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爱这个世界啊致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WNF赏析(六)——宗教—仪式

“所以……对这首作品的一切解构分析,都离不开对创作人本人的解构分析。”

华立风肃脸:“你们要记得,不管哪种音乐,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生产者主体强烈的情感向、独特的艺术特性、气质和风格,物化着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所以……审音乐的同时,也是在审音乐人!”

赵雅娜看着讲台上促促而谈的华立风,又一次陷入沉迷!

不能靠近的高岭之花,哪怕只是看看也是赚了的感觉啊!!

“那接下来我们谈谈宗教三要素的‘仪式’吧。”

“宗教仪式,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组合起来的一系列宗教行为。比如之前你们说的祭祀,祈福等,都是宗教行为的一种表现。”

“而《WNF》的仪式来自于一年一次的演唱会。创作人和他的歌迷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把演唱会称作‘火星’,彼此每年都要在演唱会上向对方说一句‘欢迎回家’。”

“我之前和你们说过,美学是研究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里的‘火星’演唱会其实就象征着一个超然物外的意象世界。而那句‘欢迎回家’也是一种仪式。”

“仪式有什么用呢?”华立风突然提问。

“啊……仪式?有仪式显得郑重吧!”

“有仪式比较浪漫!!”

“法国童话《小王子》这本书里的狐狸说过,‘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是确认爱的存在!”

华立风勾唇:“大家说的都是对的。但仪式的意义广泛,套用某一定义对另一个族群的仪式行为进行解释,很可能就会产生重大的歧义。”

“对于宗教来说,仪式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对于《WNF》这首歌来说,就像邢雨同学说的那样,歌迷的大合唱本身就是一种行为仪式。”

“这种仪式能够维持歌迷群体的社会确证性。使属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变为大众所共同体验的情感。”

“这首歌的仪式,加强了歌迷与创作人之间的联系,产生群体化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同时也加强了歌迷个人与歌迷群体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群体的共同意识。而一年一次定期举办的仪式,又能加深这种共同感情和强化团体的结合力。”

“宗教能够存在的最起码的条件有三个,即神、人以及神与人的结合。神是信仰的对象。人是信仰的主体。但是,只有神和人这两个条件,宗教还不能成立。还必须有第三个条件,即人和神的关系。”

“那这首作品也是一样的,神代指创作人,人代指歌迷,还有最重要的——创作人和歌迷之间的羁绊。”

“而这种人和神的关系,创作人和歌迷的羁绊,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来实现的。只有当两者之间通过仪式建立起联系,信仰才真正产生。”

“宗教里相信人和神是互相依赖的,不仅人依赖神,神也需要人。所以他们相信,通过一定的仪式,如祭祀、崇拜、祈祷、赞颂等,可以取悦于神,获得神的庇护!”

“那创作人和歌迷之间呢?歌迷依赖创作人?创作人需要歌迷?你们觉得呢?”华立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肯定的!歌迷通过支持创作人的音乐,从他的音乐里汲取力量,创作人做音乐也需要歌迷的支持!”

“No~这个落脚点太肤浅了!”华立风竖起手指左右摇摇,表示不赞同,“如果羁绊是这么简单就能建立的,那信仰也就不再是信仰了。”

华立风看着迷茫的众人:“仪式是观念与情感外化的、经过组织化(甚至制度化)的表现形式。通过仪式建立联系的落脚点在三要素的‘观念’和‘情感’里面。”

“歌迷为什么会和创作人建立联系,因为认同创作人的‘观念’,因为和创作人之间相互的‘情感’构建。这里的‘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首歌的观念,而是指创作人的观念,而‘情感’方面,“救赎”是信仰永不褪色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