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术后镇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创伤和(或)器官损害以及引流管刺激所致。术后疼痛会引起病人呼吸、循环、免疫等生理功能改变,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切口延迟愈合、伤口裂开等不良后果。因此,术后镇痛是提高病人安全、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它是关系到术后病人转归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一、术后镇痛方法
(一)传统镇痛方法
根据医嘱在病人需要时采用口服、肌注、皮下或静脉等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曲马多等。这种方法难以使病人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疼痛缓解不及时、方法不灵活、产生依赖性以及血药浓度波动大等。
(二)现代镇痛方法
现代镇痛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镇痛方法的缺陷,主要方法有:
1.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麻醉医生根据病人个体差别设定PCA药物种类、给药浓度、给药间隔时间,病人可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受,少量、反复频繁给药。使用PCA镇痛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人。术前和术后均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PCA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方便病人进行自控镇痛并定时随访。
(1)PCA的种类:
根据给药途径和参数设定不同,可分为静脉PCA、硬膜外PCA、皮下PCA和区域神经PCA等。
(2)PCA优点:
①能维持最低有效的镇痛药浓度;②及时、迅速解决病人对镇痛药的需求;③减轻疼痛刺激,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④便携设计,不受时间、空间和体位限制。
2.椎管内镇痛
椎管内镇痛是利用单次穿刺或置管给药进行镇痛。椎管内镇痛具有副作用少、镇痛效果好、改善胃肠道功能等优点,可进行单次或持续给药。
3.外周神经阻滞镇痛
外周神经阻滞在提供满意镇痛的同时,避免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避免了恶心等不良反应。全身副作用少,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尽快康复出院。可单次给予长效局麻药,也可留置导管持续输注局麻药。
二、术后镇痛的并发症与护理
1.恶心、呕吐
由于术前用药、术中麻醉及手术操作,术中、术后镇痛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给予止吐剂或镇痛药,同时防止误吸。
2.呼吸抑制
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使呼吸频率和幅度减低,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麻醉及麻醉恢复期严密观察,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抑制合并呕吐的病人应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皮肤瘙痒
是由于吗啡诱发组胺释放而引起。1~2天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抗组胺类药物。
4.尿潴留
阿片类药物可使尿道括约肌痉挛,逼尿肌松弛,引起尿潴留。术后镇痛病人可保留尿管,拔管前应注意训练膀胱功能,尽早自行排尿。
5.腹胀
吗啡可抑制肠蠕动,术后应及时观察病人肠蠕动情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活动,腹胀严重者可行胃肠减压等治疗。

(易凤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