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甲状腺疾病的基础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发展简史
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人称甲状腺为“靥”。民间则据其外形和病理状态,形象地称之为“瘿膆”。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古人多以“瘿病”概之。早在《吕氏春秋》即有记载,所谓“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汉·许慎《说文解字》:“瘿,颈瘤也。”宋代《圣济总录·瘿瘤门》云:“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瘿囊”相当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肉瘿”;“石瘿”相当于甲状腺癌;“瘿痈”相当于急性和化脓性甲状腺炎;“瘿痛”相当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瘿气”相当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而“瘿病,虚劳”相当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谓:贾逵“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而曹操劝告贾逵:“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这个历史故事说明,在公元3世纪前,已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瘿病的探索。《神农本草经》、《肘后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肘后方》还首次使用了外敷治瘿之法,记载海藻酒“治瘿瘤结气,散颈下硬核瘤”。王焘的《外台秘要》收载了6首用羊、鹿靥治疗瘿病的处方。靥即动物的甲状腺,表明此时对含碘药物及用动物甲状腺作替代疗法已有相当认识。《外科正宗·瘿瘤论》里提出瘿瘤的主要治法是:“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消坚。”并按此治则拟定了海藻玉壶汤、活血消瘿汤、十全流气饮等方。瘿病以颈前有肿块为共同临床表现,主要应通过内服药物取效而决不能轻易在局部施用刀针,《外科正宗·瘿瘤论》提出本病的禁忌“切不可轻用针刀,掘破出血不止,多致立危,久则脓血崩溃,渗漏不已,终致伤人。”
在西方医学史上,杰出的古罗马医生Galen首次描述了甲状腺,但他误将其当做喉的一部分,起润滑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真正对甲状腺命名的是英国人Thomas Wharton(1656年)(希腊语,意思是“盾形”),称之为甲状腺并不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盾,而是因为它邻近甲状软骨。在中世纪,商人们将中国古老医学带到欧洲,应用一些海草和海绵属动物来治疗甲状腺肿,这在当时是很有效的。1812年,Courtois在海草烧过的残渣中发现了碘,1820年,Coindet让甲状腺肿患者服用碘盐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1835年Graves描述了突眼性甲状腺肿。1866年Horsley发现切除猴甲状腺后,会发生神经功能障碍,表明甲状腺分泌的是重要的生命物质。Ord(1878年)首次描述了黏液性水肿。1894年,动物甲状腺干粉开始作为商品出售,并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标准药物。1896年,美国的Bernhardt Riedel注意到,在甲状腺肿中有0.5%的病例表现高密度质硬的甲状腺,命名为Riedel病,治疗此病时,切除甲状腺峡部可缓解呼吸困难,说明此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完全不同。
Galen描述的甲状腺手术致使声音嘶哑,是西方医学文献对甲状腺手术的最早记载。在公元950年,西班牙的Moor Albucasis即成功地切除过甲状腺。1786年Parry最早描述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征象,随即1835年Graves和1840年Von Basedow相继对此病作细致描述。1882年Raverdin首先报告了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在19世纪末叶以前,由于手术技巧、麻醉和消毒等问题的限制,外科医生仅将甲状腺切除术施用于有生命危险的急重患者,很少用以治疗甲状腺癌。当时即使像Theodor Billroth和Samuel Gross等著名外科医生施行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与死亡率均较高。据统计,当时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后声带麻痹达25%,抽搦达15%,死亡率也在20%左右。
20世纪初,甲状腺外科的先驱者Theodor Kocher(1841—1917年)在他的瑞士伯尔尼诊所中,施行过4000余例甲状腺切除术。他采用全身麻醉和无菌技术,设计出低位横行、小弧度的颈部切口,被认为是最好最美观的切口,称之为Kocher切口。他特别提出在甲状腺包膜外进行游离,在腺体包膜外结扎血管,常规解剖喉返神经,提出保存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技巧方法,大大减少了术后声嘶、麻木及抽搐的机会,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5%。由于Kocher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杰出成就,他在1909年荣获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外科医生。在美洲大陆,William Stuart Halsted步Kocher之后,倡导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各种甲状腺疾患,但因当时技术所限,即使对甲状腺癌也仅施行比全甲状腺切除范围小的甲状腺切除术。随后Charles Mayo、George Crile、Frank Lahey和英国的Thomas Dunhill等不断改进手术技巧,更新手术器械,深入钻研甲状腺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促进了甲状腺癌外科治疗工作。关于扩大外科手术,1880年Kocher就曾施行过颈部淋巴结清除术。1906年Crile系统地描述了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932年Ward首先施行颌颈联合根治性切除术。1942年Martin进一步推广应用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5年生存率提高了40%。1960年,Bocca提出对恶性程度低、生长慢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保守性(即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手术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因设计合理,效果满意,以后得到众多仿效。20世纪中叶,全甲状腺切除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倡导它的有Hasted、Norman Thompson、Orlo Clark和Thomas Reeve等,至20世纪后1/4,全甲状腺切除术更为广泛使用。
甲状腺手术的五个时代:
第一代,其特点是手术死亡率极高,达40%~70%。甚至在欧洲有“只有疯子才会去做甲状腺手术”的说法;在我国,《三国志》也有类似记载。
第二代,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以避开喉返神经,解决了困扰人的手术后麻和哑的问题,准确说是采用回避的方法解决了麻和哑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方法在当时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第三代,手术常规显露解剖喉返,彻底解决了哑的问题,但回避了麻木的问题。其特点是以喉返神经为中心,一切都围绕喉返神经不损伤来操作。
第四代,手术特点是以甲状旁腺及其微血管为中心,兼顾喉返神经。从根本上回归甲状腺、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三者的精确精细解剖关系,彻底解决了麻和哑的问题。
第五代,目前还有很多分歧和争论。第五代手术的特点是以“超视距”解决精细化和美容问题为特点。甲状旁腺血管径甚至不足1mm,超越了人肉眼的极限,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巨大甲状腺肿瘤愈来愈少见了,瘤体也从常规十几厘米大小过渡到厘米级甚至几毫米,从“巨瘤时代”到显露数厘米长的喉返神经再到保留毫米级的甲状旁腺及其微血管。精细程度渐渐超出人类肉眼视力的极限,所以才有借助放大镜或腔镜进行手术,手术也从原来粗放简单求快渐渐过渡到精确从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近20年前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出现,不仅仅是美容需求的满足,也是甲状腺一百多年外科手术发展内在的历史必然。
(李洋 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