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临床表现
药疹临床表现复杂,不同药物可以引起同种类型的药疹,而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药疹多在治疗开始后7~10天经过致敏而出现(因为初次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时间大概7~10天),但是如果以前有药敏史,再次接触同类药物后,可以在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发生药疹。临床常见的药疹类型有以下:
1.发疹型药疹
最常见的类型,占药疹的95%以上,皮疹表现为弥漫性鲜红色斑或粟粒大小的斑丘疹,密集而对称的分布。皮疹数目多,范围广,可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多伴有明显瘙痒。有时上述两种皮疹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半数以上患者在停药2周后完全消退,皮损消退后可伴有糠状脱屑。如不及时停药,可发展为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诱发药物为:抗生素类(比如青霉素、头孢、磺胺、庆大霉素等),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物等
2.荨麻疹型药疹
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种皮疹比一般的荨麻疹颜色鲜红。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血清病样反应,亦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型药疹比一般的荨麻疹持续时间更长,有的可达数月甚至更久。常见药物包括青霉素及其合成衍生物、氨基苷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心血管用药如硝苯地平及其他钙通道受体阻滞剂、镇静剂及抗癫痫药物。
3.红皮病型药疹
属于重症药疹,临床表现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而大片鳞屑脱落,手足部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病痊愈后可再生),渗液有特殊的臭味。伴有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首发病例潜伏期一般在20天以上。可以一开始就泛发全身,或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呕吐、恶心,有的可伴有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肺炎、肝损害、黄疸等全身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可显著增高或降低。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严重者可出现脏器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常见药物:别嘌醇、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磺胺类等药物。
4.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属于重症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起病骤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外观。口腔、眼、呼吸道、消化道、生殖器黏膜可受累,大片坏死脱落。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初期表现为多形红斑或固定型药疹,很快再发展为大片红斑、大疱、表皮坏死剥脱。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常因继发感染、肺炎、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原因死亡。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磺胺类、别嘌醇等药物。
5.固定型药疹
好发于口周、口唇、龟头、阴囊、大小阴唇、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手足背、躯干也可发生。典型皮疹为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色斑疹,直径0.2cm到数厘米不等。常为单个,偶尔可数个。境界清楚,周围绕有红晕,严重者可出现大疱,糜烂渗液。可伴痒痛。停药一周左右皮疹可消退并留有色素沉着,如再次用药还可在原处出现类似皮损,此现象称为记忆现象,并向周围扩大,反复发作,皮疹数目也可增多。常见药物:磺胺类、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呋喃唑酮、抗癫痫药等。
6.多形红斑型药疹
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豌豆大至蚕豆大,境界清楚,中央紫红色(靶形损害),常有水疱,对称性发生于四肢,自觉瘙痒,累及睑结膜、口腔、外生殖器黏膜时伴有疼痛,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如果皮损泛发全身,并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大疱、糜烂及渗出者,称为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属于重症药疹,病情凶险,死亡率致残率高。常见药物:青霉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卡马西平、喹诺酮类等。
7.紫癜型药疹
临床主要表现双小腿伸侧红色瘀点或瘀斑,密集分布,皮疹变平或稍隆起,压之不褪色。有时可伴有风团或皮疹中心发生小水疱或血疱。重者躯干四肢都可累及。可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便血等表现,这种发疹可以有血小板减少,或由血管的损伤引起。常见药物有奎尼丁、噻嗪类、磺胺等,有时候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也可引起。
8.血管炎型药疹
皮肤损害表现为紫癜、瘀斑、结节、坏死,亦有呈结节性多动脉炎样病变。好发于小血管,其炎症范围可以从轻度的细胞浸润到急性坏死,严重者可侵犯许多器官的血管,包括皮肤和肾。全身性的表现为发热、关节痛、水肿、蛋白尿、血尿或肾衰竭,很少发生肌炎、冠状动脉炎、肺炎和胃肠出血。常见药物;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镇定药及抗癫痫药物、别嘌醇、抗心律失常药等。
9.泛发型脓疱型药疹
皮疹常开始于面部及皱褶部位,以后泛发。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浅表非毛囊性无菌脓疱,散在或密集分布,急性发病。有烧灼感或痒感。停药几天后消退,呈大片脱屑。重者脓疱可融合成脓湖。可伴有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钙血症、肾衰竭等全身症状,偶有瘀斑、紫癜、多形红斑样靶形发疹、血管炎样疹、水疱、面部水肿及黏液糜烂。常见药物: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磺胺类、卡马西平、喹诺酮类等。
知识延展
小儿药疹: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以麻疹型和猩红热型药疹最多。原发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最多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青霉素、头孢、喹诺酮等),其次为解热镇痛剂,预防性疫苗,镇静抗痫药等。处理方法:及时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加用抗组胺药物或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