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神经外科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应用解剖

第一节 表面标志

矢状缝:自眉间沿颅穹隆至人字尖的骨缝,其深面为上矢状窦。

人字缝:由矢状缝后1/3处的人字尖走向两侧乳突基部,界于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

颅基线:颅底基线即Reid基线(Reid’s base line,RBL),由眶下缘经外耳道上缘至枕外隆突的连线。

冠状缝:界于额骨与顶骨之间,由冠矢点走向两侧翼点的骨缝。

额中缝:矢状缝的前1/3,界于两侧额骨之间,常于2岁时闭合。

颞鳞缝:前起翼点、后至星点,界于颞骨、额骨于顶骨之间的骨缝。

枕乳缝:枕骨与乳突后缘间的骨缝,属人字缝向枕骨的延伸。

顶乳缝:顶骨与乳突基部的骨缝,属人字缝向顶骨方向的延伸。

鼻额点:为鼻根中央的凹陷,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连接处。

眉间:位于鼻额点上方约2cm处,在两眉之间。

眉弓:系额骨眶上缘上方1.5cm处的隆嵴,于两侧眉弓内端深面含有额窦。

额结节:于眉弓上方约5cm的额骨隆突部,额结节的深面正对额中回。

额顶点: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又名冠矢点,在鼻额点至枕外隆突的矢状连线前、中1/3交界处,新生儿时为前囟,约在眉间上13cm。

顶结节:即顶骨的隆突部,在耳郭上方6cm,其深面为缘上回;其下方2cm适对大脑外侧沟后支的末端。

枕外隆凸:位于颅颈交界部之上方,为枕鳞中央的骨性隆起,有项韧带附着,隆凸的深面为窦汇。

顶枕点:矢状缝与人字缝相交点,又称人字尖,新生儿时为后囟,约在枕外隆凸上方6cm处。

上顶线:由枕外隆凸凸向外侧至乳突的半弧形骨嵴,为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附着点,其深面为横窦上界。

额骨颧突:额骨向眼眶外缘突出并与颧骨之眶突相连接的角,又名外侧角突。

颧弓:由颧骨外侧与眶下缘平行向后至外耳道上缘0.5cm的骨弓,其深面与颅中窝底齐平。

颧弓结节:位于颧弓的下缘,在耳屏的前上缘,即耳前点的上方,为颧弓之后界。

耳前点:为耳屏前的小凹陷,位于下颌髁之后缘。

乳突:在耳垂后下方,其后半部的深面为乙状窦沟,其前内侧即外耳道后内壁颅底面有茎乳孔,为面神经出颅处。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4cm及额骨颧突后方3cm处,是额骨、顶骨、颞鳞部与蝶骨大翼四骨衔接处,又称翼区,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额支穿过。

上、下颞线:系由额骨颧突外缘向上后至冠状缝的弧形线,上、下颞线并行,其末端恰对乳突上嵴的尾端,分别是颞筋膜浅层及深层的附着缘。

乳突上嵴:又名颞线,即颧弓上缘在颞骨鳞部的延续,位于外耳道上缘及乳突基部,此骨嵴是颅中窝底与乳突的分界标志。

星点:位于乳突尖后缘向上5cm处,即顶乳缝与颞鳞缝的相交点,正对乳突上嵴的尾端,此点的深面恰是横窦向乙状窦转角的上界。

窦汇:位于枕外粗隆的深面,是上矢状窦、直窦、两侧横窦及枕窦的汇集处。

枕窦:位于枕外隆突至枕大孔后缘的枕外嵴深面,一般已退变萎缩。

横窦:在枕外隆突至乳突上嵴连线的深面,为天幕的附着缘,该处小脑幕分为上下两层,包裹而成横窦,右侧常为颅内静脉主要回流侧。多较左侧为大。

矢状窦:适居矢状线之下两相对应,唯上矢状窦后1/3段略向右偏0.5~1.0cm,值得注意,此窦前1/3常已萎缩阻断无妨,但窦的后2/3至窦汇是接受双侧大脑半球回流的主要静脉窦,不可阻断。

乙状窦:位于乳突后部的深面,由乳突上嵴至乳突尖呈垂直线下行,经颅底颈静脉孔出颅(图1-1-1,图1-1-2)。

图1-1-1 颅骨正面

图1-1-2 颅骨侧面

第二节 脑

脑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组成,其中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延髓为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脑桥间有脑桥延髓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脚相接。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为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下通第四脑室,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到视交叉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向前、向上、向后扩展,并覆盖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一部分。大脑两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图1-2-1,图1-2-2)。

图1-2-1 大脑半球外侧面

图1-2-2 大脑半球内侧面

一、大脑

大脑(cerebrum)包括左、右两半球及连接两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部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胼胝体相连。

1.大脑半球各脑叶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称脑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

(1)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成内侧和外侧嗅纹,由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亦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2)顶叶:

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的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3)颞叶:

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3条沟将其分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隐于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侧面和底面、位于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沟回。

(4)枕叶:

位于顶枕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后部之间为舌回。

(5)岛叶:

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沟将其分为长回和短回。

2.大脑皮质功能区定位

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十分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亦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根据大脑皮质的细胞成分、排列、构筑等特点,皮质分为若干区。根据Brodmann提出的功能区定位标准分区如下:

(1)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若一侧中央前回损伤,可造成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

(2)皮质运动前区:

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与联合运动、姿势和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自主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该区损伤可引起性格的改变和精神症状。

(3)皮质眼球运动区:

位于额叶(8区)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侧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该区受损可出现双眼向患侧凝视,若受刺激,则双眼向健侧凝视。

(4)皮质一般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顶上小叶(5、7区)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在皮质感觉区损伤后的初期,对侧身体各种感觉都消失,而痛觉以后可以恢复,精细触觉则难以恢复。旁中央小叶后部接受对侧足、趾的感觉;旁中央小叶前部支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和对侧小腿以下骨骼肌的运动。

