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博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国的亡国危机

魏文侯凭借自己超凡的才干,从重重包围中,为魏国杀出一片广阔天地,他的儿子魏武侯同样雄才大略,继续着父亲的称霸之路。

早在当太子的时候,魏武侯就显露出卓越的才能。河西之战中,他是魏国主要的将领之一,曾带领魏军打下繁、庞两地,占领了秦国大片领土。攻打中山国,他随同乐羊出征,共同完成了这次艰难的远程作战,之后被封为中山君,由李克辅佐,坐镇一方。

以军功成名的魏武侯,登基以后自然也是个雄武的君王,对于周围的群魔小丑,他毫不犹豫地给予军事打击。再加上魏国的军事力量本来就称雄天下,无人能挡,因此形成了四面出击的态势。

首先就是继续文侯时代的河西之战。

前几年秦国被魏国欺负得很惨,河西之地整体丢失。这给秦国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他们被迫学习东部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始变法。

例如公元前408年,秦国实行“初租禾”,这是某种程度的土地私有化,跟当年鲁国的“初税亩”类似。但“初税亩”是一百八十多年前的政策,秦现在才来实行,由此可见秦国的落后。

又如,秦简公亲自颁下命令,朝廷中百官要随身佩剑,这是为了鼓励整个国家的尚武风气。

但秦国的这些所谓“变法”基本属于邯郸学步,在东方国家看来就是个笑话而已,根本不足以使他们强大到可以打败魏国的程度。

不过秦国人可是认真的,他们以为自己真的强大了,从公元前401年开始,他们就卷土重来,想要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

魏国根本不把他们瞧在眼里,继续用吴起守着河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秦人如何拼命,始终无法在吴起手上占到一点便宜。

秦简公在公元前400年过世。继任的秦惠公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把收复河西作为国家战略来执行。

之后若干年,秦国一直在拼命进攻河西的守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在公元前389年引发了一场大决战。

那一年,秦国组织起五十万人的超大规模军队,直扑河西的魏国堡垒,按照当时的人口来说,秦国基本全民出动了,实实在在赌上了国运,对于河西之地是志在必得。

魏国那边,吴起不仅是军事天才,也是治国的能臣,他在西河郡推崇儒学,发展经济,加强城防,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早已把西河郡建成了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

而且吴起特别善于笼络军心。据说当初魏武侯来西河郡召开庆功大会,吴起主持宴席,他把军士们按照军功分为三类:立上功的坐前排,使用金银器皿,享用猪、牛、羊三牲;中等功劳的坐中排,器皿逐渐减少;没有功劳的坐最后面,席上都是普通器具。庆功宴开完以后,就在太庙外面赏赐有功者的父母妻子,也是严格按照功劳来区分。对于死难者,政府每年都会派使者去慰问和赏赐他们的父母。

赏罚如此分明,大家都愿意去为国立功,西河守军的战斗力也因此远远超过普通军队。

现在秦魏决战在即,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一听说秦军到来,魏国将士们不等上级下达命令,自己先纷纷穿上甲胄准备战斗,片刻之间便集结起上万人。

秦军主攻的方向是阴晋城,已经在城外扎下营寨。

吴起向魏武侯请求,派五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步兵上前线,自己亲自率领他们杀向城外的秦军。魏武侯同意,并且增派五百乘战车、三千名骑兵助战。

这支精锐之师杀向前线,锐不可当,在吴起的指挥下,迅速攻破秦军防线,打退了十倍于自己的秦军,造就了历史上一次惊人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次大胜只记载于《吴子》中,不一定可信,而且这一年吴起可能已经离开魏国了,但秦国这几年遭到惨败是事实。)

秦国收复河西的努力因此遭遇重大挫折,十几年的励精图治付诸东流,这是对他们的重大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秦国国内的政局也不稳定,君王换了一个又一个。

秦惠公执政十三年之后也英年早逝。秦国连续五任君主都死得很早,活得最久的秦简公也才执政十四年而已,这后面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内幕,很难说,但对秦国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国君频繁更换,政策无法连续执行,政府班底也是严重不稳定,整个国家也就持续处在不稳定状态中;国际上又正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秦国自然就被抛到了后面。尽管秦简公、秦惠公都是奋发有为的君王,却也挽救不了秦国的颓势。

秦国的厄运还没结束。秦惠公之后,继任者是不到两岁的秦出公,由他的母亲小主夫人执政。主少国疑,权臣当道,孤儿寡母独撑大局,这是把国家引向动乱的标准配置,各方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年秦灵公死后,他的叔叔悼子(秦简公)趁乱夺到君位。灵公的儿子公子连年方九岁,逃出了秦国到魏国去避难。

魏文侯父子都认为公子连是一张可以利用的好牌,所以不仅收留了他,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盘算着以后可以送他回秦国继承君位,以此控制秦国国政。

公子连就这样一直留在魏国等待机会。

到了秦出公的时候,小主夫人没有政治根基,服不住群臣,据说她任用外戚和宦官,遭到大臣们的集体反对。不过事实上也有可能是反过来的,正因为群臣不配合,小主夫人才只好提拔外戚和宦官,这就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魏武侯看到这一幕,认为扶立秦君的机会已经来了,便学当年秦穆公扶助晋文公的做法,派军队把公子连护送回秦国去抢夺君位。

这是魏国历史上犯下的最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