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者最终胜利
田成子弑君的做法太凶残,在国际上引起公愤,他自己也很清楚,为了平息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便操纵改变齐国的外交政策,对各国普施恩惠。
他主动归还了前几年侵占的鲁、卫两国的土地,与晋国的魏、赵、韩三家订立盟约,与吴、越互通使节,温和的外交政策使得国际上的质疑声渐渐平息下来。
另一方面,田氏的运气也相当好,现在的晋国已经处在分裂的边缘,楚国已经被打残,吴、越两国正斗得你死我活,谁也没精力来干涉齐国的内部事务,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齐国君王被架空、被孤立,甚至没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这是一个最适合篡位的时代。
在国内,田成子继续收买人心。他沿用父亲“小斗入大斗出”的惯例,继续讨好百姓,对于篡位战争中的“有功之臣”也大肆封赏。
对于齐平公,田成子很露骨地说:“施行恩德是大家都欢迎的,您可以去施行;惩恶诛奸是大家厌恶的,让我去做就可以了。”由此自己把国君的职责包揽下来。
他以国君的名义,把安平以东的土地全部赐给田氏,田氏的封地面积从此超过了国君控制的土地。
朝政稳定以后,田成子开始有计划地清除鲍氏、晏氏、阚止等家族的残余势力,彻底完成了对齐国朝廷的换血。
最夸张的是他的后宫。田氏是外来家族,在齐国人丁不旺,为了尽快扩大田氏的人口规模,田成子广纳全国美女,他的后宫佳丽达到上百人之多,而且让手下的宾客们随便出入后宫,跟佳丽们勾勾搭搭。最后这些佳丽们一共生下七十多个儿子,田成子全部认成自己的,田氏的人口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迅速占领了朝廷上下的各种官职。
当然田成子对于哪些是自己的亲儿子应该还是心里有数的,实际培养的时候肯定有区别。
通过这一系列明目张胆的扩张,田氏的势力野蛮生长,已经成为齐国事实上的统治者,只缺周天子的一纸证书而已。
到了公元前403年,九鼎一响,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公然承认魏、赵、韩篡权夺位的合法性,这给了田氏很大的鼓励。
当时执政的是田和,国君是齐康公。田和觉得正式篡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在公元前391年公然废除齐康公,五年以后,田和自立为齐君,号称齐太公。
史书上记载齐康公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其实这可能是他的自保之道,不这样的话他根本没有活命的机会,何况他本来也没有什么“朝政”可以理。
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一座海岛上,名义上给他留了一座食邑,当然不久以后这座食邑也被没收了。齐康公在岛上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自己在斜坡上挖洞为灶,勉强收集野菜野果为生。
公元前379年,饥寒交迫的齐康公终于死在了海岛上,立国六百多年的齐国至此绝祀。
田氏不费一兵一卒,以“和平演变”的方式窃取了齐国政权,国际国内竟然都一片平静,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因为这时候已经是战国,周礼的余晖早已散尽,这是强者为王的时代,大家都在忙着争权夺利,谁还管什么正不正义呢?
对于老百姓来说更无所谓。既然田氏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何必纠结于谁当国君呢?
不过田氏篡位还需要最后一道程序——周天子的盖章认证。田和便向魏武侯等人提出请求,希望他们去周天子那边帮忙提出立自己为诸侯的建议。
前几年齐国刚刚被三晋联军狠狠教训过,田和对于三晋特别是魏国的实力是很服气的,所以有事情也求他们帮忙。
魏武侯很慷慨,直接去找周安王说明来意,周安王哪敢不听?何况不听也没用,人家来求册封是给他面子,又不是真需要他,于是做个顺水人情,随手发个诏令,册封田和为齐侯。
公元前386年,田和得到官方认证,田氏齐国正式建立。
又一个乱臣贼子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国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