(5)额叶联合区:

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该区发生病损主要出现智力、性格和精神等方面的改变。

(6)视觉皮质区:

与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相邻(17区)。每一侧的上述皮质区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当一侧视皮质损伤时,可出现两眼对侧视野偏盲。

(7)听觉皮质区:

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回。每侧皮质均接受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当一侧听觉皮质损伤时,将只出现听力减退。

(8)嗅觉皮质区:

位于嗅区、沟回和海马回的前部,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当一侧皮质损害时,并不产生嗅觉障碍。

(9)内脏皮质区:

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马及海马沟回等区域。该区病损时则表现为胃肠、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功能的紊乱。

(10)语言运用中枢:

由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语言文字(即第2信号系统)和使用工具等特殊的功能活动,这些活动在一侧皮质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亦称为语言运用中枢。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该区损伤后,患者虽然能够发音,但不能组成语言,称为运动性失语。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此中枢损伤后,只能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不能正确地与他人对话,此现象被称为命名性失语,亦称为感觉性失语。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该区具有理解所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若此区受损,患者虽然视觉存在,但不能理解所视对象的意义,称为失读症。一般且伴有计算功能障碍。④运用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此区主管精细的协调功能,受损后患者丧失使用工具的能力。⑤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此区损伤后,虽然手的一般动作无障碍,然而患者不能进行书写、绘画等精细动作,亦称失写症。

3.大脑半球深部结构

大脑半球深部的重要结构有基底神经节、间脑和内囊。在此仅叙述基底神经节和内囊。

(1)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是大脑皮质下的一组神经细胞核团,它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和屏状核(带状核)。纹状体又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两部分,而豆状核是由苍白球和壳核组成。根据种系发生又将尾状核和壳核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尾状核:

位于侧脑室的外缘,自前向后分为头、体、尾3部分。头部膨大,突入侧脑室前角并成为前角的下外侧壁。尾状核头的腹面邻接前穿质,外侧借内囊与豆状核分开,下部则与壳核相连。尾状核体部较细,位于侧脑室底的外侧,借终纹与丘脑相隔,沿丘脑的背外侧缘延伸形成侧脑室体部的基底。在丘脑后端外侧,尾状核更细,称为尾部,深入颞叶,组成侧脑室下角的上壁,并向前终止于尾状核头的下外侧,杏仁核簇的后方。

2)豆状核:

位于岛叶的深部,呈楔形,底凸向外侧,顶端指向内侧。它的前方与尾状核头相连,其余部分借内囊与丘脑相隔。豆状核的外侧,借薄层的外囊纤维与屏状核相隔。屏状核外侧的白质称为最外囊,再向外为岛叶皮质。豆状核由内、外髓板分为3部,外侧部称壳核;其余为外侧苍白球和内侧苍白球。

纹状体是丘脑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之一,为运动整合中枢的一部分。它主要接受大脑皮质、丘脑、丘脑底核和黑质的传入冲动,并与红核、网状结构等形成广泛的联系,以维持肌张力和肌肉活动的协调性。

(2)内囊:

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大脑皮质与下级中枢之间联系时重要神经束的必经之路,形似宽厚的白质纤维带。在大脑半球水平断面上,内囊呈横置的“V”形,尖端朝内。内囊可分为3部,额部称前肢,介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枕部称后肢,介于丘脑和豆状核之间;两部的汇合区为膝部。在前肢主要有额桥束及额叶丘脑纤维,膝部为皮质脑干束通过,后肢由前向后依次为皮质脊髓束、枕颞桥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放射纤维所通过。由于内囊中各种传导纤维密集排列,因此内囊区的损伤常引起上、下行传导束的损伤,产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

4.嗅脑和边缘系统

(1)嗅脑:

位于脑的底面,包括嗅球、嗅束和梨状皮质,梨状皮质分为外侧嗅回(前梨状区)和内嗅区(海马回钩和海马回前部),前者为一级嗅皮质,与嗅觉感知有关;后者为二级嗅皮质,与嗅冲动和其他冲动的整合功能有关。

(2)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由皮质结构和皮质下结构两部分组成,皮质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沟)、脑岛和额叶眶后部等。皮质下结构包括杏仁核、隔核、视前区、丘脑上部、下丘脑、丘脑前核及背内侧核、中脑被盖部等。

边缘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解剖学和功能性实体,它是管理学习经验、整合新近与既往经验,同时为启动和调节种种行为和情感反应的复杂神经环路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二、间脑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下丘脑、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5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下丘脑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1.丘脑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前端的尖圆隆凸称为丘脑前结节,后端钝圆、宽厚称丘脑枕,其后下方为丘脑后部,有两个隆起,称内、外膝状体。

丘脑背面覆盖一薄层纤维,称带状层。丘脑被Y形的白质板(称内髓板)分隔成前、内、外侧三大核群。在内髓板中有板内核群,在丘脑内侧核内侧有薄层灰质,称中线核。在丘脑外侧核群的外侧,有薄层灰质称丘脑网状核。丘脑外侧核群与丘脑网状核之间的白质板,称丘脑外髓板。

2.丘脑上部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包括左右韁三角、韁连合及后方的松果体。起于嗅觉中枢的丘脑髓纹,止于韁三角的灰质,自灰质发出纤维到脑干的内脏运动核。故丘脑上部与嗅觉内脏反射有关。

3.下丘脑

下丘脑借丘脑下部沟与丘脑分界,内侧面是第三脑室侧壁的下部。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终板、灰结节、漏斗、垂体及乳头体。丘脑下部的体积很小,却控制着机体的多种重要功能活动,成为内脏活动、内分泌与精神行为之间维持平衡的中枢。

4.丘脑底部

是中脑被盖与背侧丘脑的过渡区,其中有丘脑底核和Forel区。接受苍白球和皮质运动区的纤维,发出纤维到红核、黑质及中脑的被盖。此部位损伤,将出现对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

