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含有酸性的磷酸基和碱性的碱基。磷酸基的酸性较强,核酸分子通常表现为较强的酸性。在一定pH条件下,核酸带有电荷可用电泳或离子交换方法分离。在碱性条件下,RNA不稳定,可在室温下水解,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测定RNA的碱基组成,也可清除DNA溶液中混杂的RNA。

核酸是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极高的黏性。一般情况下,RNA分子远小于DNA,所以黏度要小得多。

核酸多是线性大分子,人的二倍体细胞DNA若展开成一直线,可长达1.7m,分子量为3×1012;大肠埃希菌染色体DNA为闭合环状,总长约1.4mm,分子量为2.7×109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核酸分子的碱基含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核酸进行定量和纯度分析。常以260nm处的吸光度(absorbance,A)进行计算,即A260=1.0时,相当于双链DNA的浓度为50μg/ml;单链 DNA 的浓度为 37μg/ml;RNA 的浓度为 40μg/ml;寡核苷酸的浓度为 20μg/ml。

在生物样品中,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的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最大紫外吸收波长是280nm。所以可以测定260nm和280nm波长处溶液的吸光度,用A260/A280比值来判断核酸的纯度,纯DNA的A260/A280大于1.8,纯RNA的A260/A280应达到2.0,若有蛋白质的污染,此比值会下降。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一)DNA变性

DNA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变成单链的现象。DNA变性的本质是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而破坏DNA的高级结构,但不影响其一级结构即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引起DNA变性的理化因素有加热、酸、碱、尿素和酰胺等。DNA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如黏滞度下降、紫外吸收值增高、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等,同时失去生物学活性。

实验室最常用的DNA变性方法是加热。DNA变性使原来位于双螺旋内部的碱基暴露,造成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高,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在DNA热变性过程中,以温度相对于A260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或融解曲线(图3-14),从曲线可以判断温度对变性的影响,DNA的热变性是爆发性的,解链是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Tm是DNA双链解开50%时的环境温度。Tm值与DNA分子中碱基组成有关,G+C含量越高,Tm值越大;A+T含量越高,Tm值越小。Tm值可以根据DNA分子大小及其GC含量计算,计算公式为:Tm=69.3+0.41(%G+C),小于 20bp 的寡核苷酸片段的Tm值可用公式Tm=4(G+C)+2(A+T)这是因为G与C之间有3个氢键,比A与T之间多1个氢键,所以,解开G与C之间的氢键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图3-14 DNA解链曲线

(二)复性

DNA的变性是可逆的,解开的两条链可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这一过程称为DNA的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后温度缓慢下降时,DNA的复性又称为退火(annealing)。复性的最佳温度一般比Tm低25℃,这个温度称为退火温度(annealing temperature)。若复性的温度缓慢下降,可以使DNA复性至天然状态,若在DNA变性后,温度突然急剧下降到4℃以下,复性则不能进行,这是保存DNA变性状态的良好办法。复性使得变性DNA恢复其天然构象,DNA的A260随复性过程逐渐降低,此现象称为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在复性过程中,只要核苷酸序列含有碱基互补片段,不同来源的核苷酸单链之间可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这一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杂交可以形成DNA-DNA杂交双链,也可以形成DNA-RNA杂交双链,以及RNA-RNA杂化双链(图3-15)。

分子杂交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也是基因诊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

理论与实践

分子杂交与临床诊断

分子杂交是利用核酸分子的碱基互补原则,使单链DNA或RNA分子与具有互补碱基的另一DNA或RNA片断结合成双链。该技术可用于鉴定基因的特异性,即将具有已知序列的DNA片段,用放射性核素、化学荧光物或生物素等标记构成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与缺陷的基因结合,产生杂交信号,从而把缺陷的基因显示出来。这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许多遗传性疾病、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做出准确诊断。

图3-15 核酸分子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四、核酸的催化性质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片段,1982年首先发现四膜虫rRNA前体具有自我催化作用,并提出了核酶的概念。现已发现多种核酶,其中最简单核酶的二级结构呈锤头状,称为锤头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锤头核酶大小约60个核苷酸,有13个保守核苷酸序列;3个茎和1~3个环组成酶的催化核心和底物剪切位点(图3-16a)。锤头核酶结构特点的发现,使人们能够设计出用于剪切靶mRNA或其前体的核酶(图3-16b),在抗癌和抗病毒方面发挥作用。

图3-16 锤头核酶的结构

a:锤头核酶的结构;b:锤头核酶的作用示意图

可以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酶(nuclease)。若按底物专一性分类,作用于DNA的核酸酶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DNase),作用于 RNA 的核酸酶称为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既能作用于DNA也能作用于R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

根据核酸酶对底物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核酸酶分为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和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核酸外切酶仅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的磷酸二酯键,若从3′端开始逐个水解核苷酸,称为3′→5′核酸外切酶,若从5′端开始逐个水解核苷酸,称为5′→3′核酸外切酶。而核酸内切酶只催化水解多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20世纪70年代,在细菌中陆续发现了一类核酸内切酶,它们对酶切位点具有核酸序列特异性,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简称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许多已成为基因工程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相关链接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该计划将对人类23对染色体的全部DNA进行测序,并绘制相关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基因图谱。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任命James Watson为项目总负责人。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相继加入该计划,中国于1999年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即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至此,中国成为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并提前完成预定任务,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2000年,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樊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