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脏腑经气互通

气化学说,如树之有本,水之有源,经络的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载:“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三阴三阳,是由六气所化而为之主。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治少阳病要抓住火,治太阴病要抓住湿。至于少阴,太阳从本从标的道理,因为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寒而标阳,两经的特点是“标本异气”难求一致,不能归于一方。
李杲在确定六经脉象有其特定表现的同时,根据阴阳气化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其虚实盈亏也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化,指出:“此阴阳六经脉之常体及其消息,盈虚则变化不测,运动密稀与天地参同。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燥。四变之动,脉与之应者,乃气候之至脉也”。
脏腑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人体。在体内脏与腑之间,一方面通过经络的联系,表里相合;另一方面又依靠经络的活动,气化相通。这二种关系,相辅相成,把脏与腑联系得十分紧密。维持了气血的通达运行、脏腑功能的协调统一,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这种关系终止,则神机化灭,生命终结。
1.太阴与太阳气化相通
太阴为三阴之首,属肺与脾,脾气上升,散精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太阳为巨阳,属膀胱与小肠。太阳统一身之营卫,行气于体表,营卫调和,外邪不易入侵。
(1)肺与膀胱气化相通:
肺属手太阴经脉,膀胱属足太阳经脉。肺主一身之气,卫气行于脉外,由肺散布于全身。《金匮要略》指出:“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说明了肺气虚,不能制约膀胱,而出现遗尿,小便频数的症状。这充分说明肺与膀胱气化相通,太阳膀胱经气,统一身营卫,行于体表,所以肺与膀胱,两者都是主表,主开。肺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津液才能下输膀胱。肺气不宣,水道不能通调,津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可出现尿少、尿闭的症状,所以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由此可见,肺与膀胱在布卫输津、宣气行水、抵御外邪等生理作用方面,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合的。
(2)脾与小肠气化相通:
太阴与太阳的关系,还表现在脾与小肠。脾属足太阴经脉,小肠属手太阳经脉。脾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肠虽然络心,与心相表里,但小肠是受盛之官,它能变化饮食物,分别清浊,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脾的运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在整个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是密切不可分的,脾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化物由此出焉,脾与小肠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功能。
2.少阴和少阳气化相通
少阴为阴之始,属心与肾,心藏神,肾藏精,具水火二气。心肾相交,水火互济,人乃安和。少阳为阳之始,属胆与三焦,相火系于胆,游行于三焦,具有温煦长养作用,犹如春升之气,生气勃勃。
(1)心与胆气化相通:
心属手少阴经脉,胆属足少阳经脉。《内经》认为:心为君主,统领五脏六腑,而十一脏又都取决于胆。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胆位于胁下,寄附于肝,禀春升之气,有相火依附。心与胆,君火与相火,胆主决断和心主神明在调节人体精神活动、脏腑功能、抵御外邪、保护健康等生理活动方面,相互配合,温养脏腑,推动人体功能活动。同时,胆为清净之府,内藏精汁,通于胃,胃脉络心,胃得少阳之枢,能纳谷和降,化生气血以奉养心主。胆气温和,性喜条达,用化痰和胃,升清降浊之品使胆气通畅条达,恢复其少阳温和之性,使枢机运转,胃气来复,奉养于心火而收效。
(2)肾与三焦气化相通:
少阴与少阳的关系,还表现在肾与三焦。《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素问·咳论》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肾为人体阴阳的根本,三焦主决渎而通行水道。三焦决渎,必须依靠肾阳的蒸腾,肾阳蒸腾上行又必须取道于三焦。
3.厥阴与阳明气化相通
厥阴是两阴交尽,属心包与肝。阳明是阳气最旺盛的一经,为两阳合明,属胃与大肠。厥阴与阳明,都是主内主合,气化相通,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密切的关系。
(1)心包与胃气化相通:
心包属手厥阴经脉,胃属足阳明经脉。心包与胃都在内发挥作用,都是主里、主合。心包为心之外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包代心行事。病理状态下,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表现的生理和病理实际上就是心的生理和病理的反映。
胃为中土,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乃阴阳升降交通要道,胃络上通于心;胃之大络为“虚里”,也是心气外应之处,心气、心血的生成,要靠胃气的和降通顺。胃气衰退,不能纳谷,心的气血也就要衰少;胃失和降之机,心气不能下达,水火不能互济,也可出现种种病变。例如胃气不通,导致心火不得下交于肾水,而见有心烦、谵语等症,用承气汤攻下,腑气一通,心火下行,心烦、谵语即止。
(2)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厥阴与阳明的关系,还表现在肝与大肠,肝属足厥阴经脉,大肠属手阳明经脉。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肝气条达则五脏安和。如周学海《读医随笔》谓:“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也。”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气的疏泄功能,并不局限于气机调畅而言,还涉及精神活动、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活动、血液运行、妇女月事等一系列活动。故傅宗翰认为,肝之疏泄寓有运化气血之能。大肠主传导糟粕,但必须有肝气的疏泄,腑气才能通顺。而肝气的疏泄,又有赖于大肠腑气的通顺,两者互相为用。如一方有病就会影响另一方,从而打乱这种协调关系。如《灵枢·经脉》指出肝所生病可表现出飧泄、遗尿、闭癃等,说明二便的通顺与肝是有关的;大肠所生病可出现目黄、口干,这又是大肠的病影响到肝所致。在临床常见到,肝气郁结引起的便秘,称为气秘,用理气导滞的方法治疗。肝火旺的患者除见头痛、面红、目赤外,常见到大便干结,可用清肝泻火的方法治疗,都取良好效果。这些说明肝与大肠气化相通,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