5.丘脑后部

位于丘脑后外侧的下方,包括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和丘脑枕。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投射至颞叶皮质听区。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纤维,发出纤维称视辐射,投射到枕叶皮质。丘脑枕的深部为枕核,接受内、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的纤维,发出纤维至顶下小叶、枕叶和颞叶后部的皮质。

三、脑干

脑干(brain stem)包括延髓、脑桥及中脑。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接续,中脑头端与间脑相接。延髓和脑桥恰位于颅底的斜坡上。

1.脑干腹侧面

在延髓的正中裂处,有左右交叉的纤维,称锥体交叉,是延髓和脊髓的分界。正中裂的两侧有纵行的隆起,为皮质脊髓束(或锥体束)所构成的锥体,其外侧有卵圆形的下橄榄体,舌下神经从其前方的橄榄前沟出脑,在下橄榄体的背侧,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出(入)脑。

脑桥的下端以延髓脑桥沟与延髓分界,上端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宽阔的横行隆起构成脑桥的基底部。基底部正中的纵行浅沟为基底动脉压迹,称为基底沟,基底部的横行纤维向左右集中,构成伸向小脑的脑桥臂(小脑中脚)。在脑桥基底向脑桥臂的移行处,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丝出(入)脑。在延髓脑桥沟,自内向外两侧有外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出(入)脑,位听神经恰居小脑、脑桥、延髓之三角处。

中脑有锥体束纤维组成的一对大脑脚,其内侧面有浅的动眼神经沟,动眼神经从此处出脑。两大脑脚之间的深窝为脚间窝,窝底深部有多支小血管并穿进脑内,该处脑质称为后穿质。

2.脑干的背面

为延髓,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称为闭合部,其室腔为脊髓中央管的延续,正中沟的两侧为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中分别隐有薄束核与楔束核。延髓上段称为开敞部,脊髓的中央管扩展成第四脑室底的下半部,薄束和楔束结节撇向外侧方。脑桥的背面构成第四脑室底部的上半部。在第四脑室底具有横行的髓纹,是延髓和脑桥分界的标志。

中脑的背部称为顶盖,由上、下两对小丘组成,分别称为上丘和下丘,合称四叠体。在左右小丘间的纵沟上端容纳松果体。上丘是皮质下视觉反射中枢,通过上丘臂与外侧膝状体相连接;下丘是听觉通路上的重要中枢,通过下丘臂与内侧膝状体相连接。在下丘的下方,有发自中脑的滑车神经出脑,它在前髓帆内行左右交叉,再绕行大脑脚侧方至腹面。中脑顶盖的深部为被盖部,其中有纵贯中脑被盖的中脑导水管,此管与间脑的第三脑室和脑桥、延髓背方的第四脑室相贯通(图1-2-3,图1-2-4)。

图1-2-3 脑干正面

图1-2-4 脑干背面

四、小脑

1.小脑(cerebellum)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枕叶相隔。小脑以上、中、下3对脚与脑干相连。上脚(结合臂)与中脑被盖相连,中脚(脑桥臂)与脑桥的基底部相连,下脚(绳状体)与延髓相连,小脑在脑干菱形窝的背方,与菱形窝之间的空间为第四脑室。

小脑可分为蚓部和半球部。蚓部的下面凹陷,凹陷的前缘称小脑前切迹,与脑干相适应;凹陷的后缘称小脑后切迹,内容硬脑膜的小脑镰。蚓部从前向后分别为蚓小结、蚓垂和蚓锥。蚓部的两侧为小脑半球,每侧小脑半球又可分为中间部(旁蚓部)和外侧部。半球下面有一对绒球,其后方有小脑扁桃体。扁桃体邻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增高时,可造成小脑扁桃体疝。

根据小脑的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被分为几个部分。根据小脑的后外侧裂,被分为绒球小结叶和小脑体两大部分,小脑体又以原裂分为前叶和后叶。按发生的先后可将小脑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3个部分。古小脑即绒球小结叶,接受来自前庭的纤维,又称前庭小脑;旧小脑包括前叶的蚓部和后叶的蚓锥体和蚓垂,可能也包括旁绒球,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纤维,故又称脊髓小脑;新小脑则占小脑其余的大部分,它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的投射,也称为脑桥小脑。上述的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脑桥小脑之分,也与其传出纤维相对应,即它们的最主要传出纤维分别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前庭核、脊髓和大脑皮质。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表面为一层由灰质构成的小脑皮质,其下为大量纤维组成的白质,为小脑髓质。在髓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小脑中央核。

小脑皮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由表及里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层,在小脑皮质内的细胞成分有5种,即粒细胞、高尔基(Golgi)细胞、外星形细胞、筐状细胞及浦肯野(Purkinje)细胞。有两种传入纤维,即攀缘纤维及苔藓纤维,此外,脑皮质内还有来自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及来自中缝核的5-羟色胺能纤维等。

小脑髓质主要由进出小脑的纤维组成,即小脑的上、中、下3对脚及小脑皮质与小脑中央核之间的联合纤维。小脑上脚包括的传入纤维有脊髓小脑前束、红核脊髓束、顶盖小脑束、三叉中脑核小脑束;传出纤维有小脑丘脑纤维和小脑红核纤维。小脑中脚包括脑桥小脑束。小脑下脚包括的传入纤维有脊髓小脑前束及吻侧束的一部分、红核小脑束、顶盖小脑束、三叉中脑核小脑束;传出的纤维有小脑丘脑纤维和小脑红核纤维的一部分。

第三节 脑室

脑室(ventricle of brain)可分为位于两侧而对称的侧脑室和位于中线部位的第三、第四脑室。

一、侧脑室

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成下列几部分:

