森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肌电图、MRI、PET、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有助诊断。
(六)肿瘤与副肿瘤综合征
大多缓慢起病,呈进行性加重,常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与体征。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以癫痫样发作、肢体瘫痪、精神症状多见。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常早于原发癌肿,多亚急性起病,数天至数周症状至高峰后可固定不变。可表现为边缘叶脑炎、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等;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明显增高,找到肿瘤细胞或抗-Hu抗体、抗-Yo抗体等与副肿瘤综合征有关的抗体有助诊断;CT、MRI、PET检查可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七)营养及代谢障碍疾病
起病缓慢,病程长,多呈进行性加重,神经系统损害仅为全身性损害的一部分,常有其他脏器损害的证据。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或尿中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代谢产物异常。常见的病因有维生素B 1缺乏(多发性神经病、Wernicke脑病)、维生素B 12缺乏(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八)遗传性疾病
该类疾病多在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病例可在成年期起病,多呈缓慢进行性发展,有遗传家族史,基因检测对确立诊断有重要价值。
(九)中毒性疾病
各种有害物质中毒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有机磷等农药中毒,铅、汞、锰等金属中毒及CO、中毒、酒精中毒等。急慢性起病均有,有时呈群体发病。中毒所致的神经功能损害与毒物的毒性相吻合,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脑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帕金森综合征等,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或系统损害。酒精中毒者可表现为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痴呆等及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多有慢性饮酒史。毒物检测、接触史及现场环境调查有助于诊断。
(十)系统性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或并发症
HIV所致神经损害以痴呆、周围神经疾病、脑炎多见;糖尿病常引起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和单神经病,伴运动或感觉传导速度减慢;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癫痫、痴呆、意识障碍、周围神经疾病等症状;结节性多动脉炎可有头痛、惊厥、一眼突然失明等症状;肝性脑病多表现为扑翼样震颤、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
三、诊断思路
有时难以找到足够的客观证据确定病因,只能依据临床及辅助检查提示“可能”或“很可能”的诊断。对有些病情复杂的疾病,在不断寻找支持或排除诊断的佐证同时,及时修正或完善诊断。在整个定位、定性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以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贯穿整个诊断过程。
(一)临床思维方式
重视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特别是首发症状;遵循一元论原则,尽量用一个疾病去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与经过,若难以合理解释时,再考虑多病因的可能;首先考虑常见病、器质性疾病和可治性疾病,再考虑少见病、功能性疾病、难治性疾病;谨记常见疾病的不常见症状比罕见病更常见。
(二)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如目前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必须依靠MRI检查。但一方面辅助检查仍不能取代认真仔细的问诊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反复问诊与查体,辅助检查的选择是建立在根据病史和体征做出初步诊断的基础上,作为支持或排除诊断的手段,不可不加选择地“撒网式”检查;另一方面,神经科医生必须掌握每一种神经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电生理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最好能自己阅片,如X线片、CT、MRI、脑电图、肌电图等,必要时与有关专业的医生一起读片、讨论,切忌只看检查报告而不自己阅片。
(三)整体与局部关系
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观念,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可造成其他系统或器官的损害,反之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或功能障碍。
定位诊断是整个诊断程序的基础,通过定位诊断可以缩小病因诊断的范围、帮助选择最合适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有些症状本身就是特异性的,如斜视性眼肌阵挛是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特异性表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典型的临床特征使其诊断较容易,但不能忽视与早期以帕金森样症状为表现的其他疾病的鉴别,特别是较为年轻的患者,如额颞叶痴呆等。神经科医生应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并将其灵活应用到临床实践,尽量减少临床误诊率。

(秦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