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轻重缓急当以朝廷为重
六月间,自洪承畴大军抵近刘元昭的麻陂山前哨山寨,明军几次三番攻打山寨,每次都被击退,留下一地尸体。
此时温度逐渐升高,被工农军砍下的首级已经腐烂,并且发出恶臭,刘元昭这也是为了打击敌军士气不得已而为之。
数日来的攻防战,让他伤亡三百余人,火药已经消耗大半,而且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瘟疫,刘元昭让各部注意卫生,预防瘟疫。
就在刘元昭与洪承畴大战的时候,崇祯在五月末接见了马懋才,听取他对陕西探查的情况,虽然有奏折呈上,但崇祯希望亲耳听闻。
马懋才早已经将陕西旱灾下惨绝人寰的场景诉说给崇祯,最后不顾朝堂礼仪,说的自己掩面嚎啕大哭。
崇祯直说:“此朕之过也!尽管此事提起数次,朕依旧揪心不已。
只不过,如今朝廷刚刚清理阉党,朝廷内政尚未厘清,东北鞑子正蠢蠢欲动,国库尚且空虚,陕西之事只能暂且搁置。”
马懋才惊讶道:“皇上,难道陕西万民之事还不紧急吗?”
崇祯撇过头,神情有些不悦:“陕西万民当然重要,但事情分轻重缓急,朝廷中枢岂可轻忽?朕自会尽快提拔英才,厘清内政。
当今阉党如千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不彻底清理,难道爱卿要看着阉党死灰复燃?
朕知爱卿心系百姓,心急如焚,然清理阉党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马懋才叹了一口气,回道:“臣心系故乡,有些失态,还望皇上恕罪。皇上,陕西三边总督史永安,曾经为魏忠贤立下生祠。
如今陕西乱匪四起,若是继续让这样的人担任如此重要的位置,岂不是危险?”
崇祯闻言笑道:“嗯,说的极是,倒是可以先选个三边总督安稳陕西,待到朝廷缓过劲来,便可处理陕西。”
如此这般,六月,因武之望“谙练边事,猷略过人”,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陕西、甘肃、宁夏)军务,驻扎固原。
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明陕西临潼阜广里广阳屯(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人。
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听闻史永安被撤职,刘元昭与洪承畴双方的心思简直天差地别。
在武之望前来陕西前夕,刘元昭站在麻陂山前哨山寨上,望着明军营寨。
身后刘振奋,刘振武等人跟随。
随着城墙上火把“噼啪”一想,刘元昭开口道:“此番与洪承畴交战近一个月,弟兄们都辛苦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更加艰苦,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
今晚大家饱吃一顿,特战队将会在子时夜袭明军大营,今夜我们连夜撤回梁山,与明军决战!”
刘振奋出言道:“将军,何不在这里与明军决战?”
刘元昭摇头道:“等武之望一到,洪承畴心中就更加有底,届时,一直没有出现的贺人龙就有可能切断麻陂山与梁山之间的道路。
到时候,我们就会困死在麻陂山上。这里不过是一个据点,我们没必要死磕在这里。你们要记住!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当晚,明军大营外围遭遇炮火袭击,明军阵脚大乱,就连洪承畴也被人喊醒,各部士卒尽皆列阵,一副敌人将至的模样。
洪承畴一时迷糊,呼喝手下武官发生了什么事情。
守卫中军大营的是洪承畴的家丁以及明军部分精锐,他的家丁头子回复洪承畴说是工农军那支特殊部队来袭击了。
洪承畴与刘元昭交战数次,知道刘元昭出动那支神出鬼没的特殊部队时候,肯定是有什么大计划在实施。
洪承畴当即询问聚集在他身边的官员们,询问刘元昭所部最近有什么异常,众人尽皆摇头。
洪承畴急道:“不可能,刘元昭这贼寇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在今晚搞这么大的阵仗,其中一定有他的目的,速度派人去查探!”
最后还是柳一飞前来告诉洪承畴,是史永安已经被罢官,新的三边总督武之望正在来陕西的路上。
洪承畴恍然大悟道:“不好!刘元昭这是要跑,他怕本官截断他后路!告诉前军大营,立刻追击!”
前军大营杨金辉指挥使接令后,立刻带领明军冲到刘元昭的前哨山寨,明军士兵们捂着口鼻,或者憋着气把臭气熏天的拒马搬开,冲入山寨里。
此刻山寨里依旧可以闻到尸臭的味道,山寨里已经空无一人,杨金辉只好让一部分人驻扎山寨,自己带人回去复命。
杨金辉带着数百人离开山寨五十余步,杨金辉就感觉到一股震动,随后他就被人扑倒。
“轰轰轰……”
随着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前哨山寨被爆炸付之一炬,里面的上千明军无一幸免。
洪承畴正在安排军务,刚好听到这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抬头一看,怒吼道:“快派人去看看!”
时间已经是早上了,洪承畴坐在中军大营里,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随着帘子掀开,柳一飞进入营帐。
洪承畴闭着眼睛,问道:“情况如何?”
柳一飞回道:“前军基本无法作战了,一千余人葬身在那场大爆炸里,杨金辉指挥使也受了伤,他手下不到一千人了。”
洪承畴点点头,叹了一口气:“事情到了这一步,都是本官的疏忽,一想到刘元昭要跑,本官急躁了。
这些日子,每日损失数百人,现在全军上下一万人,还有不到六千人,已经没法打下去了。让贺人龙部在这山上修建山寨,防备刘元昭重新占回去。”
第二次麻陂山之战结束,洪承畴损失三千多人,攻占了麻陂山,将刘元昭逼回了梁山。
这一次刘元昭士兵损失比较少,但是麻陂山一丢,梁山就在明军兵锋之下,等到洪承畴再次得到支持,梁山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