前角(额角):位于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的前部,外侧壁为尾核,内侧壁为透明隔。在前角的后部有室间孔(Monro孔),两侧侧脑室通过此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侧脑室体部:为水平形裂隙,其上壁为胼胝体,下壁为丘脑。

后角(枕角):为体部在枕叶的延续,系一纵形裂隙。其上外侧壁为胼胝本,内下侧壁为枕叶组织。

下角(颞角):在颞叶内,为一弯向下、向前、向内的弓形裂隙。其内侧壁隆起为海马裂的海马所占,其余部分则为颞叶的组织。

二、第三脑室

为间脑的内腔,呈裂隙形,垂直位于正中面。前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交通。第三脑室有6个面:①顶由4层组织构成,自上而下为穹隆、上层脉络体、脉络血管与下层脉络体;②第三脑室底的外表面前半部属下丘脑,包括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③后半部是底丘脑,为中脑上方的延伸,包括后穿质与中脑被盖(在大脑脚的内侧部分的上方);④第三脑室前壁自上而下有穹隆柱、室间孔、前联合、终板、视隐窝与视交叉;⑤第三脑室后壁自上而下有松果体上隐窝、缰联合、松果体及其隐窝、后联合和导水管上口;⑥第三脑室侧壁的上部为丘脑,下部为下丘脑。

三、第四脑室

形状如尖向后上、底朝前下的帐篷。其底为菱形窝,顶由前髓帆、小脑和后髓帆组成。菱形窝的两外侧角呈两个囊状凸出,称侧隐窝。在两侧隐窝的终点有两个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称为侧孔(Luschka孔)。此外,第四脑室还借正中孔(Magendi孔)与脑池交通。正中孔位于后髓帆下部,正好在闩的上方。在菱形窝的下角,第四脑室还与脊髓的中央管相通。第四脑室内也有脉络丛。

整个脑室系统内部充满着脑脊液,成人总量约为100ml。脑脊液自侧脑室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而后沿导水管至第四脑室,再由第四脑室经外侧孔和正中孔而流入脑部或脊髓蛛网膜下腔中吸收(图1-3-1)。

图1-3-1 脑室

第四节 脑膜

在脑组织外面覆盖3层脑膜,由外向里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1.硬脑膜(dura)

硬脑膜由内、外层组成,中间是一层薄网状组织,血管和神经在其中通过。硬脑膜与颅骨内表面的关系各处不一。在颅盖部硬脑膜与颅骨相互分离,其间有一潜在的硬膜外间隙。在颅底部则相反,硬脑膜与颅底内表面较粘着。在沿颅骨骨缝处以及颅底骨嵴的突起部分,如筛板区、蝶鞍周围、斜坡和岩锥等部位硬脑膜与颅骨牢固粘连。

2.蛛网膜(arachnoid membrane)

蛛网膜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位于硬脑膜之下,两者间隔有硬脑膜下腔。在一定的部位(主要是在上矢状窦两侧和横窦周围)蛛网膜外表面形成多数的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内。硬脑膜在该处也变薄,并在其表面可显现呈结节状的粒体。这些粒体称为蛛网膜颗粒,它们突入静脉窦或颅骨板障静脉内。

3.软脑膜(pia matter)

紧贴脑表面,并随着脑表面的起伏而深入脑的所有凹陷和沟裂。软脑膜并在一定的部位上形成皱襞,此皱襞与变薄的脑室壁(室管膜)愈合而构成脉络组织。在大脑半球间纵裂处,软脑膜皱襞穿过胼胝体压部与四叠体之间,跟变薄的第三脑室壁一起进入第三脑室,形成第三脑室脉络丛;再由此经过室间孔和大脑内侧面围绕丘脑的脉络裂,扩展入侧脑室,组成侧脑室的脉络丛。通过小脑与延髓间的裂隙,软脑膜皱襞进入第四脑室而组成第四脑室脉络丛。

静脉窦位于由硬脑膜内、外两层突起所形成的空腔内,一般呈三角形,衬以内皮细胞,收纳来自脑、眼球、中耳和脑膜的静脉血。

1.上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的上缘,自前向后行走,管径渐扩大,达窦汇而注入横窦(大多注入右侧横窦)。其位置并不一定严格地沿矢状线,常略偏右。上矢状窦的外侧缘有陷窝向外突出。在窦的前段较少较小,后段较多、较大,是蛛网膜颗粒突入静脉窦腔之处。在上矢状窦的整个行程中,皆有大脑和硬脑膜静脉注入其中;其前部则有时与鼻腔静脉有交通。

2.下矢状窦 位于大脑镰的下缘,自前向后汇入直窦前端。

3.横窦和乙状窦 横窦为静脉窦中最大者,位于枕骨横窦沟内,正好是小脑幕两侧后缘的附着处;它在顶骨乳突角水平改变方向,藏在颞骨的乙状沟内而成为乙状窦,直达静脉孔。其直接的延续——颈内静脉为主要的集血器,收集并导出颅腔里的静脉血。

4.直窦 位于小脑幕正中恰在小脑幕与大脑镰的汇合线上,走向由前向后,与上矢状窦一起汇入横窦。此静脉的特点为其横切面成四角形。直窦除接受来自小脑、大脑镰和硬脑膜的静脉外,还接受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大脑大静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它收集来自某些重要组织如侧脑室与第三脑室的血管脉络丛及尾核、丘脑和其他脑深部组织的血液。

5.窦汇 前面曾提及,上矢状窦于枕内隆凸处注入横窦。此处还汇集有下矢状窦、直窦和枕窦。于是,在这里就形成了所有重要静脉窦的汇集;而且,上矢状窦大多注入右侧横窦,其余则注入左侧横窦。这一地点即被称为窦汇。窦汇的形态与大小十分不一致。

