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巨著。全书共294卷,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起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五代灭亡,前后长达1362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还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该书以历代治乱兴衰为线索,在记录历史的同时,阐述君主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军国大事与政策的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使统治者鉴戒。该书完全用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事,结构严密,条理清晰,堪称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在朝中为官,官至天章阁待制,在皇家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父亲的学识与修养,无疑对司马光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光自幼聪明好学,七岁时便能粗通《左传》,他和同伴游戏时破缸救人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熟知。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中了进士,起初在华州担任地方官。后被庞籍推荐调入京城,担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的职务。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跟随庞籍到了并州为官,嘉祐二年(1057年)因庞籍获罪,司马光便引咎离开了并州。从嘉祐三年(1058年)开始,司马光又陆续担任了开封府推官、度支员外郎等职。宋英宗统治时期,司马光由谏官提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奉诏编写《历代君臣事迹》。宋英宗颁诏设书局于秘阁,令其续修《通志》。并授权司马光自己挑选英才,辅助编修《通志》。宋神宗即位不久,司马光任翰林兼侍读学士。当年,司马光向神宗进献《通志》八卷,《通志》即《历代君臣事迹》第八卷,该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二世三年的史事。神宗将《通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命司马光等人继续编写。《资治通鉴》从治平三年设立局编写,经过全体编修者的通力合作,到元丰七年成书,历时十九年。宋哲宗即位,拜司马光为相。他任相年余,尽废新法,元祐元年卒。欧阳修评其为“德性淳正,学术通明”。司马光一生著述多达三十七种,其中以《资治通鉴》《家范》《涑水纪闻》最为著名。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资治通鉴》通过翔实的历史记载,向当时的统治者说明了历史的经验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资治通鉴》所提供的历史教训,是以往任何一部史书都不能相比的。另外,在历史观点上,《资治通鉴》认为国家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们的修养。提倡君主应遵礼,讲究仁义,在用人方面要量才而用,赏罚分明,还要能听取臣民的谏言,这一点对后来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直到今天仍不失其意义。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统治阶级的政策的描述,来警醒世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
在文字表达方面,《资治通鉴》最擅长于描写战争场面,像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被记述得精彩纷呈。在记载赤壁之战时,司马光并没有正面去描写战争的具体情况,而是从人物着手,把鲁肃与孙权合谋定计、吴蜀构筑同盟及诸葛亮智激孙权等故事分别道来,从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这场决定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的关键之战。既有战争的完整过程,又有人物的刻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宋神宗早就说它“贤于荀悦《汉纪》远矣”。南宋学者王应麟评价该书为“自有书契以来,未有为通鉴者”。清代史学家王鸣盛也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一代伟人毛泽东评价这部巨著:“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本末毕具,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资治通鉴》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至今天,人们还在学习它、研究它、借鉴它,从中吸取着大量的营养。我们把其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进行重新编排,以事件为中心重新拟标题,并在原文之外做了背景介绍和简要评述,以便让事件清晰完整、易于理解,定名为《白话资治通鉴》,奉献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欣赏。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