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大讲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养生篇

刘文华

善治未病者善养生

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都在中学学习过扁鹊与齐桓侯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有位神医叫扁鹊,他能用望面观色,能知病邪在皮肤、肌肉之间,进到血脉和脏腑之间,病邪深入到骨髓。扁鹊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脏腑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自从扁鹊见桓公望而知病的故事传开以后,他的医名也就响遍了列国。有一天,魏文王询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个都从医,都精于医道,但是到底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只有我是兄弟三个中最差的一个。文王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却是你家三兄弟中最出名的一个?扁鹊回答说:“我的长兄治病,是治疗在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的人都不知道他能够观疾病于未起之先,及时将疾病的本因清除,所以他的医术是别人无法知晓的,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播开来,只有我们家里的人知道他的这些本领。而我的中兄的医术和治疗,是最擅长于治疗患者的病情初起之时,及时将疾病清除于未祸之先。一般的人都以为他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小范围内传播。但是,我治疗的疾病病例,大都是治疗于患者病情严重之时。一般的人都看到我在病人经脉上扎针或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者动手术,操作过程能够眼见目睹。所以大家都以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这就说明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正如古人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中国自古就讲“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道理。
什么叫治未病
第一,“未病”为“无病”,即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第二,“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第三,“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所以,治未病也有三层含义,其中第一条是未病先防,就是咱们说的预防疾病,第二条是既病防变,疾病已经发生,我们用不用去干预呢?显然是需要的。第三条是瘥后防复,疾病康复之后我们也需要进行调养,以防疾病的复发。
(一)未病先防
无病防病。是指根据人群的不同体质(九种体质),制定相应的养生调养方案,以达到预防或延缓疾病发生的目的。即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摄情志、健身锻炼、调节生活、合理膳食、谨慎起居,并倡导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同时可以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保健和防病,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既病防变
即有病早治,防止病变。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以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如中医药在防止冠心病心衰的发生,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都已经得病了,治未病还有意义吗?当然有。针对不同个体存在的疾病,进行辨证分析,制定相应的调养方案,是可以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出现的。大家都知道,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现在临床常见病,也算是一个时代病。而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初起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高血压并发症有三个,一个是脑血管病,也就是我们说的“中风”,还有心血管病、心梗以及肾脏系统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等等。如果不加以预防的话,很有可能高血压就并发成中风。而糖尿病呢,引起末梢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肢体麻木,久而久之,会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出现糖尿病足,我们中医称之为“坏疽”。可能初起,只是引起活动障碍,严重之后我们可能就只能把这个腿锯掉了。所以我们预防疾病非常重要,所以要既病防变。
(三)瘥后防复
即愈后防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再度发生。疾病恢复期,人体正气尚未复原,疾病症状虽已消失,但病根未除,若因调养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受某种因素诱发,将使潜伏于体内的旧病复发。
大家看了可能会觉得“治未病”太厉害了,基本从疾病发生之前到之后都有办法,是这样的。中医“治未病”从疾病的预防到病后防变,到瘥后防复等,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案。所以,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相当大的优势。我们都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生活得更好。所以中医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西医现在已经认识到亚健康防治的重要性,那我们中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的呢?中医的“先知先觉”,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古人就认识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我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说,如果一旦疾病发生了,我们再去用药治疗,就像渴了现穿井取水解渴一样,已经晚了。就是说错过了最初的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预防的意义要远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