6.海绵窦 海绵窦是成对的,位于蝶鞍两侧,组成蝶鞍腔的侧壁。海绵窦的窦腔内含有许多结缔组织隔,将它分成许多互通的小腔而成为海绵状。在窦的外侧壁,有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第1支,以及窦内段颈内动脉通过。两侧海绵窦互以两横吻合窦——海绵窦间前窦和后窦相联络,这样就在蝶鞍周围形成一静脉窦环。眼眶静脉和沿小翼后缘向内侧行走的一对蝶顶窦注入海绵窦。两侧海绵窦则各借两侧的岩上窦和岩下窦与颅内静脉窦的总系联络。岩上窦循岩嵴而行,注入横窦外侧部;岩下窦行程较低,注入颈内静脉球。此外,海绵窦尚与斜坡上的静脉丛相联系,后者又与椎管内静脉丛相联系。

7.枕窦 位于小脑镰内,自枕内隆凸开始,沿枕内嵴向下达枕骨大孔边缘,然后分为两支,向两侧环绕枕骨大孔后缘而形成半圆形的环窦,最后各注入同侧的乙状窦(图1-4-1)。

图1-4-1 静脉窦

第五节 脑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处自颈总动脉分出,于颈筋膜深层和颈部深层肌肉的前方上升,走向颅底,经颈动脉管和破裂孔入颅腔,在蝶骨颈动脉沟内弯向上行。颈内动脉在蝶鞍底水平处弯向前行而走向海绵窦,而后再弯向后上,经视神经孔与前床突间的空隙,到达视交叉的外侧。由近而远,陆续发出分支,即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一短小的前交通动脉相联结,后者位于视交叉的上方。

椎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在进入寰椎与枕骨间的硬膜囊后两侧的椎动脉即沿延髓的腹外侧面行进,于延髓头端汇合成基底动脉,后者位于脑桥底面的槽中,行至脑桥上缘分成两支大脑后动脉。而基底动脉又分出小脑上动脉、脑桥动脉、内听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本身则分出小脑后下动脉。

在脑底部,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围成动脉环(Willis环)。

一、大脑半球和间脑的动脉供应

大脑半球和间脑为脑底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3根动脉的分支所供应。其分支有皮质支和中央支两类。

1.皮质支

(1)大脑前动脉:

自颈内动脉末端分出后,向内走行与对侧大脑前动脉靠近,借前交通动脉互相交通,然后绕过胼胝体膝沿胼胝体背面向后走行。有4个主要分支:①眶动脉:在前交通动脉的前方起于主干,分布于额叶眶面;②额极动脉:在眶动脉稍远处由主干发出,供应额极区和额叶前外侧面;③胼缘动脉:于胼胝体膝部自主干发出,分布于顶枕裂以前的额顶叶内侧面和外侧面近上内缘的条状区;④胼周动脉:绕胼胝体走行,可视为大脑前动脉主干的延续,分布于胼胝体和楔前叶。

(2)大脑中动脉:

向后沿外侧裂走行,分出多支皮质支,供应除额、顶、颞叶边缘区和枕叶以外的大脑半球外侧面。主要分支有:①额顶升动脉:于外侧裂处自主干发出眶额、中央前回、中央沟和中央后回(顶前)4支,分别供给相应脑区;②顶后动脉:供应缘上回和顶上小叶前部皮质;③角回动脉:供应角回和顶上小叶后部皮质;④颞后动脉:供应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的皮质区。

(3)大脑后动脉:

为基底动脉终支,绕大脑脚向后走行,居于小脑幕切迹上方,而后走行于小脑幕上达枕叶,分布于颞叶底面和枕叶。分内侧支和外侧支。外侧支又分为颞下前、颞下中和颞下后3根动脉,分布于颞叶下面和颞叶外面下缘;内侧支分为距状裂动脉(分布于距状裂附近皮质)、顶枕动脉(走向顶枕裂,供应枕叶)。

2.中央支

供应间脑、纹状体和内囊的动脉可以分成下列几组:

(1)前内侧组:起自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侧段(A1段或水平段),通过前穿质供应下丘脑前部、尾状核头、壳核和内囊前部。

(2)前外侧组:大部分来自大脑中动脉近侧段,小部分起自大脑前动脉,经前穿质外侧入脑,统称纹状体动脉。其中有数支较大者起自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称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和壳核的一部分、苍白球外侧部、内囊的前肢和后肢。

(3)后内侧组:自大脑后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起始段发出,穿过后穿质供应垂体、漏斗、灰结节、乳头体、中脑中线部和丘脑的内侧部。

(4)后外侧组:起自大脑后动脉外侧段,供应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丘脑外侧核和丘脑枕。

(5)脉络膜前、后动脉一般也视为中央动脉。

1)脉络膜前动脉:于后交通动脉偏上方起自颈内动脉,沿视束内缘向后走行,穿过脉络裂进入侧脑室下角,供应脉络丛和海马,并于侧脑室三角部与脉络膜后动脉吻合,其分支也供应视束、外侧膝状体、灰结节、乳头体、内囊后肢腹侧部、苍白球、尾状核后部、杏仁核、丘脑膜外侧核、黑质和红核等。

2)脉络膜后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供应中脑背侧部、第三脑室脉络丛和丘脑背侧部(图1-5-1,图1-5-2)。

图1-5-1 大脑半球血液供应外侧面

图1-5-2 大脑半球血液供应内侧面

二、小脑的动脉供应

小脑由椎动脉系统供血,共有3对动脉。

1.小脑上动脉

位于大脑后动脉偏下方起自基底动脉上段,绕大脑脚至小脑上面。供应小脑上脚、小脑核和小脑半球上面。在其行程中分出一支到脑桥被盖,供应丘系、面神经核和外侧丘系区域。

2.小脑前下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下段向外行,分布于小脑下面。

3.小脑后下动脉

相当橄榄体下缘水平起自椎动脉,向后达延髓背面绕过扁桃体。分支有小脑支供应绒球小结叶、下蚓和小脑半球下面后部和小脑核的一部分及延髓支,供应延髓后外侧区。

三、脑干的动脉供应

1.中脑的动脉

主要来自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小部分来自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分为中央支(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近侧面和基底动脉的分支经后穿质进入中脑,供应中脑中线部)和周围支(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的分支,供应中脑的外侧区和背侧区)。

