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案例导入
患者,男,17岁,学生。以“发作性喘息伴咳嗽、咳痰2年,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
病史评估:患者因一周前进入新粉刷的教室上课,出现频繁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伴有喘息,离开教室未得到缓解,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
身体评估:T 37℃ P 86次/分 BP 120/75mmHg R 28次/分,患者神志清楚,指端及口唇皮肤轻度发绀,触诊胸廓饱满、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且呼气延长,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5%;胸部X拍片检查:双肺透明度增加,肺纹理增多并紊乱。
请思考:该患者哮喘发作的诱因是什么?应如何选择哮喘治疗药物?如何做好疾病的监测及预防?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发病率为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患者约40%有家族史。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学因素相互作用有关。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变应原性因素:
①吸入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刺激性气体等;②食物,如鱼、虾、蟹、蛋、牛奶等;③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原虫、寄生虫等;④药物,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2)非变应原性因素:
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精神紧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图2-3 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
2.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图2-3)。
(1)气道免疫-炎症机制:
哮喘的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体液介导和细胞介导免疫均参与发病过程。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
(2)神经调节机制:
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有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和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NANC能释放舒张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介质,两者平衡失调,则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3)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
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理化因素、运动、药物等呈现高度过敏状态,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AHR的重要机制之一,而AHR则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4)气道重构(airway remodeling):
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气道重构的发生主要与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和反复的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有关。气道重构使哮喘患者对吸入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以及持续存在的AHR。
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病理变化不明显,随疾病发展可出现肺泡高度膨胀,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含有黏稠的痰液和黏液栓,支气管壁增厚,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增生、黏膜水肿。支气管壁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上皮脱落,基膜显著增厚。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管壁增厚与狭窄,逐渐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应用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发作时有胸闷、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哮喘症状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为哮喘的特征之一;有些青少年在运动时出现,称为运动性哮喘。
2.体征
发作时胸廓饱满,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者常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
3.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
(1)急性发作期:
常因接触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以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发,伴有呼吸性呼吸困难为特征。哮喘急性发作时可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表2-3)。
表2-3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2)非急性发作期:
患者在非急性期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哮喘症状。长期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是可靠的严重性评估方法,对哮喘的评估和治疗指导意义更大。控制水平分为3级(表2-4)。
表2-4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4.并发症
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呼吸衰竭及自发性气胸等。
(三)辅助检查
1.痰液检查
痰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呼吸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
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改变,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FEV1、FEV1/FVC和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减少;肺容量指标可见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缓解期上述通气功能指标逐渐恢复。病变迁延、反复发作者,其通气功能可逐渐下降。
(2)支气管激发试验:
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吸入激发剂为醋甲胆碱、组胺。激发试验只适用于FEV1占正常预计值70%以上的患者,使用吸入激发剂后如FEV1下降≥20%为激发试验阳性。
(3)支气管舒张试验:
用以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常用吸入的支气管舒张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舒张试验阳性诊断标准:①FEV1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②PEF较治疗前增加60L/min或≥20%。
(4)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PEF可反映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哮喘发作时PEF下降。昼夜PEF变异率≥20%,则符合气道可逆性改变的特点。
3.血气分析
哮喘发作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缺氧,PaO2降低,过度通气使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如果重症哮喘发作,气道阻塞进一步发展,可出现PaCO2上升,呼吸性酸中毒。若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4.胸部
X线检查 早期哮喘发作时双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缓解期多无异常。合并肺部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粗及炎症的浸润阴影。
5.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哮喘患者大多数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血清IgE常升高2~6倍。
(四)治疗要点
目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治疗目标是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即在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治疗或不用药物的基础上,能使患者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1.脱离变应原
脱离变应原的接触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便用的药物,达到减少发作的目的;缓解药物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症状(表2-5)。
表2-5 哮喘治疗药物分类
(1)糖皮质激素:
简称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氟替卡松、莫米松等,通常需规律吸入1周以上方能生效。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剂量:轻度持续者一般每天200~500μg、中度持续者每天500~1000μg、重度持续者每天>1000μg(不宜超过2000μg)。口服给药为泼尼松、泼尼松龙等,用于吸入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治疗的患者。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每天30~60mg,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每天≤10mg。严重哮喘发作时,经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天100~400mg)或甲泼尼龙(每天80~160mg)。不主张长期口服激素用于维持哮喘控制的治疗。
(2)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为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服用方法有定量气雾剂(metered dose inhaler,MDI)吸入、干粉吸入、持续雾化吸入等。也可口服或静脉注入,首选定量吸入。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作用时间4~6小时,常用吸入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作用时间10~12小时,常用药物有沙美特罗(经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福莫特罗(经都保给药)。吸入法适用于哮喘(尤其是夜间哮喘和运动诱发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3)缓释型及控释型β2受体激动剂:
疗效维持时间较长,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
