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迭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鲁国的弑君案

除了要延续子嗣,古代的帝王们为了自身的享受还会娶很多老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类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管住自己。

既然是为了享乐,看重的主要就是女方的姿色,管她是公主还是女奴,都无所谓。所以有很多帝王临幸了地位很低的女人,自然没法避免让这个女人生下王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地位很低的女人生下的可能是长子,正妻的儿子反而排在后面,以后王位让谁继承呢?总不能让一个宫女甚至女奴的儿子当君王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发明了嫡庶制度。制度规定:嫡子优先,嫡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然后按他们的年龄排,没有嫡子才立庶子。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万一两个女人的地位差不多,她们的儿子该怎么排?那就很容易出乱子了。

春秋初年的鲁国就出了这种情况。

当时鲁惠公的正妻没有生儿子。惠公另有两个夫人:声子和仲子。声子生了公子息,仲子生了公子允。公子息年纪更大,但公子允的母亲的地位更高,却又没有高太多,所以公子息和公子允都不能算嫡长子。

惠公生前并没有把继承人的问题安排好,特别是没有及时地把仲子立为正妻,这就给后来的鲁国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七二三年,鲁惠公薨,公子息继位,这就是鲁隐公。但这次继位很特殊,鲁国官方的说法是公子允是嫡子,应该由他继位,但他年纪太小,所以由公子息代他执政,或者说“摄政”,而公子允仍然当太子。

隐公一当权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间,他完全拥有国君的身份,鲁国的各种决策全部出自他。所以他跟历史上其他的摄政王不一样,他只是名义上摄政,实际上却是君主。

到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七一二年的时候,公子允已经是个二十来岁的成年人了,也有了自己的势力,但隐公仍然没有公开表现出要还政于他的意思。这时满朝文武都在背地里猜测隐公的真实想法——他到底准不准备把王位还给太子呢?一直这样拖着是什么意思?一些有心机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这时惠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翚(huī)登场了。

公子翚是一个很强势的人物,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立过许多军功,而且一向嚣张跋扈。

当年宋、卫、陈、蔡围攻郑国的时候,就是公子翚无视隐公的反对,自己带兵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后来鲁国帮着郑国打宋国,又是公子翚自作主张自己带兵去的。这样严重违反军令,他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可想而知,隐公对他有多么纵容。所以隐公在他心里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好怕的。

公子翚想着自己立了那么多军功,应该受表彰,就想要隐公封他为太宰。正好听到朝臣们都在私下议论归政的事,胆大包天的他竟然想出一条异想天开的上位之路。

他跑去跟隐公说:“当初大臣们都认为您最有才能,所以才拥戴您当了国君。您当政这么多年了,一直受大家拥护,还有什么理由再把位子还给太子呢?依我说,干脆斩草除根,杀了太子,立您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这个设想其实相当明智,可以说是忠言。

不料隐公却瞪大眼睛说:“这是什么话?我当初不是说好的,因为子允年纪太小,我暂时代他执政。现在他已经长成大人了,我正在菟裘(tù qiú)那边营建养老的地方,以后去那里住,把君位还给子允。”

至于封太宰的事,隐公说:“等子允登基了,去让他封你。”

这下把公子翚吓坏了,本来想投机取巧谋一个开国大佬的地位,结果把自己套进去了。现在话已经说出口,没法收回,以后这老头把君位给他弟弟,他弟弟一上台,第一个要清算的不就是我?这下惹来大祸了。

他毕竟是战场上出生入死活下来的人,做事果断狠辣,念头一转,马上去找公子允,说:“听说那老头想赖着不退位,还要把您杀了,以绝后患。不如我们先下手,我替您去干掉他!事后封我一个太宰的位子怎么样?”

公子允跟他的哥哥不一样,立即同意了他的阴谋。

公子翚是掌握军权的人,很快就布置好杀人计划。不久以后,隐公在(wěi)氏家里祭祀神灵的时候,被公子翚派的刺客暗杀身亡。

公子翚随后扶助公子允登基,是为鲁桓公;然后把隐公被弑的责任推到氏头上,灭了氏一族。

这件弑君案,说到底,主要责任其实在隐公自己。

不仅公子翚,连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猜不透隐公的真实想法:他到底是脸厚心黑想一直占着君位不还呢,还是真的是个善良的人?

要是真的因为公子允年纪小,不放心让他掌权,完全可以效法周公,让公子允先登基,自己当个辅政大臣——这方面,周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面例子。

其中的关键在于名分,首先得让公子允有君王的名分,隐公自己明确是大臣的身份,这样才能消除猜疑。但隐公却半推半就地当起了君王,把公子允打成太子。

如果隐公真的想当君王,那就该果断除掉公子允,而不是让公子允有机会长齐羽翼来夺权。在十一年的时间里,隐公应该有很多机会可以杀掉公子允,但他没有。即使公子翚主动来献计,这么好的机会,他都没抓住,反而把公子翚逼到了公子允那边去。

而且,他竟然想不到公子翚已经被逼上绝路了,没有做任何防备。一个手握军权的人说出要杀太子的话来,对这样的情况能不悚然于心吗?

最大的可能是,隐公本身是个散漫无大志的人,做事糊涂,他既没有夺权的志向,又有点舍不得君位。身为君王,却畏首畏尾拿不定主意,最终害死了自己。

不过,鲁国这种宫廷政变算起来只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值一提。在同一时期,中原大地上的超级大国晋国内部,正在上演一场史诗级的弑君大戏,前后延续六十七年,弑杀五任君王,惊动国际社会,周天子亲自参战……

那就是春秋时代最大规模的夺权斗争——“曲沃代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