2.脑桥的动脉

自基底动脉发出的中央支(内侧支)供应脑桥的中线区;脑桥支(桥横支)向外侧走行,发出垂直支供应脑桥外侧区;尚有小脑上动脉分支供应其被盖区。

3.延髓的动脉

来自以下几个动脉:①脊髓前动脉:发自椎动脉颅内段向下合成此动脉,供应延髓前部和中央区;②脊髓后动脉:左右两支,发自同侧椎动脉颅内段,供应延髓背侧结构;③椎动脉分支:供应延髓外侧部;④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延髓后外侧区。

第六节 脑的静脉系统

一、大脑半球和间脑的静脉系统

大脑的静脉一般不与同名动脉伴行,无静脉瓣为其特点,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组。浅静脉引流皮质和皮质下的血液,深静脉引流深部白质、脉络丛、基底节和间脑等深部结构的血液。浅静脉和深静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

1.浅静脉组

(1)大脑上静脉:

共有8~15根,将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外侧面上部的血液引流到上矢状窦的各段内。其中以位于中央沟的中央沟静脉和位于前中央沟的上吻合静脉(亦称前吻合或Trolard静脉)比较粗大。大脑上静脉在穿过蛛网膜、进入静脉窦之前,于硬脑膜下腔走行约1mm,此段称为桥静脉。

(2)大脑中静脉:

与大脑中动脉伴行,分为大脑中浅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前者引流外侧裂附近脑表面的血液,与蝶顶窦汇合注入海绵窦,后者收集岛叶及其附近的血液,汇入基底静脉。大脑中静脉还借两支交通静脉分别与上矢状窦及横窦吻合,向上者即为上吻合静脉,向下者为下吻合静脉(或后吻合静脉,亦称Labbe静脉),汇入横窦。

(3)大脑下静脉:

1~7根,引流大脑半球底面和内侧面的血液,分别汇入海绵窦和基底静脉。

(4)基底静脉(Rosenthal静脉):

分布于大脑半球底面的后内侧。起于前穿质,收集间脑底部、基底节和钩回附近的血液,向后绕大脑脚,注入大脑内静脉或大脑大静脉(图1-6-1)。

图1-6-1 大脑浅静脉

2.深静脉组

收集大脑深部结构及脉络丛的静脉血。来自丘脑、纹状体、内囊和胼胝体的静脉,先集成丘(脑)纹(状体)静脉(又称终静脉)走行于尾状核与丘脑之间的沟内,向前抵室间孔时呈锐角折向后,形成静脉角;在室间孔部位,丘纹静脉与透明隔静脉及脉络丛静脉汇合,形成大脑内静脉。大脑内静脉在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内向后,达胼胝体压部时,两侧的大脑内静脉合成1根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它还接受小脑上静脉和基底静脉。大脑大静脉长仅1cm,经胼胝体压部向后上汇入直窦,与之约成直角(图1-6-2,图1-6-3)。

图1-6-2 大脑深静脉

图1-6-3 大脑深静脉

二、小脑静脉系统

1.小脑上静脉

收集小脑上面和深部小脑核的血液,注入大脑大静脉和横窦。

2.小脑下静脉

收集小脑下面的血液,注入岩上窦、枕窦或横窦。

3.小脑前中央静脉

收集小脑上蚓前部的血液,注入大脑大静脉。

4.小脑下内静脉

收集小脑下蚓部和小脑半球内侧的血液,左右两支靠中线并拢,注入直窦或横窦。

三、脑干静脉系统

延髓静脉下与脊髓静脉相接,上与脑桥静脉相接。脑桥静脉,腹外侧部汇入与基底动脉伴行的基底静脉;背外侧部汇入小脑前下静脉。中脑静脉汇入基底静脉。基底静脉注入大脑内或大脑大静脉内。

第七节 脊柱与脊髓

一、脊髓的大体解剖

脊髓(spinal cord)上接延髓,下端终于第一腰椎体下缘,全长为40~50cm,重约35g。神经管尾端发育成脊髓,在胚胎3个月以前占据椎管的全长,以后脊柱向尾端生长快于脊髓生长的速度,出生时止于第三腰椎平面,最后成人脊髓之长度仅至椎管的第一腰椎下缘水平。因此脊髓节段与相应的椎板并不在一个水平上,脊髓节段的位置较共同序数的椎体的位置高(图1-7-1),其相差节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一般来说在上颈部,脊髓与相应的椎体相一致,颈下部和上胸部脊髓比椎体高出1个椎体,胸中部高出2个椎体,胸下部则高出3个椎体。

图1-7-1 脊髓节段和椎体、棘突的相对位置

脊髓略呈扁圆柱形,外包有三层膜,即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硬膜与椎管间为硬膜外间隙,里面有静脉丛、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几乎无间隙,所谓硬膜下腔仅有一点润湿膜壁的液体,蛛网膜位于硬脊膜与软膜之间,为一层薄而透明的无血管膜,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隙,其中充满脑脊液。软膜紧贴于脊髓表面,并在脊髓的两侧形成连续的19~21个薄扁的齿状突起称为“齿状韧带”,其另一端则分别固定于硬膜上,防止脊髓过分移位,起到保护脊髓的作用。软膜向下延续达圆锥以下形成终丝,直至第二骶椎处穿过硬膜止于尾骨,这些结构使脊髓在椎管内较为固定。