4)注射用药:
用于严重哮喘。
(3)白三烯(LT)调节剂:
具有抗炎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通常口服给药。常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司特或孟鲁司特。
(4)茶碱类:
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仍为目前控制哮喘症状的有效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口服控(缓)释茶碱尤适用于夜间哮喘。缓慢静脉滴注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且近24小时未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
(5)抗胆碱药:
有舒张支气管及减少痰液的作用。常用的吸入胆碱能受体(M受体)拮抗剂有溴化异丙托品和溴化泰乌托品。
(6)其他:
口服酮替酚、阿司咪唑、曲尼司特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1)轻度:
每天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200~500μg,出现症状时可间断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可加服β2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每天200mg),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吸入。
(2)中度:
吸入倍氯米松每天500~1000μg,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也可加服LT拮抗剂,若不能缓解,可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用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每天<60mg),必要时静注氨茶碱。
(3)重度至危重度:
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合用抗胆碱药,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加服LT拮抗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4.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哮喘一般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改变仍然存在,必须进行长期治疗。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表2-6)。对未经规范治疗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初始治疗可选择第2级治疗方案;初始评估提示哮喘处于严重未控制者,治疗应从第3级方案开始。
表2-6 哮喘长期治疗方案
注:ICS,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5.免疫疗法
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又称脱敏疗法。通常采用特异性变应原(如螨、花粉、猫毛等)作定期反复皮下注射,剂量由低至高,以产生免疫耐受性,使患者脱敏。非特异性疗法如注射卡介苗、转移因子等生物制品抑制变应原反应的过程。
6.哮喘管理
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实现对哮喘的控制。哮喘管理目标: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五)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1)生活护理:
应尽快脱离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病室不宜摆放花草,避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丝织物等。呼吸困难者提供舒适体位,以减少体力消耗。饮食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避免进食硬、冷、油煎食物。避免食用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有烟酒嗜好者戒烟酒。
(2)氧疗护理:
重症哮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应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流量为每分钟1~3L,吸入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为避免气道干燥和寒冷气流的刺激而导致气道痉挛,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如哮喘严重发作,经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出现神志改变,PaO2<60mmHg,PaCO2>50mmHg时,应准备进行机械通气。
(3)病情观察:
观察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鼻咽痒、喷嚏、流涕、眼部发痒等黏膜过敏症状。哮喘发作时,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是否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监测呼吸音、哮鸣音变化,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情况,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哮喘严重发作时,如经治疗病情无缓解,需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急性期患者的监护,尤其夜间和凌晨是哮喘易发作的时间,应严密观察有无病情变化。
(4)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
口服用药宜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指导患者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其口服量,当用吸入剂替代口服剂时,通常需同时使用2周后再逐步减少口服量。吸入治疗可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雾化后应漱口、洗脸。
2)β2受体激动剂:
用药过程观察有无心悸、骨酪肌震颤、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因长期应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降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出现耐药性,故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
3)茶碱类:
静脉注射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间宜在10分钟以上,以防中毒症状发生。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和呼吸中枢兴奋,严重者可致抽搐甚至死亡。茶碱缓(控)释片有控释材料,不能嚼服,必须整片吞服。
4)其他:
抗胆碱药吸入后,少数患者可有口苦或口干感。酮替芬有镇静、头晕、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对高空作业人员、驾驶员、操纵精密仪器者应予以强调。
(5)心理护理:
哮喘新近发生和重症发作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紧张甚至惊恐不安的情绪,应耐心解释病情,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过度紧张情绪,对减轻哮喘发作的症状和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无效咳嗽有关。
图2-4 定量雾化吸入器
(1)促进排痰: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协助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痰液黏稠者可定时给予蒸汽或氧气雾化吸入。无效者可用负压吸引器吸痰。
(2)补充水分:
应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500~3000ml,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重症者应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充分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咳嗽情况、痰液性状和量。
3.知识缺乏
缺乏正确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用药的相关知识。
(1)定量雾化吸入器(MDI):
正确使用是保证吸入治疗成功的关键(图2-4)。
方法:打开盖子,摇匀药液,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时张口,将MDI喷嘴置于口中,双唇包住咬口,以慢而深的方式经口吸气,同时以手指按压喷药,至吸气末屏气10秒,使较小的雾粒沉降在气道远端,然后缓慢呼气,休息3分钟后可再重复使用1次。特殊MDI的使用:可在MDI上加储药罐,简化操作,增加吸入到下呼吸道和肺部的药物量,减少雾滴在口咽部沉积引起刺激,增加雾化吸入疗效,适宜对不易掌握MDI吸入方法的儿童或重症患者。
(2)干粉吸入器:
常用的有都保装置和准纳器。
图2-5 都保装置
1)都保装置(turbuhaler)(图2-5):
即储存剂量型涡流式干粉吸入器,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指导患者使用都保装置的方法:①旋转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②拿直都保,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可听到一次“咔嗒”声;③先呼气(勿对吸嘴呼气),将吸嘴含于口中,双唇包住吸嘴用力深长地吸气,然后将吸嘴从嘴部移开,继续屏气5秒后恢复正常呼吸。
2)准纳器(图2-6):
常用的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指导患者准纳器的使用方法:①一手握住准纳器外壳,另一手拇指向外推动准纳器的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嗒声,表明准纳器已做好吸药的准备;②握住准纳器并使远离嘴,在保证平稳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③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稳地吸气,将药物吸入口中,屏气约10秒;④拿出准纳器,缓慢恢复呼气,关闭准纳器(听到咔嗒声表示关闭)。
图2-6 准纳器
(六)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指导患者增加对哮喘的激发因素、发病机制、控制目的和效果的认识,有效控制可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宠物或动物皮毛;在缓解期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病情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学会利用峰流速仪来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①取站立位,尽可能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唇齿部分包住口含器后;②以最快的速度,用1次最有力的呼气吹动游标滑动,游标最终停止处的刻度,就是此次峰流速值。峰流速测定是发现早期哮喘发作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PEFR下降,提示将发生哮喘的急性发作。如果PEFR经常有规律地保持在80%~100%,为安全区,说明哮喘控制理想;PEFR 50%~80%为警告区,说明哮喘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PEFR<50%为危险区,说明哮喘严重,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3.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遵医嘱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或)糖皮质激素吸入剂。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