脊髓共分为31节,计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尾髓1节。脊髓在颈髓与腰髓处各有一膨大区,颈膨大包括颈4~胸1节段,是支配上肢运动的脊髓节段。腰膨大包括腰1~骶2节段,是支配下肢的脊髓节段。以后脊髓迅速变细称为圆锥。每一脊髓节段都有一对前根和一对后根全脊髓共发出31对运动前根,同时有31对感觉后根进入脊髓,这些神经根都从脊柱相应的椎间孔走出,由于脊髓短于脊柱,故由胸段开始各对神经根都要在椎管内下行相当距离后才能达到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髓的神经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前在椎管内先垂直下行一段,围绕于终丝周围下行,此称为马尾,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成脊神经离开椎管。

脊髓表面有几条纵行的沟,前面(腹侧)正中者称为前正中裂,后面(背侧)正中者称为后正中沟,前根由位于前正中裂两侧的前外侧沟出脊髓,后根由位于后正中沟两侧的后外侧进入脊髓,后根有一膨大的神经节,将前后根联合起来,构成31对脊神经,穿过硬脊膜走出椎管,如前所述脊髓长度为40~50cm,横径(宽)1.0~1.2cm,前后径0.8cm,而椎管长度平均为70cm,其横径平均为1.4~2.2cm,因此脊髓仅占据椎管的2/3。

二、脊髓内部结构

脊髓横断面中央灰色,呈蝶形,两侧对称,称为灰质,由神经细胞及无髓纤维组成,外周发白,称白质,由有髓纤维组成。连接两侧灰质的中间部分称为灰连合,正中有细小的脊髓中央管,在中央管背侧的灰质称为后灰连合,其腹侧者称为前灰连合,每侧灰质又分为前角、侧角及后角,它们分别在脊髓内纵贯形成前柱、侧柱及后柱。

(一)脊髓的灰质

脊髓前角中主要是运动神经细胞(前角细胞),其所发生的纤维组成前根,支配躯干及四肢的横纹肌,可粗分为两群:内侧群较小,主要支配躯干及四肢的长肌,见于脊髓全长;外侧群较大,支配躯干腹侧、外侧及四肢的肌肉,在颈膨大、腰膨大处最发达。

侧角主要见于全胸段及上腰段,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又称中间外侧核),其神经纤维经前根出脊髓。位于骶髓2~4段的侧角细胞是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后角主要是感觉神经细胞,它接受来自后根感觉神经纤维的感觉冲动,后角为一狭长的灰质柱,周围规则,由基底部、颈部、头部所组成。

1.头部 有Rolando胶状质,如冠状,贯穿脊髓全长,其神经元主要传导痛觉、温觉及部分触觉的中继站。

2.后角尖端 胶状质之外周为后角边缘核(角周围细胞),其所发出的纤维主要构成节段间的传导束,即联络神经元,见于脊髓全长,在腰骶段最显著。

3.后角中间部 有后角固有核,细胞见于脊髓全长,以腰骶节最多。其纤维大部分经前白连合到对侧前索和侧索,组成脊髓丘脑束和脊髓顶盖束。

4.后角基部 有Clark柱(背核)在后角基底部内侧,主要在颈8~腰2节段,所发出的纤维绝大部分到同侧的侧索中,组成脊髓小脑后束。

5.在背核的腹侧尚有中间内侧核,经脊髓全长,但以上颈段最显著,其纤维主要组成小脑前束(图1-7-2)。

图1-7-2 脊髓横切面上所见的动脉及细胞群

在前角和后角之间的外侧,白质与灰质交织处的结构称为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颈髓比较明显。

(二)脊髓的白质

白质围绕于灰质的周围,每侧借脊髓表面的沟裂划分为三个索,即位于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的前索;位于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的后索;位于前、后外侧沟之间的侧索。

脊髓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束所组成,这些感觉束可分为上行束、下行束及固有束。

1.上行纤维束

起自后角细胞或直接由后根上行至脑中枢不同阶段的纤维束。

(1)薄束和楔束:

由后根内侧部来的纤维直接进入后索所组成薄束位于后正中沟的两旁,楔束在其外侧。薄束起自胸4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与楔束核,上行时来自骶部的纤维最靠后正中沟,其外依次是来自腰、胸部的纤维,最外侧是来自颈部的纤维,此二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束传导来自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有关神经冲动,楔状束传导来自上肢和躯干上部的有关神经冲动。

(2)脊髓小脑前束:

其纤维大都起自后角中间内侧核,走向同侧(部分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止于小脑蚓部皮质传导本体感觉冲动。

(3)脊髓小脑后束:

纤维起自后角的背核,在同侧脊髓侧索的背外缘,终于小脑蚓部皮质,将本体感觉冲动传至小脑。

(4)脊髓丘脑束和脊髓顶盖束:

纤维起自后角固有核,在前白连合或灰连合内斜行向上(约经过1~2个脊髓节段的距离)越边,在对侧前索(脊髓丘脑前束)和侧索(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小部分不越边的纤维则分别在同侧前述部位上行,最终一起止于丘脑。脊髓顶盖束较小,在脊髓丘脑束的腹侧面或与其混合在一起。来自上节段的脊髓丘脑束的纤维交叉至对侧乃由内侧进入脊髓丘脑束。故来自低段脊髓的纤维挤向外侧,所以在颈段脊髓丘脑束的纤维由表及里是按骶、腰、胸、颈的顺序排列(图1-7-3,图1-7-4)。脊髓丘脑束主要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脊髓丘脑前束主要传导触觉和压觉的冲动。

图1-7-3 脊髓横断面示意图

图1-7-4 脊髓感觉和运动传导束排列示意图

2.下行纤维

是从脑中枢的不同节段下行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又称锥体束。此束主要起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纤维自皮质下行,在延髓下端绝大多数交叉到对侧进入对侧脊髓的侧索即皮质脊髓侧束(交叉锥体束)。其几乎贯穿脊髓全长,并陆续止于有关的前角细胞。未在延髓锥体交叉部交叉的小部分纤维在同侧脊髓前索下行,即皮质脊髓前束(直接锥体束)一般只到胸部,无论是在脊髓前索或侧索中下行的纤维,最后均影响对侧前角细胞的活动。本束纤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红核脊髓束:

起源于中脑红核,新发出的纤维立即交叉,在皮质脊髓束的腹侧下行,陆续止于各节段的脊髓前角细胞,与调节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3)顶盖脊髓束:

起自中脑顶盖部,纤维主要来自丘脑,发出后立即交叉到对侧并分别于脊髓前索和侧索中下行止于前角细胞。参与完成视、听觉及触觉的防御反射,尤其是颈部的反射活动。

(4)前庭脊髓束:

起于脑干中同侧的前庭神经核,特别是前庭外侧核,于脊髓前索下行,止于有关的前角细胞,参与完成平衡反射。

(5)网状脊髓束:

主要起自脑桥头端及中脑尾端的网状结构,交叉与不交叉散在于脊髓前索及侧索中下行,直接或间接与前角细胞及侧角中的神经元有联系。

(6)固有束:

在脊髓内起联络作用,媒介脊髓节段或节段间的反射,如某些骨膜反射,肌腱反射以及发自肌肉又返回至肌肉的维持肌张力的反射。

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刺激,只有通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部做出高级的综合分析,脑部的神经冲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到达其有关的效应器。此外脊髓也是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中枢,如牵张反射、肌静位反射、排汗反射、排尿排便反射等。

脊髓半侧横断使损伤侧经脊髓上、下行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典型的脊髓半横断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即损伤侧下行运动通路中断,当脊髓休克消失后,这一侧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出现痉挛性瘫痪,伴反射亢进和Babinski征,后索损伤使损伤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触觉及辨别觉消失,共济失调必然出现,但由于肢体瘫不能显示出来。痛温觉在损伤平面以下不减退,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因为传导这些感觉的纤维有两个传导通路,即后索及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束交叉至对侧。因前角细胞在损伤平面也消失,这种缺失引起病变平面上相应肌节的弛缓性瘫痪,由于后根刺激该处还可有感觉异常和有时出现根性疼痛。

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血液供应较为复杂,主要来自下列诸动脉:①椎动脉,来自甲状颈干分支的颈升动脉,肋颈干分支的颈深动脉和第一肋间动脉,均向椎体和脊髓供血;②主动脉的肋间动脉和腰动脉;③髋动脉,外侧骶动脉。

(一)脊髓的动脉供血

在胚胎期上述动脉共发出31对根动脉,沿神经根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分成前根动脉和后根动脉(Lazarther动脉)。这些根动脉:①向神经根和硬脊膜供血;②供血至软膜和脊髓的周边部分;③供应脊髓实质内。向脊髓真正血的动脉称为根髓动脉。到成人时前根髓动脉仅6~8支,后根髓动脉仅10~23支。根髓动脉进入硬脊膜后上行然后分出一个迅速下行的较粗的下降支(如发卡状)和一个较细的上升支,后支行走在两侧后正中沟。

脊前动脉源于双侧椎动脉的脊前支,在颈2~3脊髓节段于脊髓腹侧中线汇合成为单一的动脉,在前正中裂中走行,逐个与不同节段的根髓动脉发出的脊髓上升支吻合直达脊髓圆锥。脊前动脉是有连续性的,前根髓动脉下降支与上升支吻合处,称“分水岭”区,血液供应较差,脊前动脉紧贴于椎体后缘2mm内,因此在行脊柱前入路减压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此动脉。并不是所有的肋间动脉均向脊髓供血,一般颈升动脉分出1~2支供应颈髓,颈深动脉在颈7~胸1向颈髓供血,胸段肋间动脉后支有1~2支向脊髓供血,腰段由腰膨大动脉(Adamkiewicz动脉)向脊髓供血。

脊后动脉起源于小脑后下动脉的脊支,沿两侧后正中沟下行至圆锥,此动脉系统仅起始段较为清楚,向下则为不规则的交通血道,供应脊髓断面后1/3(后柱、后角)的血液(图1-7-5,图1-7-6)。

图1-7-5 脊髓的血液供应(正位观)

图1-7-6 脊髓血液供应(侧位)

脊髓内部供血是由源于脊前动脉的中央动脉(沟联合动脉)经前正中裂发出分支供应腹侧皮质束、前角灰质、中央管周围区、后角底部、皮质脊髓侧束4/5的脊髓血运。起源于脊髓周围冠状动脉的周围动脉沿两侧后正中沟、后中间沟直行,主要供应后角的外侧部,大部白质特别是后索(图1-7-7)。脊前动脉所分出的沟动脉在胸部最少,每一节只有一支沟动脉供血,因此比较容易发生缺血,特别在胸4和腰1部位是两个邻接脊髓前动脉供血的交界区,是血循环最不充分的部位。脊髓后动脉的分支间吻合较好,因此较少发生供血障碍。

图1-7-7 脊髓内部的血液供应

1.肋间动脉前根支;2.沟联合动脉;3.脊髓后动脉;4.脊前动脉

(二)脊髓静脉

脊髓静脉有3组:①前、后正中静脉,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内走行;②根静脉,沿神经根走行;③周围静脉由前和后正中静脉和根静脉之间出脊髓。在脊髓上静脉彼此连接成广泛吻合的脊髓周围网。每三条神经根上有一条静脉铺盖在神经根上引流至硬膜外的静脉内和椎管外静脉内(图1-7-8)。

图1-7-8 脊髓髓内静脉

1.后正中静脉;2.脊髓后静脉;3.脊髓后动脉;4.前正中静脉;5.脊髓前静脉;6.脊前动脉

脊柱结构参见第85、86章。

(雪亮 李勇刚 钟跃)

参考文献

1.章翔,易声禹.现代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Winn HR.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6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 Inc,2011